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上海电影:“一业强”如何带动“多业兴”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18-06-20 07:48
摘要:一业兴百业兴。

6月的上海,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举办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光影之都。作为中国唯一的、全球15个国际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的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参展影片数、放映场所数、观众人次等指标上均位居国际A类电影节前列。今年已步入第21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新目标:未来三年,力争跻身综合实力前三位。

 

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大会,印发《若干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加上去年年底颁发的“上海文创50条”,持续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被进一步明确。 “现代社会生活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电影的影响和滋润,也有一些行业得益于电影而发展繁荣。影视产业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着力点,抓住振兴上海影视产业这个龙头,能够取得一业强、多业兴的显著效果。”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上海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助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以绚烂的光影渗透打响“四大品牌”的方方面面,筑就全球卓越城市。

 

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吸引更多国内外影视机构

 

《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上海服务”重在提高辐射度。而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离不开高效、精细的“上海服务”。

 

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负责人于志庆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如果我们不主动把基础服务做好,人家为什么一定要来上海拍片?对摄制组来说,在上海拍片成本不低。我们只有主动出击,为剧组解决困难,才能吸引更多中外剧组来上海拍摄,使上海成为更名副其实的全球影视创制中心。”

 

6月18日举办的“拍摄在上海——上海影视拍摄指南2018”首发式暨“上海影视拍摄取景地”全球推介会上,上海向全球正式推荐近200个影视取景地;同时发布的2018版《上海影视拍摄指南》,更是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让地标“动起来”:只要扫描一张经典照,手机屏幕上就会跳出一段视频,并辅以解说,剧组制片不用亲临现场就可以完成勘景任务,既节约了成本,也大大提升了效率。具体“承接”从前端政策咨询和后期制作协调等100多项免费服务的,正是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自2014年挂牌成立至今,这个仅有5个人的非盈利专业服务机构,已为2790家单位和555个剧组提供信息资源和协调服务达4068次。这样的服务体量,让许多外地来“取经”的部门频频发问:你们的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事从哪里来?每次,于志庆都会这样解释:这是全国首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具体承担运营职能的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我们的人员来自于行业协会,事情都是自己找来的。我们主动对接剧组,提前替剧组想好所有可能的‘X’备案。X是未知数,但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服务把未知变成已知。服务永远在路上。”

 

就在推介会的前一天,他们刚刚帮电视剧《大江大河》剧组在南京西路街道拍摄工作完成了协调工作。“剧组16日提出要求,18日就要拍,给我们的时间只有1天,而且还是非常繁忙的电影节期间。非常棘手,但还是解决了。”

 

浙江华策影视集团旗下克顿传媒拍摄电视剧《最美是你》时,提出了在上海环球港、洲际酒店、正大乐城、中华艺术宫、思南公馆等13个外景地的拍摄需求。仅仅三个工作日,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就给出了完美的答复。华策影视总裁赵依芳由衷地感慨:“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影视产业,许多理念和意识确实走在全国前列。”

 

在上海,这样高效的影视服务,远不止于此。2016年,全国电影发行冠军企业——来自天津的联瑞影业入驻上海普陀区仅花了1天时间,刷新了上海吸引海内外电影企业入驻的最快速度。

 

24小时内,联瑞(上海)影业有限公司成立,落户位于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上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普陀天地软件园。“没想到,实在没想到,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在上海真的做到了。”联瑞影业董事长蔡元还记得,他那天上午从北京出发前给普陀区投促办工作人员发了一条微信,询问工商执照是否当天就能领取。普陀区相关部门立即开启组团式服务模式,从核名到取得执照,从刻制公章到银行开户……当天,蔡元就拿着到了刚打印完毕的工商登记执照。普陀区原投资促进办主任章宏斌是当时的经办人,他告诉记者:“联瑞影业是天津的影视企业,但上海的营销环境、高效的服务环境打动了他们。”

 

联瑞影业也是继阿里巴巴影业和阿凡提影业落户普陀后的又一家知名影视企业。对于企业而言,行政审批服务的质量,是考察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蔡元坦言,“如此的行政审批效率,增进了企业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互信,有利于企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上海速度”,让蔡元和许多影视企业负责人“点赞”不已,也吸引了更多的影视机构和剧组来到了上海,共同助力上海影视产业的繁荣。

 

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对标国际一流填补短板

 

