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攻坚战”成了“持久战”:垃圾分类一年后,上海还要做些什么
分享至:
 (4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20-07-02 08:21
摘要:看清眼前的挑战,就能明白,垃圾分类远未到放松的时候。

上海生活垃圾依法强制分类一年之际,一串数据出炉:今年6月上半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有害垃圾分出量、湿垃圾分出量同比分别增加71%、11.2倍、38%,干垃圾处置量则同比下降了19.7%。

对过去365个日夜所有践行“新时尚”的上海市民而言,生活垃圾的“三增一减”是最掷地有声的肯定——他们付出了时间、精力,贡献了热情、智慧,让四类垃圾彼此划清了界限,干垃圾桶“一桶独大”从此成为历史。更振奋人心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初探索垃圾分类以来,上海在过去这一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

回望这一年,上海垃圾分类的巨大进步,关键在于切中了“全民参与”这一核心,而驱动这一核心的两大关键词是“法治”与“闭环”。

在法治上,经过半年“缓冲”,《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去年7月1日施行,将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正式纳入法治框架,直击20多年来垃圾分类裹足不前的症结——“只有软约束,没有强制力”。

纵观国际上探索垃圾分类取得成就的城市,无一例外都采取了强势手段。正是这股强大的外部压力,使垃圾分类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与重视,成为全民参与分类的外因。

参与分类的内因,则来自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与认同。

早在去年3月,上海就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到今年年底,基本建成全市推进、标准完善、能力充分、运行精细、实效彰显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管理体系。

题中之义,就是建设并展示一个真实的“闭环”,让人们相信垃圾会“一分到底”,努力不会白费,进而在所有人心中“种”下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与认同。

实际上,建全程分类体系的“闭环”易,建价值认同的“闭环”难,只有用新时尚的方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将全程分类体系的“闭环”娓娓道来,才能在这个时代取得共情。

于是,我们在小区看到上海阿姨玩起了垃圾分类说唱,别人一听就“拎得清”;上海爷叔专注发明,用巧手造出了湿垃圾破袋“神器”。在中端,垃圾车“穿”上贴有分类标签的外衣,接受监督,还装上降噪设备控制“大嗓门”,改进内舱结构锁住“跑冒滴漏”。在末端,湿垃圾厂讲起了平均一户居民一周湿垃圾能发1度电的故事;“两网融合”场站变魔术,把社区收来的破烂变成居民身边的创意雕塑……环境整洁了、生活健康了、社区和谐了,那么多美好近在眼前,居民的分类意识自然而然被唤醒。

然而,垃圾分类涉及生活理念的转变、生活习惯的养成,折射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俯身探究,毋庸讳言,上海在垃圾分类上仍有短板。

从源头来看,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虽有很大提升,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在单位和公共场所尤其如此。社区中,发挥重要的指导、监督作用的志愿者队伍,正遭遇平均年龄较高、环境条件艰苦、志愿服务时间与作息冲突等问题的挑战。有一些小区,至今仍存在定时定点“一刀切”的问题。

在收运端,部分垃圾车的形象和表现仍不尽如人意,甚至令居民反感;可回收物收运体系方面,用地紧张、物流成本高、遭“铃铛军”低价竞争、可回收物出路不稳定等痛点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而在处置终端,设施建设的步伐,似乎还暂时“跑”不过源头分类的提升步伐。今年,上海计划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置能力1450吨/日,湿垃圾就地处理能力500吨/日,使湿垃圾处理总能力达到7000吨/日,但对比今年5月和6月不低于9600吨/日的湿垃圾分出量,现阶段还做不到湿垃圾的完全资源化处置。面对2020年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3.28万吨/日以上的迫切目标,一些末端处置项目还在用地、环保、邻避效应等问题中挣扎……

看清眼前的挑战,就能明白,垃圾分类远未到放松的时候。让新时尚彻底融入这座城市,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已转为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在这一点上,上海从不缺勇气、温情与智慧。过去一年,垃圾分类已成为高标准的社会治理支点。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大背景下,持之以恒,加力提质,这一“新时尚”在上海完全可以更时尚。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