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上官河 > 文章详情
总理和省委书记“站台”地摊经济,概念股集体涨停,多地政策中这个关键词亮了
分享至:
 (1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官河 2020-06-03 15:33
摘要: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手恢复城市街头的“烟火气”,一个词也被各地指导意见多次提及——

最近,一则有意思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

据《新闻联播》报道,6月1日,李克强在山东考察一处老旧小区时,到了一家名为“苏家麻辣拌”的熟食摊前,问摊主疫情期间受了多大影响、是否享受到房租减免,员工工资能否照发等,还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同是6月1日晚上,在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到了长春市朝阳区桂林胡同,调研夜经济发展情况。据披露,在街边的老北京爆肚、火爆鱿鱼、干炸里脊、苕粉炸串等特色门店,巴音朝鲁都走上前去,询问经营情况。新闻画面显示,巴音朝鲁在路边摊位品尝了特色小吃,还和路人合影。

他说,小摊点、大民生,“地摊经济”“马路经济”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发挥着打通城市生活“毛细血管”的作用;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进入门槛低,投入成本也不高,有利于那些没有就业岗位的群体创业就业。

因为总理的“站台”,“地摊经济”火了,大有步“直播带货”后尘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地摊经济概念股6月2日集体高开,广百股份、小商品城、百大集团、茂业商业等集体涨停。


5月地摊小店经济V字反弹

这不是总理首次关注地摊经济。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给我国许多地方的就业形势带来考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在5月28日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又提到,人民群众中有无穷创造力,“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这个“西部城市”就是成都市。今年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等前提下,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占道摊点摊区、流动商贩贩卖经营等活动。截至5月底,成都全市设置的临时摊点2234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之后,“地摊经济”的就业“蓄水池”作用,在其他城市也得到展现。江苏南京、湖北武汉、浙江等多地政府放宽政策,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5月初,南京发布临时外摆摊点指导意见。今年南京市在现有3400个临时摊点基础上,新增134处、共1410个临时外摆摊点,并对1912街区、夫子庙、新街口等重要地段的夜间经济配套进行规范充实。

5月中旬,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

5月底,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武汉市夜市和地摊经济也开始恢复。毗邻江汉路的保成路夜市重新开市,这条有20多年历史的夜市渐渐有了往日摊位林立、人声鼎沸的景象。武汉市商务局人士表示,相比成都和南京,武汉更应该开放户外摆摊的管制。

种种政策意见的出台,都表明了政府对于稳就业、促发展的坚定决心。据支付宝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1200万小店和路边摊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实现了V字反弹。在各大城市中,广州、上海、杭州、成都、深圳收入反弹的小店数量最多;郑州因为消费券的带动作用,反弹小店数量在北方位列第一;武汉在解封两个月后,有15万小店和路边摊实现5月收入同比增长。


多地指导意见提“适度”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手恢复城市街头的“烟火气”。包括济南、郑州、石家庄、西安等省会城市在内,追随成都启动了结合自身特色的“地摊经济”“夜市经济”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地出台的措施、意见中,多次提到“适度”一词。

在济南市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夜间经济提质升级、打造“夜泉城”2.0版的若干措施》中,专门提到了“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济南开出的三条发展夜间经济民生品牌措施包括:

规范开展“店外设摊”试点。抓住文明城市考核内容调整的有利时机,适度放开有条件地摊夜市经营,允许限时占道经营;

规划引导地摊夜市经营。改造提升环联夜市业态,作为地摊夜市示范区在全市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合理规划传统地摊夜市;

大力发展“小店经济”。优化“小店”准入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引导各类业态延长营业时间;支持餐饮类门店增加夜宵品类和休憩场所,提高消费者逗留时间;适度允许商家制作个性化店招店牌美陈和街头艺人演唱,扩大城市居民就业机会。

其中,“适度”提到2次,“限时”提到1次。

陕西省印发的《陕西省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若干措施》明确,疫情期间,城市管理坚持柔性执法,在不影响人行通道、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城区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大型商场适度占道促销,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再次提到“适度”“一定时间”等词。

相似的表述几乎在各省市出台的政策文件中都有迹可循,多处出现“指定时间”“指定区域”“合理设定”等关键词——

郑州市下发的《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工作的意见》在提振培育夜间经济方面着墨颇多,其中提到“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和闲置土地,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业态、定费用、定管理的原则,设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场。”

浙江在《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预留自由市场、摊点群等经营网点”。

湖北荆州监利县6月1日通告称,暂定自6月1日起至10月1日止,允许指定经营种类指定区域、指定时间设立临时经营摊点。

巴音朝鲁在提到管理时也表示,适当放宽夜间消费集聚区特定时段摆卖管制,允许有条件的餐饮街、酒吧街等设置“外摆位”,允许在一定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允许临街店铺和流动商贩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占道促销,在稳就业的同时,促进市场消费回暖。


外媒关注中国地摊经济

以往,“地摊经济”、流动商贩,多给人破坏环境、影响出行的观感。而如今,这些政策的出台是一个“放松”的信号,表明城市管理对于“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有了更大弹性空间;同时,“适度”等一系列关键词也意味着,城市管理既不是一刀切的一禁了之,也不是对占道经营产生的负面影响听之任之。

如何让“地摊经济”发挥活力,也是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合法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晶表示,允许“摆地摊”等临时的促就业政策将给市场的恢复带来新活力,是“保市场主体”的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地摊经济”已重新成为一种现象和互联网热词,引起外媒关注。

路透社称,相较改革开放初期的地摊、夜市等带活经济的流动业态,现在中国老百姓已享受到电商带来的巨大便利,尤其是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政府鼓励的这些夜市、地摊等“古老”业态如何重现生机,还需要观察。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地摊经济”是缓解就业问题的有效药方,但要成为长久之策,仍需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更需顶层设计。

新加坡AsiaOne网站报道称,这是在城市管理和地摊经济之间寻求平衡的好机会,地摊经济在未来也可以持续发展。

来自各方的声音表明,包容、提升、规范“地摊经济”,已日渐成为共识。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政知见、环球网、每日经济新闻、人民网 等

栏目主编:刘璐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