上海电影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现代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作为科技和艺术的结晶,电影的基因里自带科技元素。当下数字技术的发展更是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达手段,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现和想象空间,让光影铸造的电影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设“科技影都松江大学城影视展”,“科技影都”也成为今年电影节的热词之一。 松江区拥有丰富影视产业资源,上海影视乐园落户车墩镇近20年。据松江区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区”规划,该区将打造一核两翼的科技影都,推动影视与科技融合发展,车墩镇就是其中一核。自2017年底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松江区作为上海影视产业发展重镇,吸引了不少影视拍摄基地在此落户。正在建设中的昊浦影视基地是车墩镇引进的首家影视特效拍摄基地。昊浦影视基地今年将建成四座高科技摄影棚,其中最大的摄影棚将达5000平方米。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室内摄影棚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越发重要。棚内拍摄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光线、温度等不确定因素对拍摄产生的影响,还能满足定制化搭建拍摄场景的需求。

 

距离上海车墩影视基地约5公里的申港路上,还有上海聚鹰堂影视基地,基地拥有五组大型室内摄影棚。这一规模巨大的片场项目,堪称长三角技术含量最高,综合功能最强大的室内影棚,未来将直接带动松江乃至长三角影视产业的发展和转型。该项目投资负责人陈俊玮表示:“近几年上海的影视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商业影视及广告拍摄量大幅增加,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以及产业合作的加深,在产业链聚集带的枢纽上建立标杆项目非常有意义,将带动整个行业升级。”

 

聚鹰堂影视基地总经理李雪涛,从事舞美场景搭建工作已20多年。“原来在上海找不到太多的大型摄影棚,剧组有需要了,就去无锡、江苏等地租借体育馆进行拍摄。由于上海近几年的影视发展以及播放平台的多元化,特别是商业影视及广告拍摄量大幅增加,很多其他省市的影视制作均倾向于进入上海完成制作。上海的片量越来越大,仅靠以前的片场无法完全消化。”为了能够实现更多拍摄新技术的落地,上海聚鹰堂影视基地与太仓中科院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影视拍摄的新模式及新材料的应用。这意味着,拍摄时涉及MOCO技术的中国影片不再需要从国外临时聘请价格不菲的技术编程人员。

 

2015年,符合国际最高声音制作标准的立鼎影视后期制作中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宣布运营。这标志着中国可以与好莱坞一流技术人才直接对接,开创了中国电影后期制作的新格局。作为好莱坞最成功的系列动画之一,《功夫熊猫3》在上海完成声音的后期制作,这在以前几乎很难想象。立鼎国际影视服务平台的建成,填补了上海的空白。作为上海首家大型影视后期制作服务平台,平台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拥有两个大型混录棚、两个对白录音棚、一个交响乐队录音棚,一个动效棚,一个预混棚、20个编辑间,以及数字处理存储等周边设施。每年可以完成50部大电影、500部广告片的后期制作,成为全亚洲最高端的、以顶级录音棚为主体的数字化电影后期制作中心。

 

2022年,集影视拍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海视界—静安明珠影视城”将崛地而起。这也是静安区继打造以影视后期制作为核心的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后的又一动作。影视城将对标好莱坞,构建上海城区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具前瞻性的影视产业综合体。规划中,影视城将以全球顶尖的电影工业化标准体系为对标,新建以摄影棚、后期制作公司、制景车间为主的核心产业区。同时,为更好地提升服务能级,影视城还将配套规划办公物业、商业酒店、人才公寓、生活服务设施等,形成“设施齐全的拍摄studio+后期制作中心+商业街区+产业园区+特色人居”的全产业链基地。

 

当这些影视产品“制造”上的短板被越来越多地补齐时,不得不正视的是,和上海电影产业相关的“上海制造”,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上海一家影视机构的张先生直言不讳:“拍摄设备是影视创制的第一关。那么多摄制组到上海来拍摄,设备租赁服务能否跟上?上海是否有生产这些设备的能力?互联网时代,上海能否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上,开发新的影视工业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这些问题,还有待“制造者们”给出答案。

 

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电影产业助推商业繁荣

 

“上海本身就是中国的时尚之都,再加上银幕上流行什么穿戴,电影明星们用什么化妆品,都会影响并主导未来市场的流行时尚。”从辽宁来上海出差乘机“恶补”电影的郭小姐坦言,自己的时尚理念和品位有一部分确实来源于电影的补给,而每次的上海之行,都让她收获多多。

 

上海影城附近的一家服装店店主许小姐告诉记者:“每年电影节,来店里的顾客是平时的三四倍。大家结伴来看电影,看电影之余就会逛附近的店。”除了影迷,她的店里也会有明星光顾。“有潘虹,还有一些看着眼熟但叫不出名字的演员。”除了逛特色小店,更多的人还会选择去恒隆、中信泰富、东方商厦、环贸等传统商城。有意思的是,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海的小龙虾生意特别火爆。

 

