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视频】市一眼科携手公益力量首入宁夏:“上海专家来了,为我们点亮眼睛”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20-09-26 10:01
摘要:“他们都戴着口罩,看不清长相,匆匆而来、匆匆而走。”小金说,“虽然不知道名字,但只知道,这是从上海来为我父亲做手术的大医生!”

“终于等到上海来的专家了。”

坐在手术室外,白大叔的眼睛上蒙着纱布,嘴唇有些发颤。

在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在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隆德县小村庄,56岁的白大叔是一名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

这是一种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目前的一线方案是抗VEGF治疗,也就是医患口中的“注药”。然而,一针约5000元、每年需要六七针的高昂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白大叔就是其中一个,“打了4针,原本都打算放弃了。”得知上海公益基金与专家即将来到石嘴山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的医生通知了他:有好消息了!

从隆德县到固原市区,大约就需要一个半小时车程。几近一日辗转,白大叔才赶到了石嘴山,顺利接受了来自上海专家为其提供的第5针免费注药。据悉,此后公益专项资金还将为他再提供后续资助。

“聚焦贫困老年眼病患者,让贫困老人‘恢复视力、重见光明’。”9月24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合作“点亮夕阳”永达公益关爱老人眼健康项目正式启动。为期3天的“公益手术、大型义诊、全面授课”立体医疗帮扶活动成为一个起点——“点亮夕阳”贫困眼病患者眼健康专项资金将拨付100万定向用于宁夏地区贫困眼病患者的救助,改善因病致盲、因病致贫,助力实现健康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贡献上海力量,传递上海温度。

 

把上海方案“搬”到宁夏

用“秋高气爽”来形容目前的宁夏是万分贴切的。昼夜温差虽大,阳光却非常刺眼——这儿干旱少雨、风沙大、紫外线强,成为白内障高发地区之一。据2017年数据,在宁夏的46.2万残疾人中,视力残疾者约7.59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白内障患者因为经济原因,错过或延误了治疗,导致多种眼部并发症,引起不可逆转的视力伤害,甚至最终失明。

“我们希望能为有着最迫切需求的患者提供治疗。”还在上海时,市一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孙晓东就向宁夏五院提出了患者的筛选要求。五院眼科副主任张西宁介绍,患者年龄段集中在60至80岁,且大多为居住在养老院的无保、低保老人。

23日,来自上海的“先遣部队”抵达石嘴山。眼科手术离不开精密仪器的辅助,加之疫情防控的严格要求,每一个参数指标、核酸检测结果、消毒角落,医护人员们都看得仔细。“为了确保最好手术效果与安全,让当地患者享受与上海同等的医疗技术和体验,大到最新的手术设备、小到显微镜,在多家国际眼科医疗公司的后勤保障下,我们都从上海‘搬’了过来。”

为有效保障安全,团队对于关键手术设备还进行了备份,如进行参数气压电力稳定性等调试,确保手术做到万无一失。下午7时许,来自上海多家医院的4位主刀医生:眼科主任医师孙倩、缪浴宇、江利红、李青松,与负责保驾复航的眼底科主任医师刘堃、20余位助手和手术室护士才从手术台上下来——从上午10时开始的术前检查到完成全天手术,他们在手术室里连续作战近10个小时。

 

打破“小病拖、大病熬”的就医观念

孙晓东介绍,白内障作为全球第一大致盲性疾病,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检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白内障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尤其孤老无法及时就医,导致白内障过熟、年龄偏大、全身情况差,错过了最佳手术复明时机。”

在义诊现场,100位患者等候就诊。杨先生今年74岁,4月白内障术后,如今又出现了视物模糊的情况,因担心自己的病情耽误在外务工的儿女,便一直忍着没上大城市看,这次听说上海医生到家门口来义诊,便赶了过来。医生为其测了眼压,还做了眼底检查,发现老先生左眼视网膜已萎缩不可逆,右眼出现异常黄斑活动病灶,需及时做眼底成像检查确定病因并对症治疗。得到医生诊断后,杨先生这才不敢隐瞒,给在外的女儿打了电话。

“偏远地区,留守家中的老人往往‘小病拖、大病熬’。”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市一医院眼科中心主任许迅说,此次义诊活动的开展,除了让贫困患者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也想进一步普及眼病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及早治疗的理念。“视觉康复不仅是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

 

不知姓名,只知是“上海来为我父亲做手术的大医生”

危害眼健康的不只有白内障,还有黄斑变性。这个听来陌生的词语,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达2.4亿人,老龄化使相关眼底病成首位致盲原因,我国难可逆、高致盲的老年黄斑变性患病数高达3800万。

目前,抗VEGF治疗是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对疾病危害的认识不充分和经济负担,治疗率低,而失访率始终居高不下。孙晓东说,“湿性黄斑变性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我国每年新发眼底病患者中,能接受抗VEGF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比例不到一成,失访率却高达80%。其中,偏远贫困地区的患者由于无力承受治疗费用,就医路途遥远,失访率更高。

白大叔就是其中一个。刘堃介绍,通过本次帮扶,他已完成眼内注射,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并在未来将接受持续性的免费治疗。主任医师王泓、刘海芸也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了独立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据透露,每名患者最多可免费获得10次抗VEGF注射。“之后,该专项资金将以石嘴山市为中心,覆盖宁南、宁北,辐射甘肃、贵州等地,惠及更多少数民族贫困患者。

短短3日,市一眼科团队为宁夏患者提供白内障与抗VEGF治疗手术近百台,更有近十场新技术讲授和带教,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眼科专家团队。宁夏五院眼科青年医师田海涛坦言,目前科室人手依旧紧张,每名医生至少需学习两三个病种,“上海专家提到的一些手术细节,让我醍醐灌顶。”今天临走前,来自上海的医护人员们仍牵挂着术后患者,清晨一边忙着进行学术交流,一边赶往医院查房,让每名患者都取得圆满的手术效果。

很多患者很多年来只能靠收音机“看世界”,今天再次见到宁夏的蓝天和亲人,特别激动,临走队员一一关照患者及家属术后用药、随访的要点,依依不舍告别。护士台前,即将出院的回族患者金老伯和儿子正在询问为自己手术的上海医生联系方式,想表达感谢与感激。“他们都戴着口罩,看不清长相,匆匆而来、匆匆而走。”小金说,“虽然不知道名字,但这是从上海来为我父亲做手术的大医生,让他的视界再现光明,这是原本不敢想象的事情,因此在这里想郑重地向他们道谢。

 

自1977年,眼科张皙主任的援黔工作开始,到2014年全面启动援遵、援藏、援疆和云南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市一医院始终围绕医疗、教育、科研、管理四大核心,将扶贫、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实现精准对接、立体帮扶。去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永达公益基金会共同设立的“点亮夕阳”贫困眼病患者眼健康专项资金,已成功救助眼病患者160人次,此次也是大型公益项目的第二场,首次走出上海、走进大西北、走近少数民族患者,为脱贫攻坚决战贡献出来自上海的力量。“本次活得也得到了自治区卫健委、石嘴山市委、健康委以及宁夏五院的大力支持。”孙晓东说,“我们相约明年再会,把项目在贺兰山下落地生根。”

栏目主编:顾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