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业委会来了年轻人⑦|做公益会上瘾,一位80后全职爸爸的小区从“业”记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飞君 2018-07-03 07:17
摘要:业委会里的年轻人大多是用年轻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周浩是一个例外。

“周爸,你怎么在我们小区?”一位遛狗的女业主,在小区看到周浩,惊讶地停下来打招呼。周浩刚报以招牌式“眯眼笑”,还没来得及开口,旁边一位业主抢白了:“他就住在我们小区啊,是我们业委会的年轻领导。”周浩连忙解释:“不不不,不是领导,就是加入了小区新一届业委会,需要大家多多支持……”

 

临汾名城的业主们入住有10多年了,去年6月第一届业委会期满,因为前一届业委会委员每月都拿“工资”,但小区的基础设施却不断荒废,很多业主指责业委会“只拿钱不做事”,为了扭转小区的颓废处境,也让业主重新建立对业委会的信心,新一届的业委会人人巡逻还都放弃了“工资”,成了“只干活不拿钱”的业委会。

走在小区随时会停下和业主交流。 谢飞君摄

 

傍晚5点多的临汾名城,遛狗、散步的阿姨妈妈开始多起来,周浩走在小区里,看到路边的空瓶子会随手捡起扔进附近的垃圾箱,也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和人聊几句。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是他有“周爸”、“小周”、“领导”等不同称呼——呼“周爸”者是通过学校认识的,由于周浩长期担任女儿所在幼儿园、小学的家委会成员,建立了“好爸爸讲师团”,是放学时校门口为数不多的年轻爸爸协管员,很多和她女儿在同一学校读过书的家长都认识周浩;另一些人则是因为小区业委会工作认识的,按照新一届业委会的工作安排,每位业委会成员每周都要在小区巡视,当了半年“啄木鸟”,小区面貌改变了,大家对业委会也都熟悉了。

 

作为一名热衷公益的“80后”爸爸,他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女儿。“我很感谢我的女儿,正是因为女儿的需要,才有我的这些机遇,不然我还在上我的班。”为了能让女儿更加健康、自信地成长,他放弃了多年的销售工作,辞职成为了一名“全职爸爸”,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他也创业了,但因为一切以陪伴女儿成长为首,他甘于做一个没有太大野心但醉心社区公益的小老板。

 

从“业”的起点是女儿

 

周浩热心公益,完全是因为女儿。在2012年之前,周浩是一位业绩很不错的企业销售,他每天早上7点出门,赶去浦东上班,晚上到家往往都是7、8点之后。由于妻子也要工作,孩子主要由老人带。这是很多年轻家庭的育儿模式,他们也一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周浩周末带孩子去小区玩时,开始发现包括女儿在内的不少小朋友,都有胆小、怯场、怕生等问题,而这些孩子大多由老人照看,平时得到的关爱比较多,但鼓励不够。发现了问题,周浩和妻子商量,把孩子完全交托给老人并不合适,也提出了全职带娃的想法。夫妻俩一拍即合,周浩很快辞职了。

 

长期的销售技能,让周浩在带娃的过程中很有特色,他积极在小区里参与策划多种兴趣活动,还为小区的小朋友们引入免费的画画、学说上海话等短期培训课程。“我就告诉培训机构,这对他们是一种很好的推广,单个机构在小区提供的培训是短期的,小朋友有了兴趣也会愿意报名长期学习。”这样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让原本“潜水”的家长纷纷冒了出来。如今,每到暑期,汾西路88弄小区都会筹办自己的“爱心暑托班”,既满足了孩子们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期盼,也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带孩子难的长期痛点,小区内的家长们以接龙方式在家长微信群内为孩子报名,报名的家长们又自发轮流担当志愿者,筹划日程安排,维持课堂秩序。

 

好爸爸讲师团

 

