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90后学生“纸上谈兵”,设计心中的杨浦滨江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2018-05-06 12:33
摘要:争论最多的是凋敝的空间是否需要保留历史


杨浦滨江是上海近代工业重要发源地之一。

学生PPT作业截图

 

有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第一家机器纺织厂、最早的现代化水厂、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支撑上海80%的煤气供应厂……上海之于中国,杨浦之于上海,就是中国近代工业史的一个缩影。   

 

如今,随着上海滨江贯通,封闭的生产型岸线如何转变为开放共享的生活岸线,重新激发活力,成为一道考验城市智慧的命题。
   

去年以来,同济大学与墨尔本大学城市设计专业的学生联合调研,最终拿出了10个杨浦滨江的更新方案。
   

这些“纸上谈兵”的方案彼此迥异,有的脑洞大开,有的理性严谨……虽然只是课题,但或许能为杨浦滨江后续的更新与开发带来一些真实的思考。


工业遗存,需注入新内涵
   

几乎所有去现场调研后的学生们,在各自的报告中都出现类似表达:除了主干道以外,一路上几乎没什么人。

 

每一组50多份调研问卷,大多靠挨家挨户上门,而学生们遇到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所有居民都期盼着改善居住条件

还有一部分外来租客,他们并没有更高要求,对街区的历史、房屋的文化价值所知有限,所以居住时也缺乏保护意识。
   

事实上,杨浦滨江的空间更新难度很大,非常具有典型性。
   

同济大学教授徐磊青,也是这次课题的带队老师之一。他分析,这片区域集中了近70栋工业遗存建筑,不宜乱动,需要保护更新。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有些沿江分布,相对集中;有些零星分布,蜡烛一般“插”在各个区块里,导致一段时间内,这些区块很难整体发展,形成产业生态。
   

但这里的社区活力、商业活力又需要重新激发,某种程度上,繁华商场、高层建筑已是在所难免的“刚需”。两者的矛盾如何处理?

   

此外,再往上就是岛屿,交通盲区和断头路由此产生。半个世纪以来,上海产业转型,杨浦滨江带大量工业转移,出现过渡与空白的空间阶段,实属自然。
   

这道难题也困扰了上海不短的时间。据查,近8年以来,杨浦滨江区域就曾发布过不下4个设计方案和项目。
   

2010年,“上海杨浦滨江总体城市设计”。

2012年,“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城市设计”,将杨树浦港定位为“滨水客厅”。

2016年,“杨浦滨江核心段城市设计”,工业记忆和历史建筑进一步得到重视。

2017年,“杨浦滨江带节点改造项目”部分已经实施。这一版中,工业遗产重点保留,甚至聪明地做了“减法”:减少开发目标与介入强度,“再利用”工业遗存,“重修复”原生景观,强化场所记忆,增加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
   

事实证明了这一版的成功:已经建成的短短500多米滨江岸线,在施工完成后的2个月内,一跃成为年轻人约会、路跑,晚上居民们观景吹风、热闹嬉戏的滨水空间,也是上海城市微更新的一个成功案例。


   

为工业遗存注入新的内涵,这条发展路线已越发清晰。


而深入腹地,如何兼顾历史与未来,让工业遗存,成为岸线的活力点、催化剂,而非“路障”?
   

难度大,潜力也大。课题组把杨浦滨江带一分为四,从西到东,分别命名为ABCD。每组约6人,调研一个地块。

  


自行车高架,眺望江景
   

学生郭志滨一组,研究的是最西端的A地块。那里正在进行大面积、大尺度的商办开发,目前还没有为滨江带来大量活力。
   

这里有年头的老建筑也多:上水工房、新康里、鼎和里、仁昌里、纺三小区、杨树浦水厂等。里弄环境差,目前以底层民众与租户为主。

 

由于区域将新建大量高档高层居住区,预计未来5年会引入高品质人口。所以交通、绿地、公共空间配套能否及时跟上,是一个问题。
   

比如道路联系上,杨树浦水厂地块进深大,截断了新规划的安浦路,阻断了通向河边的道路连接。
   

杨树浦路成为运输的尽头,属于公共交通的盲点。在建的地铁18号线、规划的地铁24号线,综合两者步行范围,并未覆盖整个区域。
   

一言以蔽之,杨树浦路南侧与滨江空间的交通连接,即使新地铁建成后,问题仍有待解决。
   

这里的绿化也大多在围墙内,属于各自的工厂和小区,并不开放。而居民平均年龄偏大,他们亟须公共空间和绿地。
   

郭志滨所在的小组总结这个地区有6个问题需要解决:
   

