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今年天气预报不太准,竟和全球航班减少也有关系?
分享至:
 (15)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中气爱 2020-07-22 18:47
摘要:大家都关心天气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在说,似乎今年汛期的天气预报不太准,或者没有以前准了。

有人甚至说,报下雨就晴天,报晴天就下雨;有些知识丰富一点的网友说,今年的雨带总是比预报的偏南,最大雨量总比预报的还大。那么,今年的天气预报,是不是真的不准呢?

其实,天气预报准不准,也不能完全凭感觉判断,要靠数据来综合比对分析。汛期还没过完,现在就说不准,还为时过早。但是,网友们的感觉,确实也说明,在洪水灾害比较严重的今年,天气预报没有达到一部分热心网友的期待。而其中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大家对天气预报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天气预报的精度、要素、时限要求越拉越高。在过去,天气预报或许只要看某一天是晴是雨,大概下多大雨;现在则是要求,某一时刻的雨量多少、云量多少;过去预报台风,最高12级封顶,现在预报台风,要扩展到17级,而且要预报持续风、阵风,风圈深入内地的距离等等。俗话说得好,做得多错的多,预报精度、要素、时限要求的增多,必然意味着误差点更多,给人的感觉是天气预报更不准,实际上天气预报是在进步。

二、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超级计算机模式的预报精度下降。

你没看错,新冠疫情会影响天气预报。现代天气预报,是把天气数据输入超级计算机,根据天气学模型计算出初步预报结果,然后预报员根据历史资料、预报经验再加以修正,得到最终预报结果。这其中的第一步,也就是采集足够丰富、足够精确的天气数据非常重要。这数据,不仅要地面上的,而且要天上的,500米、1000米、2000米……一直到10000米的天气数据都需要。这些数据哪里来?一方面靠卫星遥感测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飞遍全球的民航飞机携带传感器测量。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民航业遭遇休克行情,飞机起降、航班运行急剧下降,所采集到的天气数据当然也大幅减少,影响了超级计算机的预报精度,当然也会影响天气预报的预报精度。

三、今年的天气关键区,在人迹罕至的东西伯利亚和北极。

今年年初,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吸引了大多数人包括气象工作者的注意,但这是一场非常弱的厄尔尼诺,和1998年洪水前的超强厄尔尼诺没法比,但今年仍然发生了类似1998年的特大暴雨。因此,今年特大暴雨天气的关键,可能并不是厄尔尼诺,而是另外的因素,最大可能是东西伯利亚和北极圈内的异常暖高压。正是西伯利亚和北极被暖空气占据,出现了接近40度的破纪录高温,所以冷空气经常被赶下来,让副高难以北抬,所以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带一直热不起来,一直梅雨下不停。而东西伯利亚和北极又是监测盲区,这个地方到底异常到什么程度,超级计算机不知道,所以预报精度也受了影响。

四、今年的暴雨对流性强,预报容易低估。

这几年,全球大气和海洋变暖的进程加快,大气能量越来越高,释放时经常以极端对流天气的形式进行,今年的强降水也是如此。尤其是6月以来,强降水不断打破纪录,从贵州、重庆、四川到湖北、江西,以及最近的安徽,经常出现范围很小但强度极强、打破纪录的特大暴雨,例如江西吉安、安徽六安等等,都远超预期。这是1998年、1954年没有过的。那两年暴雨很多雨量很大,但大多数是范围较大、进程较缓的暴雨,预报起来难度比今年的强对流性暴雨低。

五、现有的暴雨预警等级,可能给网友造成预警预报偏低的印象。

今年6月以来,中央气象台几乎天天发布暴雨预警,连续预警超过了一个月。但是,最高的预警也就是橙色,针对7月8到9日江西暴雨发布,其余的以黄色和蓝色为主。不过,暴雨实况发生后,数据都高得吓人,动辄破纪录,容易给人预警预报偏低的印象。

总而言之,今年的天气预报是不是准,还要经过充分的实况数据校验、研究比对后才能得出。但不可否认,目前大众对天气预报的精度、要素、时限等要求越来越高。在全球变暖、极端事件频发的现在,充分发动政府、民间力量,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提升天气预报、天气服务、天气科普的能力,非常有必要。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天气预报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