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专业市场,恰恰是长三角经济活力的底色之一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于量 2019-10-23 09:06
摘要:“纺织品和其他商品不一样,不光得看得见,更得摸得着,所以传统的门店展示始终有存在的必要。”

初到位于苏州吴江区盛泽镇的东方纺织城,直观感受是冷清:没有摩肩接踵的客商,也没有奋力吆喝的商户,所有的店铺都如同新开业般整洁干净。单论观感,偌大一个市场,人气着实无法与占地面积相匹配。

2017年10月,作为盛泽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这一老牌纺织专业市场的提档升级项目,东方纺织城正式启用。开业至今整整两年,这般清冷,正常吗?市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看出记者的困惑,解释起了个中缘由:如今,盛泽从事纺织行业的商户多以订单销售为主,因此各家实体店面以样品展示为主,鲜有“上门客”。

如若这般,全部改做线上生意岂不更好,何需实体门面?听完记者这番“外行话”,工作人员笑了:“纺织品和其他商品不一样,不光得看得见,更得摸得着,所以传统的门店展示始终有存在的必要。”

今时今日,论及产业升级,人们第一反应总是人工智能、5G通讯、生物医药之类的时髦名词,似乎前两年大热的3D打印都已稍嫌落伍。至于纺织这种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产业,则往往被直接归入“落后产能”范畴,等待着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

然而,如同东方纺织城里仍要保留“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销售方式,“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纺织业,恰恰是制造业兴盛的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力的底色之一。而散落在长三角各地的大小纺织品专业市场,则是这抹底色最直观的体现:上世纪90年代,仅浙江就涌现出各类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专业市场4300多个,年交易额达300多亿元,其中尤以各类纺织品产业市场居多。这些市场,一度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长点”。

时过境迁,当年多如牛毛的纺织品专业市场,确有不少在时代浪潮中黯然陨落。但亦有屹立不倒者,成为了如今体量惊人的“巨无霸”。长三角的制造业与外贸发达,一度“以量取胜”,如今如何创新提质?观察这批专业市场,其中蕴藏着发展秘诀。


盛泽东方纺织城外景。 于量 摄

顺应市场

一种说法是,长三角的苏州、杭州、湖州和盛泽四地,并称中国“四大绸都”。与前三个地级市相比,盛泽不过是苏州市吴江区下辖的一个镇。

然而,小小一个盛泽,年产纺织服装面(里)料达230亿米,约占全国的45.3%;化纤丝年产500万吨,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同时,盛泽亦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之一,盛泽东方丝绸市场的商品成交额连续6年突破千亿元,2018年更是达1216.02亿元。

盛泽文联副主席、原盛泽经济服务中心副主任沈莹宝和纺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在他看来,正是生产基地与专业市场的良性互动,成就了如今的盛泽纺织:“盛泽最大的特点,就是产业和市场互相促进、互相成就。”盛泽纺织面料市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明代诗人周灿就曾用一首五言古诗,描摹了当年了“绸都”:吴越分歧处,青林接远村。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晨昏。

虽然如今看来诗人多少有那么一点“酸”,但盛泽纺织生产和纺织品交易的兴盛却也可见一斑。沈莹宝告诉记者,当时盛泽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纺织,因此很快出现了集中进行丝绸贸易的“绸市”。至清乾隆年间,“绸市”逐步发展为被当地人称作“庄面”的纺织品市场。庄面中,不仅有丝行、绸行,甚至还有被唤作“领投”的中介商存在,市场体系已经颇为完整,盛泽及周边地区丝绸贸易市场的影响力也辐射至全国。

1955年,盛泽当地最后一家绸行倒闭,盛泽纺织行业也陷入沉寂。直至改革开放初,“绸都”开始重新萌发活力。大批外地商人遵循过去的经验,来到盛泽采购纺织品。

彼时,在刚刚摆脱计划经济桎梏的人们看来,纺织品的市场化交易仍有“投机倒把”之嫌。据沈莹宝回忆,当时有胆大者扮演起曾经“领投”的角色,在当地旅馆租下房间用以展示样品,供外来客商挑选:“这群人里,不少后来就在盛泽扎了根,成了专业的贸易商。”