在小区之外,周浩也是活跃分子,他坚持陪伴孩子学习,以加入辖区内阳曲路小学、彭浦实验幼儿园的家委会为契机,在学校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支“好爸爸讲师团”,为家长讲课、为孩子讲学,积极倡导“爸爸也应该回归家庭教育”的理念。这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也引领了一批家住临汾的有时间、有能力、有热情的“青年家长”回归社区参与治理。那些称呼他“周爸”的业主,就是通过学校认识他的,他确实很“醒目”,作为阳曲路小学家长志愿护校队的骨干,在志愿当“秩序管理员”的人员中,他是接送孩子放学的“爷爷奶奶”大军中少见的年轻身影。

 

“传统”的年轻人

 

在没有遇到周浩之前,业委会里的年轻人大多是用年轻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他们习惯通过微信建群和业主们沟通,这个做法有高效的一面,但也不可避免会在一些阶段陷入口水战的风险。

 

周浩是一个例外。他是临汾名城业委会里的年轻人,但围绕小区开展工作,他并不推崇新方法,而是用传统的方式和老年业委会成员们一起工作。比如,自从1月19日新一届业委会上任后,7位业委会参与者轮流排班在小区巡逻,周浩严格遵守,他和叶增良委员被安排在每周六上午巡逻。

 

每周的巡逻,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跟业主们聊天,但最开始经常遇到的是业主因为不满而骂人的情况,周浩总是很耐心地听人骂完,眯眯笑着安抚一番,话锋一转告诉业主“这件事你骂错对象了”。有时是业主骂居委会骂得没道理,事情归物业管;有时是有些事也不该由物业“背锅”——曾经有业主长期投诉小区垃圾站有异味,认为物业不作为,由于这事确实非物业能力范围所能解决,物业经理经常生气地扔一句“你打12345吧”,但周浩却总是笑脸相迎一遍遍解释:“我们已经关注垃圾站的问题了,这事归环卫所管,现在会通过措施减少味道的散发。”在他看来,做小区工作的态度很关键,而只有跟大家解释清楚了,才会有和解的可能。“反正,先要让业主分清职责。”

 

小区巡逻是为了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但新一届业委会内部达成了统一,每位业委会委员都要摆正位置,遇事自己不做决策,哪怕有些问题明确知道该由物业负责解决,也不单独去反馈,而是汇总到业委会的朱主任,让其每周二去找物业公司反馈。

 

针对巡逻,周浩还设计了专门的日常巡查记录表,发现问题就拍照留存,找到处理问题的主体,会要求提供解决方案和时间表。“晚上小区亮灯了,哪盏灯没亮,物业为什么不换?业委会一跟进,现在亮灯率很高。草坪坏了,敦促物业赶紧换掉。地下车库的问题,全部拍照收集,最近在统一规范电动车的充电位置……”在周浩看来,了解了小区才能“有的放矢”去改善,但也会和业主明确,不是所有问题业委会都能解决。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这届业委会的宗旨是“业委会代表业主利益”,用周浩的话说,就是遇事宁愿让物业来骂我,也不要业主来骂我。“所以,只要业主反映了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会先预设为该问题是存在的,会耐心听完想办法,确实也会碰到刺头,那就是‘我有事,先走了’。”

 

用传统的方式解决小区的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为年轻人,周浩很乐意用遵守这个传统,他觉得每次在小区遇到业主,哪怕他反映的问题有一点改善,他就觉得你在动了,他就认可你了。相反,在小区的业主群,业委会的委员们大多只“潜水”,并不发表太多观点。“到目前为主,小区的业主群还是业主们自发组建的qq群,我们并没有建微信群,线上的争论会升级,也会给业委会委员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对于小区的事项,周浩整理好的资料,都会以公告形式上墙,并拍照留证据,包括每次开会,都拍照存档,以防有些业主事后表示不知情。

 

用“时间”换空间

 

