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还记得吗?那些年跟着电台中的女老师学英语是上海青年的时尚
分享至:
 (9)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薇 2020-04-24 11:42
摘要: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以后的10多年中,冯慧妍教授标准的英语发音,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英语学习节目成千上万的听众模仿着。

你不知道她尊姓大名,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样子的,但那些年每天早、中、晚,在规定的几个时间里你会扔下一切,坐到收音机旁认真听课——和现在的远程教学不一样,你看不到老师,但你能听到标准英语抑扬而优雅的女声(英语中级班和进修班),你听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再跟着她朗读,一遍又一遍,你指望哪天也能拥有这样一口纯正的英语。后来大家才知道,电台里的老师是上海的冯慧妍教授。

这位电台里的老师,2020年春节后于上海辞世,享年88岁。因为疫情,她唯一的女儿远在美国无法赶来送别慈母。最后一面,隔着大洋重重,她们在屏幕上以沪语、英语互道珍重,此生别过。

冯慧妍教授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以后的10多年中,冯慧妍教授标准的英语发音,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英语学习节目成千上万的听众模仿着。她40年的学术生涯,包括在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的经历,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变迁相吻合。作为大学教师和电台播音,冯教授名副其实“桃李满天下”。

冯慧妍教授1931年出生于上海玛格丽特·威廉姆森(现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父亲是“中华老字号”传统中药冯存仁堂继承人冯保年,母亲李兰云是爱国民主人士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及中国银行总裁的李思浩的女儿。抗战时期,李老掩护、保释、营救地下党,将医药救济用品送往解放区。慧妍是其唯一在上海的外孙女,他俩感情笃深。

从左至右:1,吴靖  2,李兰云  3,赵(四)一荻  4,陆静嫣  5,朱洛筠  6,严仁美

1979年9月,美国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访华。冯慧妍在美国出生、在上海长大的表兄弗兰克·李担任顾问随行,为美国领事馆1980年在上海重新开馆做准备。当时,美国副总统的随行人员对冯女士的翩翩风度、无懈可击的英语,以及她对西方文化礼仪和外交节礼的掌握深感惊讶。进餐时,冯慧妍即席评论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伦纳德·伍德考克先生的姓 Woodcock:他并非是个木讷迟钝的“木鸡”(Woodcock),按照《庄子》的诠释,应是 “冷静而自信”的外交官。当时,这种对西方幽默的深刻理解,是很少见的。一位美国客人说,对于一个从未在英语环境中生活过的中年人来说,这真是了不起。

冯教授的童年偶像是大她3岁,拥有富有表情的眼睛和深酒窝的秀兰·邓波儿。那一年,她穿上父亲给她买的粉红色芭蕾舞短裙和玛丽·简踢踏舞鞋,在上海儿童踢踏舞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但1942年夏天的一个周日,亲友在外滩宴请庆祝她被提前录取初中,她跟随14岁的哥哥骑着自行车去餐厅。途中,在躲避占沪日军设置在有轨电车道旁的铁丝网时,她失去平衡摔倒了,一只脚陷入铁轨,电车驶来……10岁那年,她瞬间成了截肢者。

反复进行手术、假体调整和康复治疗,使她的青春期教育推迟了6年多。家中的经济状况足以使她得到充分的照顾而不必独自谋生,但是她没有这样选择,也从未因不幸而退却。她终于在16岁进入上海劳莱特女子学校,并选择了英文名Winnie,因为它与她中文名字的上海发音相近,并且与她心目中的英雄温斯顿·丘吉尔同名。多年后,她对女儿说:“我知道温尼是一个男女通用的名字。没有理由因为我是个有残障的女孩,就不能效仿丘吉尔为榜样。”

女中毕业后,她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她是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爱好者,经常作英语朗诵,大学时期,在英文剧本《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中扮演了爱琳夫人。没有足够的布票,她将自己以前的旗袍改制成戏服。后来她对女儿说:“我在劳莱特女子学校家政课上学到的东西派上了用场……白瑞德也会说我的打扮像出自巴黎和平路上最时尚的橱窗。”她在许多方面都遵循母校的教训,其中包括“永远不要关闭智慧的书,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要服务的祖国,这将是我们的使命,如此光明和真理会来!”

穿着自制戏服的冯慧妍

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读者,也是以《简·爱》和《飘》等顽强的女性主角为题材的小说的粉丝。她拒绝让残疾来定义甚至限制自己:用单腿练习跳绳,同时擅长下象棋、打桥牌和戴着假肢跳交谊舞。她最引以为傲的个人成就之一,就是赢得由百乐门舞厅赞助的1951年度上海交谊舞冠军赛。这个象征着她的勇气和坚韧不拔毅力的奖杯,在1950年代初被她的舞伴带往自己出生的国度,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才回到她身边。她把它珍藏到最后的日子。

1951年度上海交谊舞冠军赛冠军奖杯

冯慧妍1957年加入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英语。在那儿,她遇到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杨永荟老师,他教授德语、俄语和英语。从1959年直到杨教授于2017年去世,58年婚姻历程中,他们是生活和学术上的伙伴。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这对夫妻合作完成了学术作品、大学和研究生英语教科书,包括《007之金刚钻》在内的西方电影的字幕翻译,并分别参加了国家统一大学入学考试的英语科目考试命题委员会。

冯慧妍教授将其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英语教学与研究事业,曾出版多部大学英语教材。主编英语教材《布朗一家在上海》(1983年)、《海外游踪》(1985年)、《新编英语出国考试广播教材·听力分册》(1990年);与杨永荟教授合作编著《新编英语出国考试广播教材·结构与书面表达分册》(1991年)和《新编英语出国考试广播教材·词汇与阅读理解分册》(1992年)。这些教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高校广泛使用。

冯慧妍编著的教材

关于他们的婚姻生活,冯慧妍曾这样比喻说:“不要以为我与‘步行’一词无关。当我们外出旅行时,我的丈夫是我的‘手杖’,在一起工作或解决填字游戏时,我们是彼此的‘活’词典”。

几十年来,她每周工作六天,骑自行车上班往返于远离市区的不同大学校园,单程要花一个多小时。“当然,我截肢处经常破裂流血,我的脚和大腿经常感到疼痛。但我认为骑车是我唯一可做的运动。它可以增强我的骨骼,甚至或可延迟骨质疏松症的发作呢。”2017年夏,她引用海伦·瑞娣的歌词,回答一位从海外来的探望者对她坐轮椅住医院状态的担忧:“我很坚强/我立于不败之地/我是女人!” 

与相似身世背景者不同,冯慧妍女士并没有移居国外。因她继承了上辈的爱国衣钵,以中国人为荣,以上海为家、为归宿,并为之服务。

也许你曾只听到过她的声音。现在,你可以更多地了解她的内心。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朱蕊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