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8K微纪录片《海派百工》开机,60个上海市级非遗项目将被“高清”录入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18-06-20 22:02
摘要:用纪录片的样式呈现海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志

新时代,如果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19日,采用8K高科技拍摄的微纪录片《海派百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开机。该片将在上海市级220个非遗项目中选60个项目拍成系列纪录片。

 

非遗项目期待影视化传播

 

上海的非遗保护工作自2005年开始以来,一直在求新求变,期待更多地融入市民生活。“13年来,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名录和相应的传承人体系,并启动了上海市非遗数字化建设工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黎明透露,我们一直希望能制作一批“以全新影像艺术语言、影像技术标准开发的微纪录视频”,以适应新时期媒体传播的需求,使非遗文化为更多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所接受。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非遗中心和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决定联合出品微纪录片《海派百工》。汐梦文化负责人华凌磊介绍,纪录片将拍摄制作60部、每部5分钟左右、以8K超高清形式呈现,“以此纪录手工艺人的生活故事或精湛的技艺,展现其精美的作品、精湛的绝活或独特的匠心,形成一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志。”

为了将这个影视作品打造成精品,制片方特意邀请了世界3D大奖获得者、4K3D电影纪录片《璀璨薪火》的导演曲全立,来担任《海派百工》的总导演。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匠人群像团队花了两年半的时间,踏足中国20多个省区市、遍访150多位中华当代匠人,做完了这部影片。  

 

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承载体

除了各级文化机构的新媒体平台之外,这个系列微纪录片还将选择各大视频门户,进行线上传播,“线下,我们还计划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依托上海200多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巡回展览的形式推出《海派百工》AR数字艺术巡回展,以这样一种极具交互性和体验性的形式,推动更多市民来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华凌磊说。

 

来自浦东的码头号子传承人韩纬国表示,这样的形式“很好”,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上海曾经的声音。今年,上海市提出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要求,要用好用足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宝贵资源,而《海派百工》里面所聚焦的人群,正是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具体体现者。“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当时世人对百工的崇敬之情,人们将百工看作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们掌握了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华凌磊说,“今天我们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要复兴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古人这种对百工的态度、对技术的景仰,正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由片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