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在场 > 文章详情
和平爱好者达芬奇,内心住着一个杀人嗜血狂魔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Oliver Wainwright 2016-06-08 10:17
摘要:《卫报》报道,近期伦敦科技馆正在展出由达芬奇设计的机械装置作品。令人惊异的是,对美的青睐与对战争的渴望,两种近乎对立的情绪竟在这些设计上融为一体。

伦敦科技博物馆阴暗的地下室里,一位聚光灯下站立着的蒙面人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乍一看,这位蒙面人既像一位带着防辐射面具的特工,又像是星球大战中的外来强盗。他的脸被半隆起的皮革罩住,蓝色的方形护目镜和鼻子部位延伸的呼吸管从皮革里穿出,手臂上还悬挂着两个麻袋。

 

这件奇装异服是15世纪的一套潜水衣,他的设计者不是别人,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咖——列昂纳多·达芬奇。然而作为一件潜水服,它并不是用来了解海洋秘密,也不是用于解剖研究海洋生物,而是为了摧毁敌人的战舰。若使用旁边的那件装置——嵌入危险铁钉的U型金属钳,蒙面人可以轻而易举凿破敌人的船只。

 

这是近期在伦敦科技博物馆的展览——The Mechanics of Genius(天才设计的机械作品)的一件展品。这些狡猾的设计来源于达芬奇的手稿,并在展览中转换为现实装置。不得不说,这位发明艺术家的科技天赋在这些装置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这39件精巧设计的装置,有些是锉刀,有些是为了钻孔、挖掘运河的工具,还有一些是缝纫工具。其中最能体现达芬奇奇思妙想的作品,是一件由鸟的翅膀联想到的螺旋式上升的飞行器。

达芬奇设计的飞行器草图(来源:“达芬奇的发明”网站)以及据此复原的实物装置(原文配图)。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位有着天使面孔的著名艺术家为什么要耗费时间与精力去设计这些作品呢?要知道,这些作品尽管外形精美,却都有着毁灭性的破坏力!

谜之达芬奇  原文配图

 

在展品中有一件巨大的弓弩,其耸立的姿态类似一个邪恶的十字架,可以将燃烧的火球发射到敌人的战舰上。尽管这个模型已使人不寒而栗,但是它的实际形态还要大得多——它本应该有近乎三层楼的高度,25米长的弓身。

弓弩草图(来源:“达芬奇的发明”网站)以及据此复原的实物装置(原文配图)。

 

即使没有证据证明这个设计曾被付诸实践,也足见达芬奇对战争心理的了如指掌:极具威胁的装置设计对人心的冲击往往不亚于它造成的实际破坏效果。

 

他将这一方法同样运用到另一件富有杀伤力的作品——三联弹床加农炮(triple-loaded cannon)中去。为了使轰炸效果达到最佳,他设计了三个弹床并将11发子弹全部安装在旋转轴中。在开火的同时,也利于补充弹药。尽管它看起来很笨重、无法在战场上自由移动,但很明显,这应该只是整个装置的一个部分。

三联弹床加农炮草图  来源:“达芬奇的发明”网站

 

相似的还有UFO形状的装甲车,该车由八个藏匿在金属外壳中的人操作,他们通过操纵曲柄使战车运行。战车周围是大型的旋转镰刀,用于将敌人切成碎片和砍断敌方战马的马蹄。

达芬奇设计的“致命UFO”  来源:斯坦福大学网站

 

“我们并不确定他的这些发明在战场中的实际运用状况。”Sue Mossman,科技博物馆该项目的负责人这样认为,“因为达芬奇一直以来都以和平主义者著称,很多学者怀疑他故意在其设计里留有一些错误。也有一些人认为达芬奇从不曾打算将这些设计付诸实践。”

 

这些不确定性使这些装置的生产过程(1952年,为了纪念达芬奇500周年诞辰,第一个装置作品在米兰展出)变得棘手,往往需要在其中添置一些艺术因子才能更好地进行解读。目前在伦敦科技博物馆,达芬奇的设计稿具象为简化的装置与参观者进行互动:他们可以一边用手转动轮子,一边听齿轮呼呼转动的声音。

展览现场  原文配图

 

不论这些设计是否成真,在当时看来,达芬奇的战争装置设计是他立足于世的一张名片。十五世纪的意大利社会弥漫着一种好战情绪,在王公贵族频仍的战争间摆出一副武器兜售者的姿态或许能与下一任保护者(赞助商)建立良好的关系。赞助商们在资助艺术家们创作艺术品的同时,往往希望他们奉上一些危险的装置设计图稿。

 

在写给米兰公爵Ludovico il Moro的一封信中,我们看到达芬奇试图通过取悦贵族,进而为当时在米兰占据统治地位的斯福尔扎家族提供服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我的各种类型的加农炮设计都方便使用和便于携带。它们的杀伤力很强,在投掷出炸药的同时还能释放大量的烟雾从而在敌方阵营制造恐慌。”

 

尽管大多数达芬奇创作的“嗜血装置”停留在纸面,但是这些设计理念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均有体现。从怎样去规划一堵墙到如何旋转一卷丝线,他总是尝试用自动化替代手工劳动,或是改进之前工程师的设计。比如他集中精力学习弓箭装置的经历,促成了他“自转车”的构想,这种车的动力来源于紧绷的十字弓、弹簧、以及齿轮。

 

因此,当这些作品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大家都对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心照不宣:即使五百年过去了,军事工业的发展依然是促成科技突破的一股强大推动力,人类与生俱来的破坏欲望同样也是推进创新的主力军。

 

(本文编译:华烨 栏目主编:章迪思 编辑邮箱:48056615@qq.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