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消失在国权路上的这家饭店,曾有这些常客:如周谷城周予同赵景深谢希德……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读史老张 2020-07-31 07:56
摘要:它的故事不会风流云散

好多年前,五角场地区偏僻、冷落,店铺破旧、杂乱无章。饮食店倒是有不少,蜂攒蚁集,但名不见经传者居多。妇孺皆知的只有少数几家,其中有一家叫“来喜饭店”。

来喜开在国权路上,位于邯郸路南、政肃路北,坐西朝东,离复旦老校门一箭之遥。它算不上什么老字号名店,却是20世纪60年代宝山县五角场镇的明星店铺,登过报、当过先进。1962年6月22日,《解放日报》以“来喜饭店重视消毒工作”为题,介绍了来喜做好夏令饮食卫生的经验;1964年2月22日的《新民晚报》报道称,嘉定县饮食行业“学习了宝山县来喜饭店的经验”,使南翔镇集美楼等饮食店“跃进到先进水平”……在五角场一带,当年来喜的名声绝不亚于老正兴或绿杨村。

来喜历史悠久。1946年,复旦由渝返沪后,原重庆北碚夏坝附近部分商贩也随迁江湾,在复旦周边安营扎寨。来喜的老板夫妇是福建人,老板姓陈,有人说他们也是从北碚迁来的。虽是夫妻老婆店,店名却傍了“大户”——原来,“来喜饭店”是正宗老字号,原址在南京西路1267号。张爱玲在小说《色·戒》结尾这样描写:易先生脱险后,易太太的牌友们对他喊道:“请客请客!请吃来喜饭店!”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塞茨在哈同花园旁创办来喜饭店,因德式口味纯正,风靡上海滩。曹聚仁先生在《上海春秋》中有过点评:“德国饭店。啤酒很好,冻猪脚也不错。”这家名店曾经名流云集、群星荟萃。1937年夏,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归国抗战,郁达夫曾在此为他设宴洗尘;1946年7月,爱国侨领司徒美堂抵沪,中共代表陆定一和马叙伦、黄炎培、郭沫若、沙千里、梁漱溟等民主人士也在此举办过欢迎茶会……当年没有商标保护吧,阴差阳错,“来喜饭店”这块金字招牌竟在国权路上招摇了几十年。

正宗的来喜饭店位于今锦沧文华酒店北侧。地图选自《上海百业指南》

在国权路上,来喜门面小,并不显山露水。店内设有火车席,桌椅为原木色、不上油漆,在“一张方桌、四条凳子”的小饭铺格局中显得卓尔不群。复旦子弟李北宏先生在《复旦校园孩子的回忆》一文中写道,来喜比较干净卫生,“我上学时曾看见店员将餐桌搬到饭店外面,用板刷辅以碱水刷餐桌台面”。因环境整洁,加上饭菜可口、店员热情,复旦师生常来光顾,来喜便有了复旦“校外食堂”的雅称。

据我了解,20世纪50年代起进校的师生,有很多到来喜打过牙祭。不少名教授,如周谷城、周予同、赵景深和全增嘏等先生都是这里的常客。“那些名教授,你在复旦食堂未必找得到他们,但在‘来喜’,却能经常遇见。”当年还是中文系学生的于成鲲先生说,“附近的小皮匠都愿意到‘来喜’门口做生意,因为教授们修鞋从不讨价还价,他们收入高呀!”

那些年,青年教师们也喜欢到来喜用餐。老校长华中一先生曾深情回忆,1952年,他从上海交大调到复旦物理系任助教,进校第一天,就受到系主任王福山教授的热情接待,“到了吃饭的时候,王先生还特地陪我出校门(就是现在的0号门),穿过一片叶子早已落尽的桑田,指给我看国权路上的一个小饭店(来喜饭店),说:‘这里的饭菜都还干净,价格也还公道,你可以试一下,合适的话可在这里包饭。’”(华中一《我到复旦的第一天》)后来,华中一和同事徐積功等先生一起在来喜包饭。1952年,从海外归国的青年讲师谢希德先生也常到来喜吃饭,几十年后,还有复旦子弟记得她穿着西服裙到来喜的样子。

青年时期的华中一先生与家人合影。复旦档案馆藏

与老师们相比,当年的学生普遍穷,到来喜的次数不算多;但在来喜,师生关系融洽、谐谑。据1964年入读中文系的许道明教授回忆,来喜是“教师的天下”,“教师遇上我们,装不得糊涂,通常是躲,实在躲不了,就是由他掏钱买单,我观察得很仔细,在班上说过,谁嘴里淡出鸟来,可以去‘来喜’碰碰运气,或许口福正在朝你招手呢。”(许道明《挽歌的节拍》)

