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在镇痛这件事上,调动大脑释放类似吗啡的物质,或能降低吗啡的使用剂量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20-06-14 20:13
摘要:跑步、晒太阳以及处于慢性疼痛过程中,机体会诱导释放一些具有镇痛作用的内源性阿片肽。

正常的疼痛感受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对于动物和人的生存十分重要,但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疼痛一直是临床上的治疗难题,困扰着全球超过20%的人口。在众多的疼痛治疗方法之中,阿片类药物,比如从罂粟里提取的镇痛物质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应用于镇痛,但阿片镇痛的神经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6月10日,《eLif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衍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他们揭示了在炎症性疼痛小鼠中,外源性与内源性阿片作用于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发挥镇痛作用。

外源性和内源性阿片有何不同?“临床上使用的吗啡、芬太尼等就属于外源性阿片,而动物或人体内产生的类似吗啡的物质,比如内啡肽,就属于内源性阿片。”孙衍刚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当我们跑步、晒太阳以及处于慢性疼痛过程中,机体会诱导释放一些具有镇痛作用的内源性阿片肽。”

虽然阿片类药物是最为有效的一类镇痛药物,但阿片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受限于其严重的副作用,比如耐受、成瘾、停药后有戒断症状,此外还有呼吸抑制、便秘等急性副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阿片药物的镇痛机制,对于研制副作用少的新型镇痛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外源性和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都是通过作用于同一个靶点(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并且阿片受体广泛地分布在神经系统中。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在炎症性疼痛小鼠中,外源性与内源性阿片分别作用于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中的阿片受体来发挥镇痛作用。

“这一发现启示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刺激去调动大脑释放内源性阿片,或能改变传统用药方式,联合外源性阿片的使用,降低吗啡的使用剂量和副作用,帮助解决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耐受性问题。”孙衍刚说。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