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强买民间财团、挤压公务员空间、“追杀”国民党,为长期执政,蔡英文当局使出这些招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宗赫 2018-07-04 06:01
摘要:有数据显示,从去年至今,当局已经开放了101个高阶文官岗位给政治任命,不少人质疑此举是“开政治酬庸大门”。

 

近日,台湾当局立法机构通过了“财团法人法”。最让外界诟病的是所谓“买回条款”,它规定那些过去由当局捐助、后转为民间所有的财团法人,在当局补足基金差额后,可以恢复成当局的财团法人。在台湾《联合报》看来,蔡英文当局通过立法将民间财团买回,就是在血淋淋地抢夺民产。

 

既“强买”也“贱买”

 

受伤最深的,自然是曾经家大业大的国民党了。如今有蓝营背景的“蒋经国基金会”、萧万长成立的中技社、台湾糖业协会等团体,在国民党执政时期都受过当局的资助,之后再转为民间财团法人。如此一来,这些背负“原罪”的团体都有被民进党当局“强买”回去的可能性。

 

更令蓝营不满的是,“财团法人法”还规定,当局不是全额买回财团法人,而是只需要补回基金差额即可。考虑到不少财团当局当年的投资只占如今总额的一半,民进党当局可以用50%的资金额度,买回100%的管理权。也就是说,民进党当局不仅是在“强买”,更是在“贱买”。

 

在国民党看来,当年正是因为当局财力不济,才允许一些财团法人转为民间机构。如今当局说买回就买回,不去探究当年为何“由公变私”的原因,不去考虑法律救济的措施,就是在侵害民财行为,堪称是对民间财团法人的“转型正义”。

 

对于国民党“买回条款”是“假监督、真夺产”的指责,民进党立法机关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以“加强管理”来回应。他以“蒋经国基金会”为例,最初基金会完全由当局的资金捐助设立,在公转民后,官方所占比例逐渐被民间资金稀释,现在当局捐助比率降到近4成,但总金额仍有14亿新台币。虽然有近4成的官股比例,但当局却无法进行有效监督,“根本就是公产变私产”。

 

在台湾舆论看来,此番民进党当局对民间财团法人动手,既希望斩断它们与国民党间讲不清的暧昧关系,也希望把这些民间小金库纳入当局的掌控中。但这样的盘算能否奏效,有待检验。首先,将大批财团法人纳为公有,未来难保不会有基金会诉诸救济程序,甚至打官司,意图把战线拉长。其次,民进党虽然多了很多酬庸的位子,但民众的观感如何,很难预料。

 

事实上,自2016年5月20日民进党当局全面执政以来,利用行政与立法的力量,正悄悄改变台湾政治运转的规律与游戏规则,希冀建立起利于其长期执政的格局。

 

“追杀”国民党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国民党的“追杀”。

 

2016年7月,当局立法机构通过了“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规定如果财产被推定为“不当党产”,就要在一定期间内返还当局或原所有人。2017年12月,当局立法机构又通过了“促进转型正义条例”。条例规定,“促转会”应主动进行真相调查,以还原人权受迫害的历史。

 

如果说通过“不当党产处理条例”,是民进党从物质层面打击国民党,使其“断粮”,那么“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则瞄准精神层面,让国民党“断根”,这家百年老店在民进党的步步紧逼之下,日益陷入全面破产、难以复兴的境地。

 

如今,国民党的资产遭到当局冻结,中投、欣裕台、救国团、妇联会等团体已被认定为国民党的附随组织,受到充公的威胁。作为应对当局“断粮断根”的反制措施,国民党以及附随组织目前正在提请行政诉讼救济,希望借此获得喘息时机。

 

民间政治档案要上交

 

今年5月,当局行政机构通过了“政治档案条例”草案,规定条例完成立法后,当局应于6个月内完成清查白色恐怖时期政治档案;政党也有义务自我清查,那些由“促转会”认定的政治档案,要移交给档案局管理。

 

对此,国民党评估认为,这一冲击与影响范围可能远超过党产会追查国民党产。因为国民党党史馆内有各种机密资料,包括当年的检举函、情报材料等。一旦收归当局所有,很有可能被民进党拿来作为攻击蓝营的工具。

 

为了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国民党已经拟定了多套应对策略,除了寻求友党支持提请“释法”以外,也把“政治档案”的定义作为防守重点,希望以此减少对国民党的杀伤力。

 

基层官员改为官派

 

今年1月,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了“农田水利会组织通则”修正案,将农田水利会从现行法人改制为公务机关。由于之前通过选举产生的会长多为蓝营人士,因此此举被认为是民进党“选不赢就改官派”。

 

此外,为了实现民进党从当局到基层的全面执政,多位民进党民意代表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将区长的任命改为“由市长以机要人员方式或依法任用”。彰化县长魏明谷还抛出乡镇市长也要改为官派,美其名曰“瓦解地方派系操控地方政经资源”。这项提议已获得民进党民意代表的支持,目前已交付立法机关审查。

 

挤压公务员空间

 

除了改变基层管理者的任用规则外,民进党当局还有意提高政务官任命的比例,以压缩常务官的空间。所谓政务官,就是政治任命的官员,人选由执政当局说了算。至于常务官,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按年龄资历逐级晋升。

 

去年底,当局立法机构通过所谓“驻外外交领事人员任用条例”第二条修正案,将非职业驻外人员的任用比率,由现行的10%提高至15%。还是在去年,立法机构初审通过了所谓的“行政机关组织基准法”修正草案,规定由于第三级机关涉及重大政务,其首长得列为政务官,不再只限于常务官。

 

有数据显示,从去年至今,当局已经开放了101个高阶文官岗位给政治任命,不少人质疑此举是“开政治酬庸大门”。

 

对此,民进党辩称希望引进外部人才,增加用人的弹性。但蓝营民意代表认为,这样会让公务员缺少历练机会,使其被更边缘化。至于增加非职业化的驻外人员数量,也绝对不会增加台湾的对外空间。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编辑:洪俊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