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就在2021年!上海基本建成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架构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煜 2018-05-18 08:09
摘要:上海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大规模启动5G外场测试,并于2019年下半年大规模启动5G网络建设,发放友好用户,开展预商用。

随着中国移动联合华为于上周在上海北外滩开展了全国第一个5G应用测试,上海的5G建设终于迈出关键性一步。昨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又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到2021年,全市将基本建成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架构,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奠定基础。

 


大规模启动5G外场测试

 

2010年,上海正式提出“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战略,智慧城市建设序幕也由此拉开。8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下,上海的信息化应用已全面渗透民生、城管、政务等领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开始推动产业加快向高端发展,信息安全技术支撑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通信质量、网络带宽、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已基本构建起宽带、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在宽带城市方面,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光纤到户覆盖950万户,已实现全市域覆盖;千兆网络覆盖450万户;家庭宽带用户750万户,其中光纤用户580万户;平均接入带宽达116Mbps,平均下载速率达21.95Mbps,保持国内首位。

 

在无线城市方面,上海目前已基本实现4G网络全市域覆盖,4G用户达2662万号,占全市移动电话号的75%,4G用户平均下载速率达20.26Mbps,保持全国首位,并累计完成331处4G弱覆盖区域网络优化。

 

市经信委表示,围绕到2035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总体目标,本市将以5G为引领,打造技术多样、主体多元、模式创新的供给格局,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构建上海连接、上海枢纽、上海计算、上海感知四大体系。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三大运营商都在开展5G外场测试,以及汇集了华为、诺基亚贝尔等行业领先企业的城市,上海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大规模启动外场测试,并于2019年下半年大规模启动5G网络建设,发放友好用户,开展预商用。

 

与此同时,针对5G频率高、站距小的特点,在本市宏站站址资源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5G时代基站设备将尽可能地与路灯杆、监控杆等市政设施相融合,充分融入城市环境。“我们会要求运营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通过归并天线等技术手段,改造现有基站设备,使信息基础设施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市经信委信息基础设施处处长钱晓介绍。

 


上海智能制造优势明显

 

众所周知,5G网络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传输速度比4G网络传输速度快数十倍,这意味着,随着5G网络的建成,上海市民可以在10秒内就下载完一部10G高清电影。“但是,其真正发力点在于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智能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钱晓说,例如,加速推动智能制造、智能网络汽车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落地。

 

目前,上海智能制造已形成“价值链”相对高端、“产业链”较为完整、“创新链”协同较强、“资源链”相对集聚的综合优势。数据显示,相比以往,上海智能制造已将平均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最高提高3.8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左右,最高降低79.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涌现出一批在智能制造领域有世界级表现的企业。

 

例如,上汽通用应用基于AR/VR的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实现虚拟仿真和现实生产的高效融合,可大规模反复开展物理测试验证和调优,显著提高项目整体质量和精确度。又例如,上海新松生产的智能协作机器人能随时读懂协作工人的操作意图,并按照最优路线设计自己协作工序,在精密、异形、小型零部件的装配应用上,效能更高。

 

智能网联汽车既是智能制造的产品,又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最高级应用领域。随着《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以及于3月1日及5月11日分别向上汽集团、蔚来汽车以及宝马中国发放两批共5张测试牌照,上海已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领先城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汽集团、蔚来汽车两家车企分别开展了近40天次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超过6000公里,累计测试时长约263小时,测试过程安全可控,未发生交通碰撞事故,未对现行交通产生不利影响,总体情况良好。“随着上路测试工作的开展,上海开始吸引更多自动驾驶企业来此落户,如美国硅谷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等。”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数据”支撑优质服务

 

对上海市民来说,信息化的发展还带来了更加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更加便民惠民的智慧生活服务。

 

在城市综合管理方面,信息平台进一步向基层拓展,全市213个街镇基本完成了平台建设,村居工作站覆盖率超过50%。在环境监管方面,建设完成智能供水中的原水安全保障监管应用,建立固定污染源统一编码系统,并开展上海市建筑工程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已经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在城市安防方面,已推动城市安防视频资源共享、智能化消防、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多灾种早期预警等应用,城市应急处置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在医疗领域,上海已构建“1+17”的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市5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3000万份电子健康档案的动态采集和全国1亿左右就诊患者的电子病历存档。在教育领域,以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电子书包、网上教学等应用为重点的教育信息化成果显著。在交通领域,基本建成以道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智行者)、公交信息服务(上海公交)、公共停车信息服务(上海停车)等为主干的交通信息化应用框架。

 

此外,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台、为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数字博物馆、图书借阅“一卡通”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信息化项目得到广泛应用,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市民云”已实现公共服务104项,实名注册用户超过760万人。

 

然而,所有这些服务的实现都离不开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大数据”的支撑,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上海拥有大数据领域企业超过400家,认定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和杨浦区云计算基地为大数据产业基地和大数据创新基地,成立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促进商业数据流通、跨区域的机构合作和数据互联、政府数据与商业数据融合应用。同时,上海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已迅速由概念兴起到蓬勃发展应用,其占软件产业的比重超过20%。

 

市经信委表示,下一步,还将依托大数据中心,统筹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积极探索政企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加快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智慧政府建设,努力实现“一网通办”。

栏目主编:刘锟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