“电影节期间,各种新闻发布会有100多场,业内招待会至少100多场,算上场地费、搭台费、展会费等,这个消费能力是不得了的。”参加过多届电影节活动的会展从业者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不仅仅是电影聚人气,电影和时尚的关系,历来是相辅相成的。著名的意大利当代艺术电影宗师费德里科·费里尼在某品牌的“第五摄影棚”创作出经典影片《甜蜜生活》,代表着意大利电影进入繁荣蓬勃的“甜蜜生活”时代。时至今日,这一工作室和摄影棚仍然用于世界顶尖电影公司的影片制作,诞生了诸如《偷自行车的人》《英国病人》《角斗士》等经典影片。在电影业兴盛的东京、巴黎、伦敦、洛杉矶,无一不是购物者的天堂。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除了有最顶级的电影修复机构外,它的商业也是可圈可点。

 

各大电影节上,包括汽车、名牌包、化妆品、手表等在内的高档消费品品牌利用明星效应纷纷“植入”,而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受到高端奢侈品牌青睐。2017年,宝格丽成为第20届上海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并与电影节组委会联合呈现《聚焦意大利——上海电影节意大利电影周》,倾力支持和推动中意电影文化发展。

 

每一年,积家品牌都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呈现一部由积家出资修复的经典老电影,从《新不了情》《英雄本色》到去年的《窗外》,于时光中失色损坏的胶片,在4K技术的修复之下鲜活重生,以更高精度放映于更大银幕。今年,积家带来的是由黄蜀芹执导,巩俐、尔冬升主演的4K修复版《画魂》。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国际一线品牌的积极加盟,既是对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的肯定,也是看中上海这座时尚之都的消费潜力。“不是你有钱就能参与到上海国际电影节。”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品牌的准入是有门槛的,品牌的定位完全对标国际一流电影节的标准,如戛纳电影节。”

 

无疑,汇聚无数中外宾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上海购物”添了一把火。

 

而另一方面,电影和旅游的关系也远比人们想象的更紧密,因为一部电影带热一座城市旅游的案例比比皆是。今年5月,“红色电影之旅”在上海开启,把“红色景点”和“红色电影”这两笔上海的宝贵财富串联起来。活动为广大参与者精心准备了10条“红色影片内容与红色景点”精品主题线路,如“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观摩影片《建党伟业》”、“参观毛泽东旧居+观摩影片《毛泽东在上海1924》”等。据悉,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正在考虑如何把是上海的红色取景点和旅游服务结合起来。

 

时尚之都的上海,要做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是否应有更具规模的商业配套?一位来沪报道电影节的外地媒体记者建议:如果把上海电影节、上海旅游节、上海购物节放在一起举办,其效应可能会成倍叠加。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电影的繁荣带给包括音乐、绘画、舞蹈等在内的艺术样式的积极影响,不可估量。就在刚刚过去的第24届上海电视节上,《与时代同行——纪念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盛典》感动了荧屏前的无数电视观众。这其中,《渴望》《篱笆女人和狗》等熟悉的影视歌曲回响起,更是让观众听得屏气敛声。

 

上海电影的繁荣,如多米诺骨牌,也带动了其它一系列文创领域的发展。由陈云纪念馆原创出品的电影《难忘的岁月》,除了走上大银幕外,还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版,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主任刘亚军告诉记者,《难忘的岁月》是电影画面直接用连环画样式呈现。“电影台本需要分镜头,连环画就是每部电影都需要的画面台本。上海的电影制作产量在增加,电影产业对这块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所以也意味着有更好更大的市场空间。”

 

而一系列影视基地的建成,除了直接作用于影视创制外,也将带来更多的文化边际效用。以正在打造的静安明珠影视城为例,后者将构筑“三大主导产业、两大衍生产业、多元经营模式”的产业格局。其中,“三大主导产业”将致力培育影视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以文创为特色的影视产业重区,联动邻区、辐射周边;“两大衍生产业”将结合地缘优势,增加影视城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功能,重点打造文化金融、休闲文化旅游两大衍生产业;“多元经营模式”将结合市场及周边环境特征,打造符合现代办公、商务及人才公寓需求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以吸引高端人才聚集,从而提升项目竞争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上海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来看,到2040年,上海要建设成为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成为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之后的上海,有望满足如今沪上影视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用视觉技术的创新作为影视产业的内在核心动力,和影视内容的创新一体两翼,共同扶持影视产业的发展,为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达成夯实文化基础。

 

但反思依然存在。电影的繁荣,不仅会带动和电影画面有关的文化产业,同时,电影也和服装、化妆品、时尚设计、主题乐园的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这些也都是上海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如果对标国际一流,我们的差距依然明显。如何利用电影产业的发展契机,把包括服装、化妆品、时尚设计、主题乐园等在内的上海相关文创产业都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准,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