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95后看《春之觉醒》:当我们嘲笑“疼痛”青春的时候,我们在嘲笑什么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昕儿 2020-07-31 21:21
摘要:“疼痛青春”的叙事看似十分熟悉,但《春之觉醒》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如实呈现了滋生这些残酷符号的土壤。

堕胎、家暴、欲望……这些要素似乎处处指向近年泛滥市场的青春片,很难想到,音乐剧《春之觉醒》最初描写的是19世纪的德国。社会压抑、观念保守,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对身体的变化感到好奇,渴望向书本和权威发出质疑,但他们的探索始终陷于迷雾,与“大人”们的沟通也屡屡陷入死局。


《春之觉醒》剧照

和百老汇的原版音乐剧相比,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中文版本仅保留了音乐和台词。从空间调度、舞蹈编排,到灯光设计、道具的使用,处处体现了中文版制作组的匠心独运。钢琴中长出的枝丫,笼罩女孩的巨大木偶、缠绕手腕的蓝色灯光、空间高低交错的层次感……相信每个走进剧场的观众,都会被中文版在舞美上的独特处理所吸引。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版《春之觉醒》自第二轮演出开始,不再采取中文台词、英文演唱的方式,而是采用了音乐剧演员覃子瑄译配的中文歌词,以全中文的形式呈现。既要尊重原版音乐的韵律和诗意,又要挖掘歌词中原有的隐喻、融入中国元素,译配音乐剧绝非易事。在重重困难面前,制作组和演员们无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当我们听到“往前走,为每颗繁星命名/别忘记,跟随暗夜的轨迹/去探寻,世界真实的声音”,或是“当奇迹悄然而至/我们会歌颂这紫色夏日”时,不仅能够从歌词中感受到深邃而朦胧的情绪,还能体味到一种专属于汉语的诗意。

“疼痛青春”的叙事看似十分熟悉:在近年的影视作品中,年轻的爱情往往被堕胎、第三者、自杀等剧情打上狗血的标签。我们嘲笑这种表达,因为这样的青春并不属于大多数人。但《春之觉醒》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如实呈现了滋生这些残酷符号的土壤。尽管在两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加诸年轻人身上的束缚已和剧中描绘的不再相同,相信很多人还是能从剧中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你这个年纪怎么能读《浮士德》?”“你挂科,让我对银行的同事怎么说?”……类似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或许不是每个教师都只要求死记硬背,不是每个母亲都谈性色变,也不是每个父亲都唯分数是问。但相信大多数少年人都曾面对得不到解答的困惑,拥有过无处倾诉的秘密,体会过不被理解的酸辛。在Moritz尖锐的控诉中,音乐穿透回忆,我们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青春。

在整部剧中,所有成年人只有两副面孔:母亲的脸同时也是女教师的脸,父亲的脸也是校长的脸、庸医的脸。与其说“大人”被孩子们定义成同一种模样,不如说是成年人在社会的规训下,自动朝着同一个标签靠近。但每个观剧的大人都会想起,自己也曾是少年,也曾拥有过悸动的紫色夏日;而正是这份共同的回忆,给这个不同寻常的青春疼痛故事提供了共情的基点。

当男孩死去,惨白的灯光直接射向台下,观众似乎不再只是坐在黑暗中观看故事的人。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自己是否也是加害者之一?陈旧的规约亟待打破,但打破之后,我们希望重建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令人感动的是,昨夜的剧场迎来了和女儿一起观剧的母亲。当看到母女讨论起那些曾经属于禁忌的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正在走出幽暗的森林,拥抱属于自己的紫色夏日。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朱瓅
图片来源: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