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军事前哨 > 文章详情
习主席登上的武直-10,有些不一样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钧师 2018-09-30 11:10
摘要:从亮相到这次习近平登机查看,武直-10的外形虽然没有大的变化,可是细节上却能看出不少差异。其实,自问世开始,武直-10就一直在改进变化中。

据新华社和央视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7日视察79集团军。在79集团军某陆航旅训练场他登上直-10武装直升机,佩戴专用头盔,亲自操控机载武器及观瞄系统,了解有关装备情况

在习近平随后观看的的部队行动演练中,数十架直升机依次通过塔台,超低空隐蔽机动、分散突防及空中格斗、战术规避突防、战术编队抵近侦察、机降突击、空中近距火力支援等战术课目轮番展开。观众不难留意到,在央视画面中,武直-10还是主角。

 

装备陆军只用四年

自2012年11月12日,直-10在第九届珠海航展中首次曝光。串列式的座舱设计、低雷达截面的修长外形,以及机鼻下安装的球形光电转塔等先进装备,都让此前看惯了“海豚”式直升机的军迷眼前一亮

此后,武直-10的画面不断亮相。就在珠海航展曝光之后6天,央视军事报道就证实武直-10已在当时的南京军区某陆航旅加入现役。2016年8月6日,央视军事报道披露,武直-10正式列装当时的西部战区陆军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至此,我军所有陆航作战部队全部列装这款国产先进攻击型直升机。

在2015年的“胜利日大阅兵”中,武直-10和武直-19组成“70”的字样,编为空中护旗方队飞过天安门广场。在去年7月30日的“沙场阅兵”中,武直-10作为陆航突击部队的一部分首次亮相。在今年的“和平使命-2018”联合反恐演习中,武直-10也是当仁不让的航空兵主角。另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在去年的“国际军事比赛-2017”“航空飞镖”项目中,武直-10完胜俄罗斯的卡-52、米-28两款重型武装直升机

但武直-10的故事,直到今年9月17日央视《军工记忆》第二季播出,才完整地向外界披露。根据这部纪录片的记述,中国专用武装直升机的可行性论证开始于1988年,2001年,武直-10完成了整体设计,2002年完成全部图纸和技术资料的编制,2003年完成了试验样机的装配,并在景德镇吕蒙试验场进行了首飞。直到2010年深秋,武直-10才成功定型,并投入量产。

 

作战性能不断改进

眼尖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从亮相到这次习近平登机查看,武直-10的外形虽然没有大的变化,可是细节上却能看出不少差异。其实,自问世开始,武直-10就一直在改进变化中。甚至有外媒如美国战略之页网站便猜测,武直-10之所以在4年时间里快速装备部队“是为了使航空部队累积更多武装直升机的实际操作经验”。

根据公开资料,武直-10的职能定位是“空中突击”和“反装甲”。据解放军报报道,武直-10具备在野外保障和复杂战场环境遂行各种任务的能力。从外军的通行规律看,武装直升机执行的也不外乎是在“一树之高”这个各国陆军航空兵瞩目的高度,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以及侦察、火力压制、打击装甲目标等任务。

对于“空中突击”,通过去年的“沙场阅兵”我们不难了解其中的含义。在分列式的画面中,武直-10和武直-19混合编入空中突击群,率先开辟空中通道,实施侦察预警,进行火力压制。至于反装甲,则是武装直升机的拿手好戏。武直-10被称为“树梢杀手”,说的正是它在“一树之高”所具有低空突防悬停机动能力。在中国军网披露的视频中,在演练中武直-10和主战坦克“同框”,带来的想象空间可能更大

而且查阅资料可以发现,这一型武装直升机虽然频频“出镜”,但细究起技术参数,几乎全是“不详”。

从武直-10的外形看,除了23毫米机炮,它的两个武器挂载短翼下,各有两个挂载点,但实际上的选择颇多。有公开报道称,2013年8月21日,在当时的广州军区,武直-10首次进行空对空导弹实弹试射,并且完全命中目标。2016年8月,解放军报又报道,武直-10和另一款国产武装直升机“将地面反坦克导弹移植到空中,取得经验后又自主研制出专用空地导弹。”有媒体猜测,报道中提到的反坦克导弹应该是红箭-8或者红箭-10,而空空导弹则是天燕-90。甚至在武直-10公开之前,就有据称为其配套的反坦克导弹出现,型号为AKD-10。据报道称,这种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8000米,可击破现役所有主战坦克的前装甲。而且AKD-10导弹采用激光半主动制导,具有很强的命中精度。不过,这些除了视频画面和零星报道,关于武直-10的武器装备,都还没有确切而权威的资料可证

 

两个细节不容忽视

不过,这些还都只是武直-10这次亮相的看点之一。比如,习近平登记查看时佩戴的头盔,就颇吸引人眼球。在2015年出现的一帧当时南京军区进行实弹演练的视频截图中,武直-10飞行员的头盔上还只是一块显示屏。到了第二年,设计颇有些科幻的新一代飞行员头盔出现在央视军事报道的画面中,显示屏不见了,而代之以双目显示器,还在头盔两侧装设了摄像头。据分析,这是比“阿帕奇”更为先进的头盔显示器,除了提供机炮的瞄准信息之外,还融入了导航、飞行控制、告警信息,能够更好的配合其它导弹武器的使用。

这次出现在央视画面中的,却既不是双目显示器更不是显示屛,而是采用了大曲面衍射目镜的设计。这款头盔最先也是在央视军事报道中出现的,据报道,这种显示器的信息整合能力更强,大幅提高在高强度的战斗中获取飞行、战斗状态信息的效率,而且与飞行员的自然视野结合更加完善。据称,目前这种大曲面衍射目镜式的头盔显示器只在美军F-35战机上实现了批量装备

另一个细节则是出现在央视画面中武直-10座舱下部和后部的几块装甲板。在去年央视的军事报道画面中,飞行员驾驶座的两侧则安装了陶瓷的防弹装甲。但在驾驶舱外部敷设装甲,在先前披露的画面中,都还是前所未见的。敷设装甲,说来只是增加了重量,对于自重5吨以上的中型武装直升机来说,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曾几何时,为武直-10减重曾经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武直-10的设计师吴希明曾介绍,在研制过程中随着攻击、探测、防卫等系统不断加码,武直-10的体重比原计划超重不少。在不削减作战性能的前提下,当时机身平台的所有系统都被分配了减重额度。已经设计完成机体结构几乎被推倒重来了一遍。

在重量限制背后更大的问题是发动机。有报道称,武直-10曾经试图采用加拿大产的发动机,但因为美国从中作梗,只能转向自主研制,也“逼”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涡轴发动机,而且其性能比原计划采用的发动机还提升了20%。可以想见,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便能托举更大重量的直升机,可以搭载更多的武器,自身防护性能也更好。而且据吴希明介绍,他们正在研发新一代大功率发动机。国产重型武装直升机的问世,也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栏目主编:陈煜骅 文字编辑:陈煜骅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视频来源:中国军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