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学院“升”大学不再简单做加法,上海首个整体建设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试点高校来了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9-11-28 18:55
摘要:全校工程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公认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排在全国高校第43位。

近日,临港大学城的沪城环路上,415家用人单位走进一座“新大学”,为上海电力大学2020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带来超过5000个新岗位。这个数字,其实已远超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000人的数量级。事实上,这一岗位需求量比往年都多,今年上半年的校招还只有320家单位进场。新学年至今,从国家电网到华能集团,单独组团入校招聘的集团公司也达七八十家。

与高校就业“出口”的门庭若市一样,在高校招生的“入口”上,上海电力大学今年最低分数线比去年上扬约50分。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江晓花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全国除了京沪两地,其他省区市均在一本线上完成新生录取。出入口的新变化,是不是从上海电力学院到上海电力大学的“更名”带来的呢?

相比学院“升”大学常见的人多地广、外延扩容,电力大学不再简单“做加法”,相反还“刀刃向内”,大幅减招某些“非电”专业,将全校资源凝练到能源电力这一内涵与特色上,成为我国南北布局的3所电力大学之一,也成为沪上首个整体开展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试点高校。


【缩减“非电”专业,做强AI与核工程】


大学不一定求大求全、搞综合型,电力大学有所为也有所不为。他们顶层设计调结构,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对于社会和市场上响应度不高的学科专业,缩减其招生计划,比如公共事业管理减招约50%、物流管理减招约30%;与此同时,新增“核工程”专业,并在能源与机械学院和自动化工程学院开设两个方向,分别专攻核发电与核控制,今年各招入25人。

目前,全校工程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公认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排在全国高校第43位。在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口上,“人工智能将是未来智能电网的核心部分。”校长李和兴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工信部都将人工智能纳入发展规划与战略,强调AI与各行业融合与应用,其在《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互联网+”智能电网建设。

于是,在整体开展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试点建设中,AI成为相关学科资源的聚焦点,“上电—临港人工智能学院”实验班日前开班。这一全国电力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学院,与临港集团战略共建,由校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支撑。在学院温蜜教授看来,身处临港产业高地,还须把人才培养嵌入“全产业链培养”机制中,实现“课程链”与“产业链”对接。

这个新整合的学院里,毕忠勤和刘大明两位老师最近指导学生科创团队,打入2019第九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在擂台赛中拿下特等奖两项。随着AI落地电网,机器人可通过高精度定位,以及AI语音、图像等识别技术,在各种恶劣自然环境下完成人工很难完成的高压电路作业,大幅提高巡检效率。


【企业导师带教,产学研经费占比超七成】


既然站位“应用型”,建设“高水平”,这样的高校其实并非“高大上”,而是贴近行业、下沉企业。数据显示,全校科研项目总经费中,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占比已超70%;这种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中的涉电项目占比也超70%。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试点高校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已获批博士点,还在于提升高水平专业硕士培养质量。

冯伟忠,这位外高桥第三发电责任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就是上海电力大学特聘教授,迄今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生十多名。热能工程研究生杨文虎就师从冯伟忠,“研二上学期,我就被冯总安排进外三电厂实习、实践、实训,直接参加员工培训,并且安排师傅手把手教我开展技改和科研项目。”他的硕士学位研究课题是如何减小高温高压蒸汽管道阻力,在完成课题同时还为电厂解决了一个技术问题。

2018级研究生何安武也是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入学时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还颇感迷茫。“导师要求我在研一阶段掌握好理论知识,研一暑假就赴现场跟进项目,在外高桥第三发电责任有限公司和企业人员一起,对拟优化项目进行实验和计算验证。”当学理基础和技术需求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何安武开始对成为行业专家充满信心。

上海电力大学濒临的东海之上,就是我国首座近海大型海上风电场,也是产学研“超能实验室”。由符杨教授领衔的上电海上风电与电网规划团队,参与这一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工程的电气系统接入优化与后期运行维护,其研究成果正在全国20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推广。目前,他们还负责我国首座大容量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场的电气接入规划与海上大容量远距离电力传输研发,让风电航向“深蓝”。


【跨国双向教培,辐射服务“一带一路”】


上海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用的是行业标尺,量的是专业影响,把“加法”做在国际上。“中国的能源电力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成果让我深受启发,希望能把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广到自己国家。”来自缅甸电力能源部的Moe Thet主任,是近期上海电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人才高级研修班”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学员之一,这已是他第5次来到中国“充电”。

上海电力大学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高校联盟”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产学研联盟”,以“高校+企业+国际机构与国际组织”的形式,服务“一带一路”能源电力需求及发展。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斯里兰卡莫勒图瓦大学、泰国苏兰里大学、越南河内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江苏振发新能源等18家单位都是首批成员。

今年,联盟首个跨国合作项目落地菲律宾。上海电力大学和菲律宾八打雁大学师生集中访学,并赴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菲律宾GNPD项目部实习,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GNPD项目将扩建2台660兆瓦燃煤机组,是菲国首个超临界电站项目,也是上电建在海外承接的“头号工程”。八打雁大学教师代表MELO表示:“和中国师生一起学习、实习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中国优秀企业的一线工作经验。”

常规学历教育方面,学校当前招收来自“一带一路”包括越南、老挝、缅甸、蒙古、津巴布韦等国本科及硕士留学生200多人。如越南籍研究生及本科留学生,大部分被中电国际投资的越南永新电厂录取,成为项目前期建设骨干,也有望成为运营期领导者。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上海电力大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