来喜有哪些拿手好菜?似乎没留下资料。但从复旦人的回忆中,我找到了几条线索。历史系刘其奎教授在《追忆我的老师蔡尚思先生》一文中提到,他1965年毕业留校后,生活清苦,平时来客相聚,只能到来喜等小饭馆,“吃八分钱一碗的阳春面、七角二分钱一斤的猪头肉、五分钱一个红烧鸡头、一角一分钱一两的土烧酒”。全增嘏教授的儿子胡庆沈先生回忆,那时来喜就有外卖,炒菜装在上下三格的竹制提篮中,“我奶奶爱吃‘四喜丸子’(狮子头),所以父亲每次叫菜都会点。丸子每盆四个,配有青菜,吃起来酥而不腻,非常入味。”中文系吴欢章教授记得,他1952年入学后,一度生病,一位家境好的同学三天两头请他到来喜吃猪肝汤补充营养,“如此久了,以致同室的学友一听到他在窗外喊我,就开玩笑说:猪肝汤来了。”(吴欢章《“三吴”轶事》)去年在“大隐·五角场人文讲坛”上,我还听数学系李大潜院士亲口讲过:“有时夜自修结束后,我们几个同学会去来喜,吃上一碗银耳莲子羹或红枣赤豆汤。”李北宏在电话里告诉我:“当年妈妈带我去登辉堂看电影,曾多次在来喜吃夜宵,有一次吃的是黄芽菜肉丝炒年糕,味道鲜美极了!”上述记忆里,阳春面、猪头肉、红烧鸡头、土烧酒、四喜丸子、猪肝汤、银耳莲子羹、红枣赤豆汤和黄芽菜肉丝炒年糕……拼在一起,大致可凑成一份来喜菜谱。

“文革”开始后,来喜店堂的气氛凝重起来。除了周谷城先生心理强大、被批斗后照样端坐店内大快朵颐外,大部分教授用餐时都神情忧郁、心事重重。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国权路小饭铺发现,周予同先生一夜间显得苍老很多,他独自坐在角落里,正低头喝着碗里的残汁,“我低声问他:‘您身体还好吗?’他凄然地摇了摇头。我又问了一句:‘您吃得这样差,现在每月给您的生活费是……’我的话还未说完,他便叹了口气说:‘很少。’接着,又摇了摇头,走了。”(王春瑜《向历史鞠躬·忆周予同教授》)

那家小饭铺会不会是来喜?作者没有点明。但相似的一幕,确曾在来喜多次上演过。外文系副教授杨必先生是杨绛先生的妹妹,单身,矜持聪慧,翻译过萨克雷小说《名利场》,钱锺书先生称她“西碧儿”(Sibyl,古代女预言家);贾植芳先生说她新潮、漂亮,“眼界很高”。1968年,“清队”时,杨必受到冲击。有一天,她与外文系教授徐燕谋先生相遇,地点就在来喜。徐燕谋是陆谷孙先生的导师,与钱锺书交契深厚。有人回忆,那天杨必对徐燕谋说:“你现在不要跟我多讲话,昨天他们来过了。”原来,前一日杨必被抄家,衣物家当尽数被劫,她身上穿的还是从当铺里弄来的衣服。因为自己也受到冲击,徐燕谋并没把杨必的话太当真,随口安慰了她几句……谁想到,第二天,杨必竟撒手人寰!杨必去世后,徐燕谋非常痛心,写悼诗四首,其中一首写道:“估铺狐裘稳称身,心头冷彻总难温。何堪重遇邯郸路,不待霜风已断魂。”

复旦外文系副教授杨必

多少年来,来喜几经变迁。1964年,南京西路上正宗的来喜饭店改名为“西海饭店”;而国权路上的来喜,有人说一直开到20世纪70年代,也有人说80年代初还在营业——不管怎样,这傍名的“来喜”品牌和名号,竟比原版老字号多存续了若干年。不久前,我再到国权路来喜原址踏访,但见那片被华中一称为“桑田”的地方,已然成为工地,一幢现代化大楼即将拔地而起……

来喜的痕迹在国权路上消逝了,但它的故事却不会风流云散。这些故事,沉淀、发酵、提炼后,就是复旦校史的延伸。我想,这样的“校史”,一定会像遍地开花的“校外食堂”一样,口口相传。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黄玮
题图:被华中一校长称为一片“桑田”的地方。来喜饭店原来坐落于此,现为工地。读史老张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