在周浩的电脑里,分门别类地存档了针对学校、小区、社区中的各类活动、建议。文档数目之多,可以直观地反映周浩参与公益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小区业委会关于物业选聘的讨论会。 谢飞君摄

 

6月27日下午一点半,临汾名城业委会邀请房办的老师对小区物业选聘工作给予指导。按照惯例,周浩参会要做好全程的记录整理工作。如果以为这是例行公事,还真是想错了。7位业委会成员和小区党建小组的人员不断站在业主的角度提出诸多问题。一方面,他们希望讨论出公平合理的物业公司PK方案,让参与竞标的物业公司“即使不中标也能高高兴兴回去”;另一方面,由于88弄(汾西路88弄,临汾名城二期)中有一些业主也住在87弄(汾西路87弄,临汾名城一期),后者的业委会最近刚刚解散,所以88弄的物业选聘备受瞩目,做好了也可以给隔壁邻居一点启示。

周浩走在小区会随时发现不合理之处通过业委会向物业反映。谢飞君摄

从现场参与者看,周浩是唯一的年轻人,看着年长的老师们表述、争论问题,他会不时地向记者稍微介绍一下事情的背景,对于听起来有一些重复的问题表述,他也很有耐心地一一记录。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年长的参与者们的发言,初衷是好的,但对于物业价格的敏感,对于物业强监督的理念,可能和年轻业主还是有一些差异。难得的是周浩和他们共事,似乎已经很好地理解了这种差异。“大家个性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好的,我们在改选过程中建立了信任,而且居委会一直强调业委会要内部团结。”所以,当天的会议看似吵得厉害,但将近3个小时还是很有成效,最后大家达成统一意见,确定了物业选聘各个环节的时间表。满满当当的3个小时,成为周浩笔记本里的又一个小文档,而他们正是用实打实的时间改变了小区的面貌和人心。

 

“被看见”得助力 

 

作为年轻力量加入业委会,周浩深知干好业委会需要多方助力。今年年初,临汾路街道团工委选取汾西路88弄居民区作为“青春社区”创建阵地,听到这一消息后,周浩开心极了,他对发展年轻人服务社区一直有自己的想法,却一直没有很好的平台付诸实践。“年轻人需要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有利于打破现在的电子化交流,回归到真正的生活中来。”他积极与小区居民区书记、主任联系,在街道团工委的指导下,商讨“青春社区”项目实施的各种方案细节,无论是物理空间的装修打造,还是日后的运作计划,他都全心全意参与其中。

 

小区6月初举办的爱心义卖活动现场

 

也从那时起,在小区巡逻的过程中,他也寻找一切机会挖掘青年才俊,以“青春社区”为平台,组建专业化的“汇智团”,为社区治理提供年轻人的智慧;在“青春社区”里,又打造了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青春风尚之家,引领青年们在社区里绽放青春风采。

 

在旁人看来,周浩就是一个有热情又爱管闲事的年轻人。而他自己觉得,公益做久了是会上瘾的。现在的他,看到街边乱停车,径直走过去都会愧疚。社区工作中会发现两类人:眼睛看到自己,和眼睛看到别人。“走进社区,更多地应该是平视,向上看会献媚,向下看是居高临下,这和带孩子一样,你要蹲下,才能看到孩子的需求,知道哪些事对孩子是危险的。”周浩说。

 

周浩带女儿在巴金故居 

 

做小区工作,平视的方法的确重要,但周浩身上难得可贵之处,还在于做了那么多事,他依旧是一个很快乐的人。“小区不讲理的人和事总是难免,有些人做着做着会有怨气,但他依旧是一个很快乐的人。”一位因“青春社区”和周浩经常打交道的一名工作人员这么向记者介绍。

 

采访结束离开小区时,周浩的身边又停下几位下班进小区的业主,这时更加明白了周浩在采访中提到的那句“在小区走一圈要两个小时”。他的经验又一次证明每位年轻人都有自己参与社区的独特方式。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谢飞君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