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秋天,像浦东先民那样来到海边祭海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志强 2018-11-16 10:01
摘要:海碗,则是浦东渔民出海时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而特制的一种盛菜器具。因为,它能抗击风浪,大家都能共用。用它烧盛河八鲜,而不用海鲜,也应了“出海人不能当着海神吃海鲜”的这句古训,其敬畏海洋的理念,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仲秋,我在海碗塔下参加了一场复原祭海习俗仪式。祭海是先民自然崇拜形成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渔家生活劳动文化结晶,而用大海碗祭海则是浦东的特色。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葵园广场上,那只高耸入云的青花瓷大海碗格外引人注目,此碗直径6米、高2米,号称“天下第一大海碗”。广场上铺着长长的红地毯,祭台四周开满向日葵,祭台两侧,一字呈斜方形,摆开了10多只四方八仙桌,上面都放有一只直径40多厘米的青花大海碗。民间乐队正演奏美妙动听的江南丝竹,曲调悠扬婉转,意境高远深邃。

 

良辰吉时,祭典开始。鼓声咚咚,丝竹悠扬,穿戴传统服装的主祭、陪祭及渔民代表,在祭乐声中缓缓入场。在主祭人的引导下,手捧海碗,面向东海,虞城地叩首敬香,行祭海礼,诵祭海词。整个祭祀活动按照传统仪式进行,献坛、拜坛、验坛、封坛、启坛、敬香等程序,复原了古时祭海的习俗。众人手捧着大海碗虔诚地摆在一只只桌子上……

 

“洪荒初年,即有大海;伟哉大海,生命之源;育成万物,养我人类;海碗作证、永怀大海……”海碗塔下,身穿白色唐装的主祭人,手持祭文,肃穆虔诚,面朝大海诵祭海词。祭海词朗朗上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海的敬畏与感恩。众人高擎长香,虔诚地向大海行礼…..在这一瞬间,我思绪万千,眼睛也有点湿润了。

 

乐曲声中,一群渔民、村姑抬着装满河鲜的竹篮,舞着布扎纸糊的渔船、蚌壳和虾兵蟹将,一齐上阵,欢庆五谷丰登鱼满仓的情景。主祭人面对大海,敬香点烛,带领大伙齐叩拜。口中念念有词道:感恩大海造就风调雨顺好年景。与此同时,装满河鲜的海碗,在众人面前亮相后,又抬回厨房烹饪。一会儿,香喷喷、热腾腾的海碗菜放在了祭台上。八旬老渔民陶大爷激动地说,好多年没见到了,过去出海前都要祭海的。他兴致勃勃地讲起了有关祭海习俗的故事。

 

浦东濒江临海,有绵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浦东一直有因海而生、因海而盛的说法。浦东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从大海里长出来的。自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修筑捍海塘始,才逐渐从海洋变为滨海平原。最早的浦东人,就是从与海洋打交道,以捕鱼、煮海制盐为生的渔民或盐民。浦东沿海居民的衣食住行因受海洋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自古以来明显地具有海洋民俗文化的特色。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过去浦东沿海居民的食物以捕捞海产品为主。浦东沿海滩涂和海上有丰富的资源,其中最普遍的有鲳鱼、馒头鱼、刀鱼、板娘鱼,、推沙鱼、老白虾、蛏子、黄泥螺、蟛蜞、跳跳鱼、香螺等等。

 

从前,浦东沿海渔民每到“谷雨季节”,俗称“上网节”,渔船凡经过修理的,或者是新渔船第一次出海捕鱼,都必须祭海神(俗称斋老大)。祭海神仪式设在船上进行,事先必须买好“马张”(一种印有神像的黄纸),将它作为海神,贴在船栏上,然后点燃香烛,在“马张”前供奉猪头、水果、酒肴等,有船主(出海时的船老大)首先磕头跪拜,口中念祈祷词,(希望天气好一点,风浪小一点,鱼多一点等祝愿的话),其他渔民也依次磕头跪拜,最后焚烧用锡箔折成的元宝,有的还燃放鞭炮。

 

芦潮港沿海风急浪高,涨落潮时,这里的海浪特别怪异,来往渔船常受其害。清光绪年间,当地潘家、唐家主人出海捕鱼归来时,突然海风大作,乌云翻滚,海浪汹涌,渔船难以控制,正在危急关头,东面乌云散了,风浪逐渐平息,渔船得以安全返航。当地渔民都认为这是“天主皇后”显灵保佑的结果,于是在当地建造了一座庙宇,里面有天主皇后的塑像,两旁有顺风耳、千里眼塑像,堂中金字匾上刻有“灵照四海”四个大字。出海渔民经常来祭祀天妃神,求神灵保佑,祈祷船只平安无恙。庙宇外所设的灯塔,不管刮风下雨,每晚有人点灯,警示来往船只到此应当心避让,预防不测。

 

还有一个故事与抗倭斗争有关。明洪武年间,倭寇经常到南汇沿海渔村骚扰。一次倭寇又来到小渔村作恶,并且抢走了村上的一位妙龄少女。刚从海上打鱼回来一位小伙子,带领村民打跑了倭寇,救出了少女。为感谢救命之恩,少女与小伙子结成百年之好。一晃几年过去。一日,已经变成渔夫的年轻人,出海打鱼多日不归。女的每天去海边跪拜,用一只粗大的海碗装了鲫鱼、河虾、黄鳝、黑鱼、昂刺鱼等烧煮成的八样菜,祭奠海神,祈求夫君能平安归来。村民为之感动,于是逐渐形成了用海碗祭海的习俗。

 

海碗,则是浦东渔民出海时经过长期的生活积累而特制的一种盛菜器具。因为,它能抗击风浪,大家都能共用。用它烧盛河八鲜,而不用海鲜,也应了“出海人不能当着海神吃海鲜”的这句古训,其敬畏海洋的理念,也一直延续到今天。复原祭海仪式,主要是为了留住“乡愁”,传承浦东特色海洋文化。

 

大海是养育人类的摇篮,沿海各地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的祭海文化,其主旨都是表达人们敬畏大海、感恩大海之情。古代的捕鱼工具比较落后,出海捕鱼风险很大,人们感到茫茫大海深不可测,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今科技进步,机械渔船、探测设备和气象预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捕鱼的风险,捕鱼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敬畏海洋、感恩海洋的理念不能丢啊。在当今注重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的大背景下,这种理念,更要好好倡导。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