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上海每年出生人口20万,早产儿占比10%,部分家长错误认知“把保暖箱当保险箱”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18-05-20 17:07
摘要: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早产儿数量逐年增加。

 

上海每年出生20万新生儿,其中早产儿发生率达10%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今天,由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联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共同成立“早产儿护理研究项目”,相关活动上专家提出,我国医院过渡到家庭的早产儿照护存在空白。建立一套针对早产儿家长的专业培训体系,让早产儿更好地从医院过渡到家庭环境,可确保早产儿安全与健康成长。

 

据悉,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早产儿数量逐年增加。以儿科医院为例,新生儿科每年收治早产儿达到3000例之多,其中将近500例是体重不到1500g的小早产儿。体重不到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是未来发生神经系统不良结局的高危人群。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主任曹云教授介绍: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儿皮肤薄嫩,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极弱,呼吸吞咽吸吮能力不协调,各器官系统发育未成熟,容易发生多种与早产相关的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存在将医院“保暖箱当成保险箱”的心态,曹云说,“他们缺乏相关知识,不知如何照护早产儿,觉得孩子留在医院更放心,还有家长提出推迟出院的要求。”从医学专家角度来看,这并不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早产儿本身经历很长时间母婴分离,孩子需要与大人互动,家长抚触以及视觉、听觉方面的刺激,如此可以更好成长,这些在医院无法实现。

 

曹云坦言,“国内大部分机构重视住院期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的照护,没有意识到父母对于早产儿更加重要,普遍缺乏对家长关注,也缺乏延续性理念。对于早产儿这一特殊人群,只有早产儿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才能准确承担父母教育任务。”目前,发达国家已提倡家庭参与式及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等模式,国际也有大量文献报道该模式对于早产儿远期预后的更重要。

 

专家举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消化系统最重要的疾病。在母婴分离情况下,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内已实现母乳喂养率70%,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达到100%。母乳喂养率的提升,使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大幅降低。然而,孩子出院后妈妈的母乳喂养方式过渡,还需专业训练。

 

今天启动的“早产儿护理研究项目”,将早产儿喂养、疾病预防、家庭参与式照护、出院过渡护理的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想融合,通过多学科干预完善早产儿的系统管理,向早产儿家庭宣传科学的家庭护理方法,了解早产儿的心理行为发育,熟悉各类疾病早产儿的喂养,社工疏导家庭成员焦虑情绪,从而帮助父母在住院期间参与照护特殊对象,在出院前学会照护特殊对象,提高早产儿出院成功率。

栏目主编:孙刚 文字编辑:孙刚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