随着交易量的不断扩大,专业纺织面料市场的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时任吴江县县长、后曾担任国家海关总署署长的于广洲,力主在县、镇两级成立一家面向全国的丝绸纺织品专业市场。1986年10月,市场正式开业,并以“绸都”为名,取名东方丝绸市场。

沈莹宝告诉记者,东方丝绸市场开业之初,建筑面积8000余平米,商铺仅200多家,建筑风格模仿旧时的“庄面”,一排排平房因陋就简。但是,市场的创立适应了当时纺织业大发展和商品大流通的趋势与需求,很快就显现出巨大吸引力。

开业当年,东方丝绸市场的交易额就突破2000万元。此后数年,市场几度扩建,商户和交易额也呈几何倍数增长。1987年,市场交易额首度破亿元;1991年达到10亿元,1995年超过100亿元,2013年则突破1000亿元。

市场的大繁荣也催化了盛泽当地纺织产业的大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盛泽的丝绸纺织品产量飞速提升。1987年,盛泽丝绸纺织品产量突破1亿米。三年后的1990年,盛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突破10亿,位列全国第一。

与之并行的,是化纤行业在盛泽的强势崛起。同样是在上世纪80年代,化纤织造渐成主流。东方丝绸市场里化纤产品销售的红火,让盛泽一度出现化纤原料供应不足的情况。恰在此时,大量民间资本开始涉足方兴未艾的化纤领域,从事化纤原料的生产。

“盛泽开始搞化纤,踩准了时代的节奏,迎合了纺织工业的发展潮流。”沈莹宝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盛泽出现大型化纤厂。此后一条又一条大型生产线的引入,让盛泽的化纤产能实现滚雪球式的快速增长。同时,这也使得当地纺织产业在继续做大后道加工的同时,亦开始进行前道生产,“前道的生产规模越做越大,后道自然也跟着越做越大”。

东方丝绸市场成了当地企业的孵化器。当年的这股化纤风潮,缔造了后来的恒力、盛虹等国内纺织行业巨头。而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盛泽纺织实现了“一滴油到一根丝”式的全产业链发展。据统计,盛泽全镇目前有丝绸纺织企业2500多家,各种织机10多万台,年产纺织服装面(里)料230亿米,化纤丝500万吨,可谓把“量”做到了极致。


盛泽东方纺织城内,一家商铺的样品卡。 于量 摄

把“量”做到极致

位于浙江绍兴的柯桥中国轻纺城,走出了另一条“布上城市”的发展道路。

与盛泽相似,绍兴纺织历史同样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代,越罗就已名扬全国。到了明清,更是“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据史料记载,1918年至1920年这三年是柯桥丝绸业的全盛时期,当时有机坊2800家,年交易丝绸20万匹。

改革开放初,“河比路还多”的柯桥因交通便利,逐渐出现了纺织品市场的雏形。当地人以摆摊设点坐地销售的形式,在河道边一条长不过四五百米的狭长小街,与外来商贾做起了生意。

1985年7月,当时的绍兴县在柯桥西侧投资建造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的棚屋式“柯桥轻纺产品市场”,内设门市部77个、摊位89个,是为柯桥的“第一代”轻纺市场。此后两年,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决定,易地建设多功能、封闭式的“绍兴轻纺市场”,并把此列为政府十大实事工程之一;1988年10月1日,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200平方米、总投资660万元的绍兴轻纺市场建成开业,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室内专业市场。

1992年6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绍兴轻纺市场正式更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个被冠名为“中国”的专业市场。次年5月,全国第一家以大型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股份制企业中国轻纺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创了全国市场改制的先河。同年,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成立,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原料集散地,被誉为“中国轻纺原料第一城”。

四川人刘志容2002年来到柯桥,此前她在成都最知名的荷花池市场做了十多年面料生意。谈及来柯桥的初衷,老板娘的思路直截了当:“荷花池都是些‘二道贩子’,卖的面料都是从柯桥批来的。一样干这一行,当然要来最上游。”

