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总理再点名,运营商再表态,携号转网和提速降费背后是什么?| 两会观察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9-03-07 07:46
摘要:“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稍作延伸的话,在今天这个“信心胜过黄金”的时刻,“信用”才能换“信心”。

在李克强总理再度喊话之后,三大运营商集体发声,表示坚决落实网络“提速降费”,“携号转网”也将尽快实行落地。

 

网络和移动资费的事,放在千头万绪的政府工作里,似乎“不大不小”。但就是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了至少三年——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说,“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话念了一半,就被热烈掌声打断,迅即成为热点。2018年,他讲到“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又一次被掌声打断。

 

今年的报告中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人们听到这些已经忍不住要鼓掌,而总理还有一句话“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全场迎来了格外热烈的掌声。如今谁都用手机,总理道出了一个几乎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槽点”——改革蓝图早已绘就,但落实过程却并不那么一帆风顺,以至于消费者常常还感到“云里雾里”,进而对改革措施将信将疑。而放到改革的大语境里,从几年前的“提速降费”,到如今的“携号转网”,总理的连年督促,针对的还不只是一个手机的问题。

 

“提速降费”“携号转网”,都是顺应市场和用户迫切需求的措施,为此改变过去那些早已不合时宜的、阻碍市场效率、妨碍用户体验的规定。将其视作一种隐喻的话,运营商同用户之间的互动,很像是政策“供给端”同“需求侧”之间的关系。

 

这两件对用户意味着“红利”的改革,对改革主体来说则需要“刀刃向内”,甚至不惜“自我革命”,它们恰恰又是所有领域改革都需要具备的修为。

 

改革是大势所趋,在爬坡过坎时,更是深层的动力之源。但改革是艰难的,难就难在敢于在核心环节动手,特别是向既得利益开刀。同时,再美好的改革愿景、再精致的政策设计,也只有落地见效了才能不负初衷。这就要有量化目标,有时间表,有“一竿子到底”的决心;也要有一双锐眼,随时能发现各种可能出现的闪转腾挪甚至阳奉阴违,并终结它们,让改革措施得以在最实处落地、在最深处生根。

 

再推而广之,政府面向市场的一切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和服务供给,都有一个到位与否的问题。比如今年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李克强总理就特别叮嘱,此事必须“落实到位”。

 

道理很简单,对于政策措施,市场主体从来讲求“落袋为安”。尤其在经济遭遇波折,前景扑朔迷离之时,一场“及时雨”和“光打雷不下雨”之间的区别,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有一些扶持资金和政策,也许来得早一天,企业就活了,晚一天,一切就都晚了。

 

市场主体急盼的改革政策更是如此。减税降费作为一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并且“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非但要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还应当更高效、更及时——形势迫切,任何拖拉迟疑都令人无法接受,何况“空头支票”?

 

还有一层问题,但凡政策,从设计到制定到推行,总要涉及大量社会资源。一项改革举措、政策措施,字里行间的背后,处处都是看得见看不见的经济成本、行政成本、社会成本,而考量其影响,就更显面大量广。

 

很多时候,令公众格外关切的重磅政策,是以政府的声誉来作背书的,设计不当,会付出种种额外的成本;而落实不力,付出的代价,往往就是公信力的透支。信誉的损失比起金钱,无疑要大得多,在着力防风险、抗风险的当下,这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坚决抵御的风险。

 

抵御风险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让改革举措动真碰硬,让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科技体制改革时,有这样一句话:“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这一领域的改革推行多年,“放权松绑”的信号也释放了多年,但改革的落地,总还有这样那样令人不满意之处。

 

总理此言,也是替众多一线科研人员倾诉了一番心声。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还在于落地——套用《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地方融资平台问题时的一句话,任何改革举措,都“决不能搞半拉子工程”。

 

拒绝“半拉子工程”背后,其实正是恪守政府的承诺和信用。“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这同样是总理的话。稍作延伸的话,在今天这个“信心胜过黄金”的时刻,“信用”才能换“信心”。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