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记者追忆《平如美棠》作者饶平如:一位对全世界都充满好奇的老先生
分享至:
 (43)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潇 2020-04-05 14:01
摘要:老先生计划要出的第二部书还没出版,另外,原定二月份关于平如美棠的话剧要在上海公演,但因疫情耽搁,他没能看到。

得到饶平如离世的消息,我坐在书桌前,愣了一会儿。顺手去拿他的签名赠书,眼前却立刻浮现出他蹒跚着找笔的样子。正是清明,以后的清明,都要记得他了。

他的小儿子饶顺曾说,父亲这次走得非常突然,没有思想准备。一周前去医院是做胆囊穿刺术的,结果第二天突然呼吸衰竭,“可能肺栓塞”,上呼吸机后一周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最遗憾的事是,老先生计划要出的第二部书还没出版,另外,原定二月份关于平如美棠的话剧要在上海公演,但因疫情耽搁,他没能看到。

我只是在2017年跟访了饶平如三日,按理说和老先生算不得熟,然而,他是真正把来访者当朋友的人。借用作家梁文道曾在介绍书籍时对他的评价:“这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

其实,老人本名兆扬,平如只是他的字。但美棠一直唤他平如。《平如美棠》编辑阴牧云曾透露,该书设计之初还只叫作《我俩的故事》,是著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建议改的名,因为觉得这两个中国人的名字作设计时很有美感,且和这本书给人的感觉特别“搭”。也因为这本著名的《平如美棠》,他的名字被全世界记住了。(书后来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荷兰文等在海外出版。)

我原也是因为这本书去拜访他,觉得稿子大概率会围绕他和美棠的爱情来写了,毕竟,那阵子“平如美棠”几乎成了相濡以沫的代名词。

但是跟访几日后我发现,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老头。而那些令人着迷的很多细节,并不都指向爱情。

我跟访的第一天,是他被浦东新区民政局邀请去婚姻登记处,给新人们分享婚姻的秘诀。我看见,大多数人发言后是微微欠身;全场只有他一人,发言后90度鞠躬,并双手向主持人递还话筒。

饶平如力图让每一天过得充实。他每日六七时起床,之后小区里走一走,最喜欢找陌生人聊天,还动不动爱用英文“搭讪”年轻人。此外,他要做养身操,写字作画,练习钢琴、口琴。

他爱小动物,并且是平等对待。尤其是对他的“阿咪”。第二次采访当天他有些累,我想着过一天再过来,他抱歉说:明天一定要搬回闵行三儿子的家了。原因是他的阿咪在家里大闹天宫,不睡觉,把他的书、画纸弄得满地都是;还闹绝食,连平时最喜欢的肉松都不吃了。

后来我们约了他回闵行那日再访。回家第一件事,饶平如赶快进里屋去看阿咪。阿咪是只14岁黄白相间的老猫,卧在平如的床上眼睛半张半闭。他抱起它摸摸。它“喵呜”了一声,终于安心睡去。他熟记阿咪的生日,是2月28日。阳台门前有他写给它的牌牌,“Don’t be out”(不要出去)院子里,他长期放2只黑碗和1个水碟,每天放点猫食、鸟食。总有小动物光顾。他喜欢看它们吃,说有次看见一只老麻雀给小麻雀喂食,特别有爱。

这么多细节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那么多描绘爱情的作品里,饶平如的版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他对美棠的感情和他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是相通的——善良、本真、谦逊、对世界充满好奇。很多人认为,只是《平如美棠》这本书恰好捧红了饶平如,而事实是,是饶平如提醒了很多人一个道理,所谓美好的生活并不决定于物质、经历甚至爱情本身,而是决定于一个人本身的灵魂。

只是恰好,美棠也是这样的人。

对饶平如来说,美棠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美棠的骨灰盒一直安置在他书房写字台一旁的壁柜里。2008年美棠去世时,墓地其实已经选好,但最后饶平如觉得,不能让美棠一个人在那么冷清的地方。“我想我以后也不要单独的骨灰盒,就和她装在一个骨灰盒,两人骨灰混在一起。放不下多出来的,就撒黄浦江。”他那时对我说。

“人要对自己的内心温柔一点。”“爱好就像一个园地,你慢慢地给它耕种,种上花草、好好打理。精神的财富,也是财富。”他在聊起爱好时这样说。

犹记临别时,他不紧不慢地弹起一首曲子,是《友谊地久天长》。这是美棠生前最喜欢的曲子,90岁学钢琴以后,他终于把它练熟了。钢琴上方,有一张平如年轻时与美棠的黑白合照,两人微笑着依偎。如今,他们真的团聚了。

(所配视频是2017年上观新闻记录的饶平如)

栏目主编:宰飞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