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多地推出升级版产业人才政策,打响“上海制造”该如何发力?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萌 2018-07-20 06:41
摘要:目前,北京、广州、深圳以及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已推出升级版的产业人才政策,优质人才争夺成为当前全国新一轮区域创新竞争的焦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对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北京、广州、深圳以及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都已推出升级版的产业人才政策,优质人才争夺成为当前全国新一轮区域创新竞争的焦点。

 

上海产业人才队伍的优势与短板

 

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当前要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抓人才是上海构筑战略优势、打响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以名家为纽带,汇聚上海制造新资源。着力汇聚以卓越科学家引领、卓越企业家运营、精工巧匠支撑的卓越制造人才队伍。这为产业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目前,上海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加快形成;产业人才发展的事业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日益优化,产业人才的价值实现度不断提高;吸引国内外优秀产业人才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上海产业人才总量优化与结构性短缺并存情况还比较明显,具有国际化素养的领袖型企业家人才、高层次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产业高技能人才数量规模都还不够,人才发展环境改善的同时依然存在用工成本高、创业企业招聘难等问题需要解决。

 

切实采取产业人才发展新举措

 

面对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代表国家参与全球产业创新竞争、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新任务,上海产业人才工作需要科学认识产业人才发展新趋势,紧紧围绕产业创新升级新需求,切实采取产业人才发展新举措,厚植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人才优势。

 

(一)以全球视野确定产业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面对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近年来在吸引、培养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和技能人才方面的新部署,上海需要以全球视野、用全球规则、聚全球资源,提高上海产业发展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能力,提高全球人才服务支撑上海制造创新发展的水平,提高上海产业人才制度机制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使上海成为全球卓越制造人才高地。尤其要努力在国家重大需求、产业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集聚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卓越科学家,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的领军型创新人才,形成若干聚集世界一流产业人才的人才高峰,有力支撑上海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建设。

 

(二)以制度改革优化产业人才发展政策环境。

 

着力推动国家和本市已印发的人才相关政策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化落实,加快破解制造业人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如用工成本高、住房难、落户难、评价难、创业企业招聘难、人才国际化水平不高等。同时针对人才政策资源碎片化、执行协调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性举措加以克服,确保各项人才政策的效用充分发挥。

 

(三)以机制创新探索产业人才治理方式变革

 

强化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产业人才工作推进机制,提高产业人才工作推进实效;建立政府产业管理部门、重要行业组织、重点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建立政府产业人才工作部门、人才类专业社会组织、人才类市场化机构之间的合作联动机制;建立产业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重点企业、重要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机构之间供给—需求沟通协调机制。

 

(四)以专项人才计划推动人才发展资源优化配置。

 

实施“卓越制造人才计划”,加大卓越制造人才支持力度。加大人才工作投入,统筹安排卓越制造人才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面向工程化、产业化应用的高精尖人才。分类分批组织开展首席信息官和首席质量官培训工程。

 

(五)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

 

以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筹办、举办为契机,倡导弘扬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营造工匠文化氛围,改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及生活环境,打造一批专业一流的“上海工程师”和技艺精湛的“上海师傅”,建设好一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六)以服务集成优化产业人才发展生态。

 

制定并及时更新上海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目录,建立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和信息发布机制,做好精准引才目标信息发布。积极培育产业人才领域专业性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产业人才研究新型智库和产业人才发展联盟,提高产业人才专业服务能级。积极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制造业人才在上海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

 

(七)以产教融合提高产业人才培养供给质量。

 

提高政府、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等在产业人才培养上的协同水平,加快形成“课堂—实验室—工程化平台—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的 “无缝式”衔接、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理工科优势突出的高校建设上海卓越制造人才培养基地,支持有实力的职业技术学院或技工学校以及专业性行业组织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引导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应用型职业大学、企业商学院等,以此有效提高产业人才培养供给水平。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产业经济项目首席专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