诚如刘志容所言,直至今日,柯桥中国轻纺城所面向的客户,仍以全国各地的二级纺织品批发市场为主。全国各地卖的面料都来自柯桥,还真不是一句玩笑话:中国轻纺城与全国近一半的纺织企业都建立有产销关系,全球每年有四分之一的纺织面料在此成交。2018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1808.38亿元。

历经30余年发展,如今的柯桥中国轻纺城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9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2.8万余间,市场群注册经营户30648家,较1988年草创时增长62.9倍。轻纺城日客流量10万人次,是1988年时的11倍,其中境外采购商日均达1万人,另有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常驻外商6000余人。

同时,市场内销售的纺织产品也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纺织品由原先的单一原料、面料发展成集化纤原料、织造印染、创意设计、服装家纺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全国首创的“中国·柯桥纺织指数”和“中国·柯桥时尚指数”已成为国内外纺织产业发展和时尚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据统计,柯桥市场交易的纺织品种类达4万余种,远销192个国家和地区。依托轻纺城纺织产业链全、市场规模大、交易品种多的优势,如今的柯桥集聚了广东、江苏、新疆等一大批国内主要纺织原料供应商,同时也吸引了ZARA、MANGO、沃尔玛、优衣库等一大批国外优质采购商常驻。


柯桥中国轻纺城一景。 于量 摄

从“小而多”到“大而强”

市场建设历来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除了盛泽和柯桥的纺织品专业市场,同样在改革开放之初崛起的还有常熟“招商城”、海宁“皮革市场”、诸暨“珍珠市场”等等。至于敢为天下先的温州,更是涌现出了永嘉钮扣市场、柳市低压电器市场、水头兔毛市场等专业市场,以致出现了“温州10大市场”的提法。

新世纪初,经过“淘汰、整合、重组、新建”的风雨洗礼,新一轮市场建设以崭新面貌出现在长三角的土地上,盛泽与柯桥即是成功典范。除此之外,以“鸡毛换糖”闻名的义乌,将曾经的小商品市场打造为“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海宁的中国皮革城近年来则搭上了电商风潮,今年10月10日的淘宝“秋冬服饰大赏”,皮城通过直播的方式单日就实现了8亿元的销售额。记者还知道,以羊毛衫市场出名的嘉兴桐乡濮院镇,90后张成超,尝试做了父辈从不敢做也不相信的事,他把整个濮院羊毛衫市场搬上网络,打破原辅料供应商、制造企业、采购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把“量”做到了极致的盛泽和柯桥,如今也更追求“质”的提升。在市场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钻研新技术、新工艺,拓展新渠道、新市场,业已成为两地纺织人的共识。

在柯桥,越来越多的经营户不再满足于给“二道贩子”们供货,而是选择走品牌和口碑的道路,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寻找知名服饰品牌作为合作伙伴。在盛泽,纺织人则正努力在产品中融入更多时尚和设计要素,打造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纺织面料产品。

“85后”朱小月在盛泽属于后生晚辈,做印花面料起家的她,生意一直不咸不淡。2017年,她从一位外国客户那里得到灵感,开始琢磨反光材料在面料上的运用:“反光面料其实不稀奇,最早就是环卫工人和交警穿的马甲上的那种反光条。后来夜跑开始流行,逐渐出现在了一些户外运动服饰上。后来我就想,有没有可能做一种面料,让整件衣服在灯光下都能有强烈的反光?”

经过一年多的技术钻研,朱小月研发的反光面料终于问世,很快便被欧美某知名潮流品牌相中。该品牌用朱小月的面料设计的一款全反光的羽绒服,在当年即成为爆款。

面对高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传统面料的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朱小月说:“研发新品的速度稍微慢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住在盛泽这个大市场里存活下去并且不断发展的可能性。”

从过去的“小而多”,到如今的“大而强”,长三角的不少专业市场在过去数十年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了转型。作为长三角经济引擎曾经的“助推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市场将如何继续发挥助推作用,值得期待亦值得思考。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