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公务员论坛 > 文章详情
有些干部口碑很差,为什么在提拔过程中能得到群众推荐?
分享至:
 (11)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德凯 2016-08-30 14:46
摘要:“不论‘人’非”的观念,让许多人不愿与考察组谈论被考察对象的“坏话”。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意见》就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提出了落实工作责任、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严格责任追究六个方面的要求。

 

应当说,这六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各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严格落实《意见》要求,在程序方面可以将干部“带病提拔”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于相关责任部门来说,这六条意见应当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遵循。

 

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可控”的程序职责之外,还有一些无法通过程序、要求进行直接控制的因素,可能会造成“带病提拔”的情况出现。由于在程序上无瑕疵,此类“带病提拔”往往找不到责任人。而这些因素,主要是受不良政治生态影响形成的一些社会观念。

 

“不论‘人’非”的观念,让许多人不愿与考察组谈论被考察对象的“坏话”。干部考察组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重要环节,但在当前,干部考察组更多的是了解考察对象的工作层面,而对于日常生活、廉洁自律情况等,很难得到群众的直接评价,最多就是说一句“没听说有不廉洁情况”。

 

“没听说”,这个答案很有意思,但还真找不出毛病来。不知道有没有,但我没有听说过。一般考察组都会在干部大会上和谈话中对谈话人进行提醒,所有谈话内容都是保密的,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否则将受到责任追究。但真正到了谈话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哪怕是心里有想法,都不太会向考察组说出。

 

造成这一情形的原因,主要是主观上认为“说了也没用”。许多干部觉得,都到了考察这一步了,那么即使说了考察对象的相关问题也没有用。事实上这是个误解,考察仅仅是提拔干部的其中一个程序而已,如果在考察中发现相关问题,在问题查清之前,肯定是不能够提拔的。

 

某次,某县在考察干部时,有人在谈话中无意中说了一句看似不影响提拔的话,但考察组发现,这个问题如果属实,将会对该干部的提拔造成影响,后来经核实,直接停止了这位干部的提拔程序。许多干部在考察阶段停止相关程序,就是因为发现不适合提拔的情形出现。但是,干部群众总对这有怀疑态度,导致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一次到县上考察,一位干部带着情绪对考察组说,你们都在考察了,我说了有什么用?我跟他说,有用没有用,要你向考察组反馈了才知道,如果你掌握有重要情况但却又不说,考察组都不知道情况,那能有用吗?掌握情况不向考察组反映,往小处说是在当老好人,往大处说是不负责任。如果反映了情况,考察组没有在考察材料中如实记录,是要追究考察组成员责任的。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更为耐人寻味。有的单位和地方,有时明明对某位干部不满,群众也不满意,但却在推荐干部时故意将其推出来,“把他送走得了”。这种“烧高香”的做法,无疑严重损害了干部选拔任用的严肃性,以及损害优选干部的原则。在考察过程中,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让考察组一开始以为是个优秀人才,调查后发现全然相反。

 

应当说,这种情形的出现,主要还在于平时对干部了解太少,考察时的交流还不太深入,以致于被推荐票和谈话的表象所迷惑。按照《意见》“深化日常了解”的要求,如果能对各地各单位的优秀干部有所了解,考察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一般可以避免“烧高香送瘟神”的最终结果。但此种干群心态,不可不警惕。

 

这些社会心态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不良政治生态形成的后遗症,但这些后遗症,却会对干部“带病提拔”造成影响。由于这种影响无法通过考察程序进行优化,只能依靠考察组更细更深入的考察尽量消除。而改变这样的社会心态,最终还得用反复的事例进行教育和引导。

 

(本文编辑:洪俊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