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上海一周】特别的“两会”后,寻找上海的新身位
分享至:
 (54)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0-06-04 18:33
摘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这是颇为瞩目的新提法,却又与之前对上海的定位要求一脉相承。

“特别的全国两会”落幕后,一个“新”字,再度成为萦绕上海的关键字。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来自两会的特别信号。两会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在经历了疫情及其关联的一系列影响之后,中国要致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5月30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李强在会上表示,上海的当务之要,是深刻领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新发展格局的明确定位,“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打造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传达会上的讲话中,这是颇为瞩目的新提法,却又与之前对上海的定位要求一脉相承。

2018年6月,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市委全会就提出上海要打造“全球重要枢纽节点城市”的愿景。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要求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强化“四大功能”,做高端节点,意味着能够面向全球集聚、融通、配置资源,并为更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战略通道。

这需要大规模的要素集聚,更需要能级、结构、功能的提升,从而获得全方位的吸附力、影响力、辐射力,以及对一些特别环节(如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控制力。

新冠肺炎疫情前,强化“四大功能”就被视为上海在2020年的重中之重。疫情冲击之下,面对正在被重构的世界经济,上海需要尽可能突破外部阻碍,为要素流动打开通路、疏通堵点,进而在新的全球网络中占据有利身位。

同时,在构建国内的“大循环”格局中,上海亦需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借助各项肩负的国家战略,为国内市场提供平台和通道。

这些愿景,与上海的治理体系建设亦有紧密关联。

全国两会期间,李强曾围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上海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一定要努力打造成为我国城市的治理样板,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新境界”

经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一种堪为样板的“新境界”。这有赖市场化改革的持续突破,尤其是制度层面的持续跃升。而这背后,是对改革开放大势、大局,及上海自身发展路径的确认和确信。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和能量。在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环境中谋求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化改革开放。”李强将之称为两会上的一个“强烈共识”。这恰是上海赖以立身的根本所在。

在他看来,尽管目前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但上海经济仍有较强的功能优势、开放优势、综合优势,应当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并“以确定性措施应对不确定性变化”。

而即便外部变数再多、“回头浪”再大,此前反复强调的“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仍是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持之以恒”的路径。

讲话中的这些用词,已经显示出了“确信”的分量。李强表示,上海要“开辟新时代上海改革开放的新境界”,这与成为“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的目标有紧密关联——实现后者,归根到底需要依靠更大力度的市场化改革和开放举措,依靠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不断提升,并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塑造制度高地、环境高地,让制度环境上的比较优势,吸引各路资源“用脚投票”

如针对外资,李强就表示,在当前千方百计稳住存量的基础上,上海要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压力测试,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全面拓展,促进更多全球高能级要素、高质量项目、高水平人才集聚上海。

面对国内市场,同样有“制度型开放”的问题。一方面,上海自身需要着力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抓好优化营商环境3.0版,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包括两会上曾引发热议的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在内,一批与上海密切相关的重大战略,亦被寄予进一步改革提效的厚望。

与此同时,针对各类企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的努力,同样在加紧开展。

6月2日,李强前往闵行区,开展全国两会后的首次调研,其中特别造访法国圣戈班集团旗下公司设于闵行开发区内的汽车安全玻璃生产车间。后者已与特斯拉等多家高端汽车品牌合作,提供定制化产品配套,并表达将在上海加大投资的意愿。

李强表示,上海将为致力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服务,支持企业在沪实现更大更好发展,亦期望企业在巩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上更好发挥作用

此前,他在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亦特别关注园区正围绕头部企业进行的“产业链招商”,并对其到访的达闼科技等头部企业同多家中外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促产业链发展的做法表示赞许。

传达全国两会精神时,李强曾将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列为当前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方面。稳了“链”,事实上也就稳住了微观市场主体,对“六稳”“六保”有显著作用。

一旦在“链”上的关键环节有充分布局,相当程度上,也就为上海成为“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各级政府部门而言,这些都指向对市场主体的精准服务和制度供给。而聚焦市场主体尤其是微观主体,加快释放面向它们的制度红利、政策红利,恰恰是全国两会上传递的重要信号。

应对疫情影响,中央推出一揽子提振经济的重大政策举措,在两会上引发全国乃至全球关注。这是宏观政策相对有利的一个窗口期,对地方而言,亦是推动更多政策、项目和改革方案落地的机遇期。

在两会期间,上海即成立专班,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宏观政策进行逐项对照梳理,研究提出上海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两会之后,争取更多的资源、项目、政策落地,并推动各项稳企惠企政策落实见效,将是摆在上海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迫切要务。

这些方面的具体行动,显然将影响上海在大局中的身位和地位。

“各项稳企惠企政策要加快落实,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力求直达实体经济、直接惠企利民。”李强关照沪上官员说,“政策资金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就是雪中送炭,早给了,他就能熬过冬天,给晚了,也许就熬不过。

而这座城市要“育新机、开新局”,尽可能让市场主体“熬”过去,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基础。

题图来源:新华社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摄影:陈正宝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