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专门提到“一卡通”“同城待遇”,习近平为何如此重视长三角这件事的一体化?
分享至:
 (20)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薛泽林 2020-09-28 06:31
摘要:在明确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践障碍的基础之上,强化相关的顶层设计,优化相关的动力机制,完善相关的工作体系。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他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讲话中,他专门提到,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从中可以看出,总书记对于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视。

在国家基本财税制度安排属地管理不变、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地方财政负责的背景下,跨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还面临诸多体制障碍和实践难题。推进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确立引入外部市场力量、推动政府内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明确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践障碍的基础之上,强化相关的顶层设计,优化相关的动力机制,完善相关的工作体系。

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实践障碍

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单兵突破,其在实践中主要面临四大问题。

一是动力机制缺失。进入新时代以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一再强调“不唯GDP”论,但在新的治理绩效考核指标尚未成熟之前,GDP和财政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仍然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从已有实践看,长三角一体化合作的动力主要在于分享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各种收益,区域间的协同偏重于经济建设服务,对于事关民生、需要花钱的基本公共服务缺乏动力。

二是责任主体缺失。在实践中,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缺乏有效的责任主体和执行保障机制,公共服务一体化产生的各种协议、合同和宣言居多,但并未得到各城市和各职能部门一以贯之的执行。

三是基础条件悬殊。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由当地财政支撑,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虽然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均衡的地区之一,但从细分来看,长三角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不一致,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显著差异,三省一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提升目标各有侧重,难以达成一致。

四是模式选择困局。目前,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基本上遵循了三种模式,即管理驱动型模式、技术驱动型模式和产业驱动型模式。管理驱动型和技术驱动型模式的核心要义,是以某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技术为基础,通过管理模式复制的方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产业驱动型模式的核心是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当地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起基本公共服务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并逐渐突破行政区划,向外延伸。目前,三省一市还未就相关模式达成一致意见,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还处在百花齐放的探索期。

强化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顶层设计

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基于“幸福长三角”的定位,建立起整体型、联动型、标准化的工作体系。

一是“总体方案+部门方案+年度计划”三级联动方案体系,建立起清晰的责任分担机制和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制订《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专项规划》《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中长期行动计划》等方式,尽快形成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任务单、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一个清单+一套标准+一套评价指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清晰、量化的发展模式。“一个清单”即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先一体化领域;“一套标准”即基本公共服务重点标准,并针对不同基本公共服务类型,研制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运行标准;“一套评价指标”即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度评价指标体系,按照规划和标准每年对长三角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程度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三是“政府+市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可持续投入。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审批的减法,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服务的加法,通过政府数据开放、建设资金补助、运营补贴、规划保障等方式,吸引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理顺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区域协同的关键在于跨越行政区域寻找有效的动力机制,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构建起复合型的多动力推进机制。

一是政治推力。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印发,长三角一体化具备多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的政治优势。长三角各省市应从各自定位出发,将国家战略实施转化为各地突破发展瓶颈的政策机遇。如上海可从缓解其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扩充空间的角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江苏和浙江可从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安徽可从承接苏浙沪资金、项目和人才等资源角度,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满足区域内公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二是市场推力。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均衡的地区之一,城市之间的发展程度相当,区域一体化的市场基础好。与此同时,长三角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8年全国百强县和全国营商环境排名前20中有约一半的城市都在长三角。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有意向参与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来,并形成市场推力。

三是技术推力。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已成为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力。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可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各区域居民的个性化公共服务诉求,再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以进一步优化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缩小三省一市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和供给机制上的区域差异。与此同时,相关技术公司可以运用智能终端、大数据、云服务等新型技术手段,挖掘虚拟服务机构跨空间的公共服务供给潜力,发挥“互联网+”模式在便民服务上的优势,推动公共服务供给的便捷化和智慧化。

完善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工作体系

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一项整体性工作,其推进需要构建起系统性的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可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跨域机构整合并升级成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职能定位为统筹长三角协同治理、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主要工作是负责同中央各部委沟通,负责同三省一市领导沟通,负责对三省一市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监督。

二是健全完善运作机制。建议每年定期召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就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服务标准、考核标准等专门协商,协商成果由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认和落实。

三是试行专业化管理机制。建议以法定机构的方式成立专门的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局,法定机构可参考深圳前海管理局的经验,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运作,在对外运作上赋予推进局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政策制定权和执行权,在对内运作上采用灵活的干部和人才工作机制,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法定机构工作。

四是探索基金投资机制。建议采用“政府+基金”的模式,成立长三角多边合作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基金,三省一市按照比例联合出资组成投资基金的原始资本。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基金用于涉及三省一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平台、信息、网络等方面的支持,为重大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支持。

五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库,并进行动态更新。内容包括服务对象信息、服务供给信息、服务标准信息等,以打破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信息的“数据孤岛”。

六是实施需方补贴机制。建议改变已有的以补贴机构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代之以现金补贴或凭券享用。社会公众可凭现金或凭券自由选择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构则凭券向政府申领补贴,以此活跃基本公共服务市场竞争,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绩效。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