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如何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分享至:
 (2)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盛垒 2020-10-27 06:29
摘要:以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为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主攻方向。这对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将提供强有力支撑。

深刻认识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性作用

物畅其流,货通天下,是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流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的重要一环,与生产、分配和消费一起,共同构成国民经济大循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流通体系的这种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流通引导生产。马克思认为,生产决定流通。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生产与流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现代流通已经延伸渗透到生产的每个环节,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与此同时,商品的供求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买方市场形成后,消费又通过分配与流通决定着生产。流通作为最终消费的供给者,不断将实时感知、收集、分析的市场信息和消费需求,反馈传导到生产端的研发和制造,在供需对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供需适配中发挥试错和促进功能,引导生产者持续进行调整改进,以适应和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并以此支撑带动生产制造和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比如,数字化、智能化的电商、快递等新业态,有效推动了消费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流通调节分配。分配和流通作为从生产到消费大循环过程的两个中间环节,作用不同又相互联系,共同维系着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运转。分配的方式决定着流通的方式,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流通的规模和结构;而对于分配来说,流通不仅调节着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而且对分配能否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流通也促进着消费。流通不仅能够引导供求平衡,促进新的消费需求,也影响着消费的最终实现和实现程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消费必须借助流通这个环节,流通对实现消费具有决定性作用。今天的中国,每小时超过10亿元商品在互联网上成交,每天超过2亿件快递在各地穿梭。这些鲜活数字的背后,正是反映出了现代流通体系给中国消费经济带来的强大活力。

可以说,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承载流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已经成为引导生产、调节分配、促进消费的基础和支撑,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支撑点。特别是在消费、产业、技术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系统各领域、各要素、各环节资源要素、商品和服务的高效流动、有效连接和优化整合,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畅通,使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有效地“链接”,使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货、场以及各类平台更加合理地匹配。因此,高效的流通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还可以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当前,我们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是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为支撑,更需要发挥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强调“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的内在逻辑和关键所在。

充分把握现代流通体系的时代性变革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软硬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当前,新技术产业革命加速孕育兴起,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给流通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建设现代化的高水平流通体系,必须把握好当今时代流通领域正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和发展趋势。

一是流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现代流通体系是率先应用新技术革命成果的领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持续向流通领域深入渗透,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多元,数据等创新要素资源高度汇聚,“上网、进云、下乡”进程不断提速,推动流通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流通业态及模式持续迭代升级。流通领域的数字化变革,决定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现代流通体系的核心竞争能力,迫切需要充分应用新型流通技术及流通方式,加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的数字化进程,真正发挥其在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流通组织的网络化重构。互联网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深入变革,尤其是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兴起和大型制造商的去中心化革命,对传统流通组织方式带来巨大冲击。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流通组织开始不断超越企业边界,通过纵向层面的供应链逆向整合和横向层面的流通过程再造,主动进行网络化的柔性重构。一方面,下游流通组织通过构建自身配送中心与各门店及供应商的实时网络,与整个供应链共享产品销售信息,促进供应商对生产计划和配送时间的科学调整,从而实现对供应链的动态化逆向整合。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流通组织将数据信息流作为核心独立要素,实现对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整个流通过程的重塑和再造,进而提升流通组织效率。流通组织的网络化重构,不断促进流通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各种流通新业态新模式相继涌现。例如,借助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工具,智慧零售、无人零售、绿色零售等新业态与线下实体商业共同构建与消费者无缝持续、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全方位、全天候满足消费需求。

三是流通产业的融合化发展。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向流通领域渗透、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以及流通业态和模式创新迭代速度加快,其内容边界、内涵外延、定位功能和对象范围等都在不断拓展和变化,主要表现在流通体系与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融合发展,流通与其他服务行业的融合创新,以及商品流通和服务的一体化发展。例如,流通与零售的融合创新,催生出无人便利店、超市智能购物车、体验为主的线下店、无人货架、新型售卖机、智能屏幕商店等一大批新零售业态;邮政、快递等流通服务深度融入汽车、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促进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并培育出订单末端配送、仓配一体化、嵌入式电商、入厂物流、国际供应链、海外协同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既有效降低了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又大大提升了生产和流通效率。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需顺应现代流通体系发展变革的新趋势,以数字化发展为动力,以供应链创新为抓手,以补短板弱项为突破口,以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与我国经济规模结构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现代流通体系,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流通网络,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第一,要全面拥抱数字化发展,加快全流通业的数字化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流通产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数据、资本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第二,现代流通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供应链竞争。要鼓励和支持流通企业利用对渠道资源的控制力和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来获取竞争优势和供应链话语权,实现对供应链的逆向整合,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要推进现代流通企业网络化布局,鼓励企业凭借深度分工的专业化、网络经济的规模化协同实现竞争力的提升,最大限度打破商贸交易中的时空障碍。第三,大力推动新技术驱动下的流通业态创新,促进流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O2O等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支持电商为实体经济赋能,切实促进流通与制造、消费、服务等行业的跨界融合与创新。第四,加快补齐数字化基础设施、立体化高效运输体系、国际化航空物流网络等方面的短板,着力提升中国现代流通体系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第五,要加快完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现代流通发展制度环境,特别是不断完善公平竞争政策,进一步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快商业、运输、快递、数据、金融等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为国内大循环畅通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制度基础。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