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特级教师开课啦|怎样赏析钟南山院士的两种不同表情,用速写致敬时代最美的人
分享至:
 (42)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20-06-13 06:00
摘要:两个月里,瞿剑宛根据速写的记录,创作了与抗疫情有关的作品100多幅。其中,2米×2米的《众志成城》国画人物作品参加了《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

如何用速写的绘画方式,向时代最美的人致敬?6月12日晚,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美术教研员、美术特级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瞿剑宛开讲“特级教师开课啦”第十讲《速写:致敬时代最美的人》。美术特级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优秀的速写作品,观看教师现场速写示范,尝试用速写来表现时代最美的人,培养感受美、捕捉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能力,用画笔向时代英雄致敬。

2020“特级教师开课啦”系列讲座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主办,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承办。

【速写是一种艺术,讴歌时代精神】

张开的嘴巴,大大的鸡冠,伸长的脖子,长长的尾巴……老师只用了10秒,抓住了公鸡报晓时的姿态和基本结构,线条简练,形象概括,这种快速表现的绘画形式称之为“速写”。

速写是一门艺术,速写能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概括力、迅捷的捕捉力、准确的表现力,也被列为当下美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速写也可以为美术创作收集有效的创作素材。

疫情居家期间,瞿剑宛老师宅在家里,发挥专业特长,以画笔作“枪”,进行战“疫”,用速写画了周围的志愿者,记录他们“守好一道关、护好一城人”的敬业精神。两个月里,他根据速写的记录,创作了与抗疫情有关的作品100多幅,其中,2米×2米的《众志成城》国画人物作品参加了《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还有《坚信——我愿意守护您》《披挂上阵》《守护家园》《铜墙铁壁》等一系列“抗疫情”美术作品。

瞿剑宛带着观众一起赏析钟南山院士的“表情”:第一张照片是武汉疫情严重时,钟南山院士心思沉重,紧皱眉头,眉毛呈钩字形;另一张照片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钟南山院士有了微笑,眉毛舒展,眼角微微上扬,嘴巴咧开。“五官与表情是动态变化的,是相互影响、相互表现的统一关系。”瞿剑宛引领观众欣赏评析作品,怎样通过绘画作品表现时代英雄们的精神气质。他列举了三幅作品,第一幅作品用国画线条精准地刻画钟南山院士的眼神,表现出“严阵以待,神圣使命”的思想品格,第二幅作品着重刻画了李兰娟院士慈祥的笑容,表现其“家国情怀,老当益壮“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品质;第三幅作品则注重刻画张文宏教授睿智的眼神,表现了他“科学精准,情真意切“的疫情分析的科学精神与思想智慧。此外,作品《戴镜上阵》表现了“逆行者”的勇敢,不怕危险,《决战火神山》展现了建设者的乐观与坚信,《武汉加油》则传递出医务工作者的自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传神写照,我们在画时代最美的人的时候,要仔细刻画他们的眼神,了解最美人的形象特征。”在瞿剑宛看来,速写是一种语言,速写是一种艺术,艺术当随时代,用速写致敬时代最美的人,用责任、智慧、专业和创意讴歌时代精神。 

【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怎样理解“美”?“美”应润泽学生的心灵,孩子们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瞿剑宛说,美是生活,美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具有视觉之美、文化之美、思想之美、精神之美和创意之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渴望,对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迫切。因此,生活越来越艺术化,艺术越来越生活化,这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观、艺术观。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有这么一段话——让美术走进生活,让教学贴近学生,让孩子更加快乐。“教师要用智慧、专业、创意不断地去拓展美术教学的平台,不断丰富现有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平台。”

如今,艺术场馆像雨后春笋,老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美术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到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等艺术场馆开展教育活动。事实表明,艺术场馆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它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与真实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用好奇的心情与探究的心理“零距离”地触摸历史、触摸经典作品,走进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大师的艺术世界,自觉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创作思想、创作技法及其人格品质。“这种艺术场馆教育,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让学生难以忘却、受益终身。”瞿剑宛说。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期间,世博园里的各国艺术场馆、每天的艺术表演以及志愿者等,这些视觉美、人文美、思想美,都是美术教师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好资源、活教材,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感悟时代精神的好契机。”瞿剑宛说,自己曾经38次走进世博园,速写世博,画了300多幅速写世博作品,多次组织中小学美术教师和学生走进世博园,用画笔描绘世博盛况,传递世博精神。

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走进社会,紧跟时代步伐,比如:带领学生写生田野、公园、社区、古镇……在写生中,提高绘画技艺,更好地感受家乡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培养家乡情怀、都市情怀。润泽学生美好心灵的美术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心感受、用手表现、用嘴交流,用网络传播学习体会。

【“印痕美”折射的是人性美、社会美】

这次抗击疫情中,白衣战士的“印痕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学生应如何理解这种美?瞿剑宛说,美有“外表美”和“内在美”。医生脸上被口罩挤压的印痕,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表美”,而是一种“内在美”的体现,也是抗疫特殊时期折射出的人性美、社会美。

医生脸上的印痕,不由得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医生的口罩留在脸上,怎么会有这么深的印痕?我们平时戴口罩,为什么没有印痕?……通过思考、分析,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让我们清醒地发现:医生们为了抢救病人,为了防止病毒感染,穿着防护衣,戴着防护镜、防护口罩,有时戴上十几个小时……当他们摘下口罩、防护镜时,脸上已刻满了深深的印痕。这种由内而外的美,折射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怕危险,勇敢坚定的职业精神。这种美触动心灵,令人肃然起敬,对他们敬佩、敬重、敬爱,这种美是“民族精神、中国力量”的一种体现。

如何“以美育人”?瞿剑宛认为,美是教学的载体,育人是教学的核心,是教育的灵魂。美术学科的“以美育人”要基于美术学科以视觉形象性教学为特征。“以美育人”应遵循“以术塑形,以形承美,以美载德,以德育人”的“四策略”。“以美育人”的美术教学价值,贵在不断自我否定思考,不断自我突破创新,不断追求润泽学生美好心灵。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