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视频】中山医院半世纪创造肝癌诊治“世界奇迹”,跨越28年病友再度“生命大合唱”
分享至:
 (1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齐璐璐 2019-12-07 08:45
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已近九旬,他动情地说,“半世纪前,肝癌对病人来说就是六个字,‘走进来、抬出去’,短则几日几周长则几月,都走了;现在,肝癌对病人来说可以是另外六个字,‘走进来、走出去’。

40位新生命超过“20岁”的肝癌病人唱起了《歌声与微笑》,其中生存40年以上有3个人,最长生存者48年。昨天下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感人的“生命大合唱”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跨越28年,1991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上,也曾上演这样一幕:当年30位生存10年以上肝癌病人大合唱,震撼参会的国内外专家。

“生命大合唱”的背后,是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半世纪来缔造的肝癌诊疗“世界奇迹”。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已近九旬,他动情地说,“半世纪前,肝癌对病人来说就是六个字,‘走进来、抬出去’,短则几日几周长则几月,都走了;现在,肝癌对病人来说可以是另外六个字,‘走进来、走出去’。”

肝癌研究所几代人数十年孜孜不倦努力,惊人的数据亮在眼前:肝癌术后五年生存率从上世纪60年代的14%提升至如今的64%,肝癌“世界奇迹”毋庸置疑。

从同病相怜到“同病相庆”

是中山医院点燃了生命之光

“我曾三次挣扎在死亡线上,感谢中山医院肝研所专家医生一次次把我救回来,使我还能享受家庭温暖,享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1992年,余业勤教授为39岁的吕文艺实施肝癌切除手术。2002年,吕先生又被查出肝脏新病灶,两年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教授主刀为他肝移植。可命运如此多舛,吕先生2015年再次出现转移病灶,周俭教授为其进行切除手术;如今,他与家人一起迎来新生命的第27个年头。

来自贵州的马宏康先生回忆,28年前,他历经两天两夜长途火车,赶往上海中山医院,抵沪当晚寒风凌冽,他忍不住红了眼眶:“当地医生诚告我,可能只有三个月生命。如今2019年了,中山医院的专家年年都对我进行回访,我的病情再也没有复发过,这是肝癌研究所给予我的第二次生命,它点燃了我和家人28年的希望。”

1993年在中山医院接受肝癌手术治疗,今年“26岁”的叶彦晋,非常开心能与救命恩人和病友相聚,“以前曾有‘同病相怜’一说,但我们有幸遇到中山医院,遇上肝研所,遇到中山医院德术双馨的医务人员。我们是幸运儿,今天我们相聚‘同病相庆’!”

半世纪里创造无数“第一”

新起点还将瞄准瓶颈实现突破

半个世纪里,肝癌诊疗领域无数“第一”在此诞生。汤钊猷教授首次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领导肝癌“早诊早治”,开创肝癌诊治新局面,使肝癌从不可治变成了部分可治;他在国际上首次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并提出肝癌转移复发新理论。

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中科院院士樊嘉教授对肝癌肝移植、肝癌门静脉癌栓综合治疗等进行系统研究,创造多项本市、全国乃至世界记录。樊嘉教授首次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牵头制定《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并已成功转化并生产上市“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实现签约转化“全自动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检测系统”两项研发成果。现任肝外科主任,周俭教授则带领肝外科团队创新开展Alpps、废弃肝活体移植等肝移植新技术,深化肝癌肝移植后复发转移防治等临床研究。

“曾经‘严谨进取、放眼世界’是我的座右铭,如今我改动两个字寄语年轻医生——“严谨进取、走向世界”。从教55周年的汤钊猷教授感慨道,“当年我们很少有机会出国,只能从自己的角度了解世界、追赶世界、超过世界。现在我们国家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完全可以走出去,扬中华文明的精髓,为世界人民做出更大贡献。”

樊嘉教授最后表示,肝癌研究所50周年是全新起点。肝癌具有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如何达到早期诊断,了解重视肝癌发生发展、复发转移的机制等,都是需要突破的瓶颈。未来研究所带着临床问题积极推动进展,加强“医产研”结合,以期继续提升肝癌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为更多病人送去福祉。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中山医院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