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治 > 说法 > 文章详情
上海警方公布非法集资新形式:保险转理财、私募基金、消费返利……中老年人最易中招
分享至:
 (5)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邬林桦 2018-05-15 10:45
摘要:警方再次提醒,如遭遇非法集资损失,要第一时间至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律帮助。

当保险公司客服来电让你提前退保,转而投资保本保息、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时,你会心动吗?

 

近期,上海公安机关侦破一起非法集资案:上海捷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期假冒保险公司名义,承诺年化8%-10%的保本保息固定收益,诱骗客户提前退保购买非法理财产品,吸收8000余名投资群众共计3亿余元资金。随着案件的调查,隐藏于行业内的“退保理财”这一非法集资犯罪的新套路也浮出水面。

 

近年来,接连崩盘的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投资理财公司,不少从一开始就采取“庞氏骗局”、“饮鸩止渴”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最后造成投资人血本无归。尽管此类案件频频曝光,但仍有不少市民接连掉入陷阱。

 

那么,非法集资的犯罪手法究竟有何特征?形式上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今天上午,上海警方结合近年侦破的非法集资案件进行了详细梳理。

 

诱骗客户“退保理财”非法集资3亿元

 

今年4月,上海警方查处了一起假冒保险公司名义,通过信函、短信、电话诱骗保险公司客户退保转购理财产品,从而实施非法集资犯罪的案件,揭开了“退保理财”的新骗局。

 

据警方透露,2015年2月至今,上海捷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不法手段获得本市多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信息,公司业务员冒充保险公司客服,随机拨打电话、发短信联系保险公司投保客户,诱骗客户提前退保,转而购买该公司非法理财产品,并承诺年化8%至10%不等、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截至案发,捷量公司共吸收8000余名投资群众共计3亿余元资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据悉,这类案件中辨识能力较弱的老年人成为主要诱骗对象。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徐某、成某等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并已对信息泄露源头实施打击。

 

警惕!非法集资现三种新形式

 

上海公安机关在侦办非法集资系列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法愈加多样和隐蔽,一些犯罪分子开始转变犯罪形式。

 

以“私募基金”为名义进行非法集资。不少非法集资嫌疑人为掩人耳目,增强其欺骗性、迷惑性,利用其手中获取的私募基金牌照,不断地开设有限合伙企业,以私募名义行非法集资之实。

 

以“消费返利”形式进行非法集资。嫌疑人以商城、网站为平台,通过互联网、宣传单等对外公开宣传“消费赠积分、满赠现金”等,大肆招募区域经理发展商家加盟,吸引普通消费者注册,进而从加盟商家处收取服务费,再变相以积分方式长期固定、高额赠送并承诺兑付。

 

以“退保理财”为噱头进行非法集资。不法理财公司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的保单信息后,指使公司业务员冒充保险公司客服人员,以承诺8%至12%等固定收益为饵,通过信函、短信、电话诱骗保险客户提前退保后,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以此方式实施非法集资活动。

 

此外,警方还透露,一些“众筹”网站也通过虚构影视项目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中老年人成主要集资对象

 

“由于非法集资涉案公司运营需要大量的成本,并且向投资人承诺高额利息,一旦资金管理不善或者投资失败,必然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进而发生兑付风险。”据警方介绍,发布虚假投资标的、私设资金池、线上线下联动虚假宣传,这些都是常见的非法集资犯罪的特征。

 

值得提醒的是,中老年人已经成为非法集资的主要目标群体。

 

犯罪团伙通常先从中老年人聚集的场所入手,如在公园、广场、老年大学等举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吸引目标人群注意。

 

然后从中老年人共同的爱好入手,如组织老人饮早茶、旅游、派送小礼物等,待彼此熟络后,便邀请老人到公司的项目基地考察,营造“有前景、高盈利”的繁荣假象骗取老人信任。

 

再从中老年人亲近的人入手。如以支付佣金为诱饵,与养生保健公司等机构的业务员串通,让他们把中老年顾客介绍到非法集资人处,或直接在中老年人群体中雇佣职业说客。

 

“这些群体积蓄充裕,退休后生活空虚,渴望多结交朋友或找点事情做,以减少子女的养老负担。”据警方介绍,因信息知识储备陈旧,中老年群体对涉足金融领域信心不足,却又存在对银行存款贬值的担忧。这时一旦有集资人站出来主动表示甘当投资中介,这些中老年人便很容易被其热情的态度和天花乱坠的说辞打动。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陷阱?

 

抵制高息诱惑。大多数非法集资犯罪的宣传手段,多以承诺“高额回报”并且采取与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开具收款收据和赠送消费卡等各种形式获取投资人的信任。其实通过理性分析就能明白,高回报率背后必定高风险。投资者应自觉抵制高息集资诱惑,警惕非法集资陷阱。

 

避免盲从投资。部分投资受损人员都是在亲朋好友相互怂恿、前赴后继地参与投资,尤其是在犯罪嫌疑人前期积极返利的情况下,许多人亲眼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真正遇到了这样高额回报的“巨大商机”,也跟着去投资。警方提醒,投资者应理性考察投资项目,

 

不轻易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项目。在出资进行风险投资前,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法律法规,对投资理财信息进行甄别,防止被犯罪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犯罪行为。

 

选择正规投资渠道。在购买基金或认购股权时,一定要到合法的销售机构购买经证监部门批准发行的基金产品和私募股权;在进行线上投资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犯罪分子以“互联网金融”为幌子实施非法集资犯罪的警惕性;在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时,应要求销售人员出示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通过保险公司对其身份进行验证。

 

警方再次提醒,如遭遇非法集资损失,要第一时间至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律帮助。

栏目主编:简工博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上海市公安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