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守住这道关键防线,上海基层治理如何经受大考?
分享至:
 (33)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何海兵 2020-05-29 06:31
摘要:上海各个社区通过“强办法”“硬办法”“严办法”“好办法”“暖办法”,以绣花般的精细和韧性,织起一张防疫安全网。

新冠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上海这些年来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实践的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要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社区防控工作事关国家抗“疫”大局,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决策部署精神,出台了《本市居民区(村)疫情防控管理操作导则》,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把控,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用五个“办法”织起防疫安全网

上海作为一座拥有24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疫情防控的压力异常严峻。上海各个社区通过“强办法”“硬办法”“严办法”“好办法”“暖办法”,以绣花般的精细和韧性,织起一张防疫安全网。

1、用“强办法”做好指挥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嘱咐上海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党的建设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上海已经构建了市、区、街镇、居村四级联动体系。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总体谋划、宏观指导、督促检查;区委是“一线指挥部”,履行第一责任,负责整体布局、指挥协调;街镇党(工)委是“龙头”,履行直接责任,负责统筹推进、抓好落实;居村等基层党组织是“战斗堡垒”,履行具体责任,负责组织动员、服务管理。上海在社区防疫中,依托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民警、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建立了楼组、小区、片区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实现防控任务分片包块、责任到楼、联系到户、落实到人。

2、用“硬办法”做好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是社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硬核”办法,做到人员管理全覆盖、无遗漏。对于一个流动性社会而言,社区要减少人员流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2月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规定“个人有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除依法严格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外,有关部门还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将其失信信息向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并依法采取惩戒措施。”市信用办专门印发配套细则《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信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归集四类失信信息,并推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信息共享。

除了法律手段,上海社区还各有高招。比如,浦东新区德馨居民区采取了“挂图作战”的办法,制作了一张涵盖四个小区的全覆盖排摸情况表,并且实时更新动态变化信息,全方位、全覆盖织牢织密防控网。惠南镇园中社区在宝业万华城小区试行“小区居民电子出入卡”,居民不需要再携带纸质版的临时通行证,只要用手机扫码就可以验证身份,在给予居民便利的同时,有效减轻了人工登记的压力。北蔡镇推出“智能门磁”,全天候监测开关门状态,实时掌握居家隔离人员开门情况,大大提高了基层工作效率。

3、用“严办法”做好空间管理。为了防疫,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对有围墙、有物业的住宅小区,有条件的要做到“一小区一出入口”;对有围墙、无物业的住宅小区,街镇组织力量负责出入口执勤;对无围墙的住宅小区,则加强道口把控。比如,浦东新区唐镇充分发挥已建成的“雪亮工程”和“智慧小区”视频平台,将全镇辖区范围内已安装的100余个公共视频有效利用起来,以“一键模式”实现对小区和村道出入口防疫情况的全天候监督,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对整改效果落实视频回查,提升了立体化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联洋年华小区推出了一款防控神器——机器人“金宝宝”,可以360度呈现小区内情况,小区入口人车进出状况、安保人员落实人员信息登记等情况,“金宝宝”都可以进行实时在线直播。

4、用“好办法”做好群众动员。社区防疫是一场人民战“疫”,必须要充分发动人民群众。首先,要做好社区防疫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和防护知识,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引导居民正确认识疫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为此,很多社区发放了倡议书,通过公众号、微信群以及小区橱窗、小喇叭等广泛宣传。其次,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社区人手不足,各街镇采取了机关干部“下沉”社区的做法。再次,招募志愿者服务队伍。比如,嘉定区外冈镇的自治品牌项目“老大人”在此次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镇杏花社区区域分散,但防疫工作得到了居民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从原来没有物业管理的别墅小区,到现在70%的业主积极参与防控,防控志愿者达到67名,由“老大人”牵头安排分班、值守,及时向社区汇报返沪人员。除了居民,还有大量驻区单位的在职党员积极到社区担任志愿者。

5、用“暖办法”做好服务保障。社区防疫需要“空间隔离”,但不能造成“心理隔离”,也就是说疫情防控要严,但不代表没有人情味。社区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比如,长宁区各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和骨干的作用,加强与隔离观察对象的联系沟通,为居家隔离家庭做好日常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为社区内困难老人、残疾人、重大病患者和低保特困户等特殊群体提供帮扶服务。浦东新区高行镇开发出“房态图”2.0升级版——电子化“数字门牌”,居民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查询、上报、反映与疫情相关信息和服务求助等。电子化“数字门牌”通过纳入独居老人、重点关注对象、党员结对、志愿骨干、楼组长等布点标识,及时更新和完善小区及居民的信息资料,提供预警提醒等功能,实现居民区的智慧化管理。还有很多社区干部临时变身“外卖小哥”,为隔离居民和有需要的居民把生活物资送上门。

上海社区防疫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此次疫情中,上海社区防疫工作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党建引领。社区防疫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这是上海一贯以来的重要经验,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结合起来。党建工作不是空转、虚转,重点要落在“实”字上,确保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

二是重心下沉。社会治理的重心和落脚点在基层,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指出“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上海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配置加强,不断拓展、提升“家门口服务”,更多、更好、更彻底地解决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自治共治。重心下沉,目的是要激活末梢,激活社区活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上海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坚持自治共治,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社区防疫工作,如果没有居民群众的参与,就不会是人民战“疫”,也很难取得胜利。除了居民参与,社区防疫需要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协同作战,发挥共治的作用。通过自治共治,各方参与,形成治理共同体。

四是法治保障。既要有活力,也要有秩序。上海创造性地开展立法工作,率先通过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为确保中央和市委关于疫情重大部署落实落地,打好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治支撑。有了这个《决定》,上海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底气更足,执法者腰杆更硬。

五是科技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要科技支撑,上海这次社区防疫也是一场智慧战“疫”,大数据、AI等成为社区一线战“疫”好帮手。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上海不少小区纷纷创新口罩预约登记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小程序等“不见面”预约方式,让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完成预约登记。

进一步夯实治理基础,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指出:“社区在这一次我们的保卫战、阻击战中立下了大功。”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未来要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海的社区防疫经验再次证明,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关系到社区发展、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此,要进一步赋能基层党组织,加快推进带头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社会治理资源、服务群众的能力。作为社区的党组织,要增强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强化党建引领、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能力。要把突发公共事件纳入社区治理范畴,做好平时常态社区治理的基础性工作。要把社区全体居民纳入社区治理对象,聚焦社区公共议题、公共事务和公共价值,逐步引导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

2、进一步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5万名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在这次社区防疫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他们的功劳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不过,不能因为这支队伍的建立而理所当然地强化居委会的行政化色彩。如果让社区工作者仅仅对上负责,忙于完成各种各样的考核任务,那么自然会导致社区工作者疏于联系居民群众,乃至不会做群众工作。平时没积累群众资源、治理资源,非常时期更加无法发动群众,导致关键时刻社区工作无抓手。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社区治理结构,采取专职+兼职的方式,改变社区居委会全部由社区工作者构成的情况,条件成熟的可以继续探索社区议行分设的做法。

3、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此次社区防疫之后,要防止产生对社会组织的错误认识。比如,一些机关干部认为政府的力量足够强大,不需要社会组织了;购买服务的主体已经多元化了,社会组织也没有什么优势。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活力的激发,有利于社会体系的重组,有利于社会共识的凝聚。因此,要着重弘扬社会组织的使命感,继续推动深耕社区的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发展。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现代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李茂君 摄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