工作机会、通勤距离、景观资源、历史建筑、商业地位及户主意愿。
   

最终,学生们提交的策略是建立一套快速的自行车道系统。设计图一眼望去,盘旋的自行车道就像立体高架的微缩版。它们有时贴近地面,有时在工业遗存建筑之间盘桓,有时在房顶上穿过,以此带动区域的景观更新与活化利用。

  

这套自行车道考虑了四方面因素。
   

首先,把道路分为3个等级,有主干道和次干道之分。不同道路等级,自行车道离地高度不同,主干道有8米高,内部道路大约0-4米高,有些自行车道已经很贴近地面道路。所有坡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二个因素,重点激活“亮眼的风景”,比如一些工业遗存、保护区等,自行车道盘桓绕圈,激发沿线活力。建设自行车文化社区和二层步行系统,形成自行车文化。 

第三个因素,选取一些兴趣点作为枢纽站,比如地铁站、公交车站、学校、公园等。这些枢纽点可以通过电梯连接地面与二层。创造有趣的城市空间、江边的游览体验,让路人、居民和游客,可以在二层道上,感受江风习习,眺望城市风景。

第四个因素,终端站选择,大致选了20多栋界面不错但利用率低的老建筑,内部设计更新,修整为自行车友好空间,还可以后续植入公共服务设施,成为社交空间。
   

郭志滨解释,这套策略以通勤为主要目的,毕竟这里是杨浦滨江较新的区域,未来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此生活和工作。
        

方案最初,中国的老师们提出一些质疑,比如二层系统和地面是什么关系?两者如何更好地连接,而非割裂?也提醒学生,是否更侧重文化社区,而不是单纯的自行车道。
   

郭志滨说:“可能国外已经有一些城市自行车景观案例,所以外国老师没有太大的反对。”
   

但是学生们也意识到,慢行道并不适合每一块地方。
   

只靠慢行系统解决不了空间的凋零。”徐磊青评价这个策略,“尤其自行车道从房屋顶上经过,虽然吸引眼球,但这样的设计需要仔细求证。不过该策略确实提供了一种思路启发。”
   

毕竟,上海滨江的亮点,与慢行道相辅相成,才是理想愿景。而目前,我们很难享受到这样的城市景观:

 

站在沿江8米高的高空线路上,近距离感受碧空如洗,轮船鸣笛,大桥墩下,江岸高楼林立。


保护历史建筑,脑洞大开
   

学生梁阳所在的组,抽到了最东端的D地块。
   

东北角的斜街经历了“小浜-河港-大路-小路-居住区”的变更,形成了今天定海港路聚居的有机肌理。
   

这里里弄及厂区整体保留较好,分布着杨树浦电厂、国棉十二厂、国棉十七厂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建筑。可能也是因此,D地块相比A地块,更显产业凋敝,养老需求突出,整体活力缺失。 
   

同样,绿地和公共空间缺乏,腹地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成为问题,道路网格破碎、地段可达性差,亟待下一步的更新与激活。
   

有趣的是,这组方案特地针对历史建筑的可观赏和吸引力,做了一个大胆创想:解剖老建筑,外露给人看。
   

梁阳解释,大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D地块厂房特别多,不仅体量大,而且类型多元。令人为难的是,每一栋老建筑情况各不相同,难以统一设计。

 

比如啤酒厂,还在部分使用中,外立面非常破败,可内部又不能全部推翻重来。

 

有些历史建筑现状糟糕,楼板已被打穿,外墙腐蚀,无疑属于“危楼”,如果非要保护,也只能保留核心结构,外墙必须重建。
   

而有些建筑整体保存很好,比如电厂,还有人在里面办公。

 

学生提出,能否像圆蛋糕那样,外表有限,但是切开来,可以从剖面看到丰富的层次和内在,把老建筑最精彩的内部展现出来,而非包裹起来。
   

“学生们胆子真大。”徐磊青说,历史建筑如何保护,保护到什么程度,至今在学术界都属于备受争议的话题,更别说把建筑切开这种做法。但是作为一种思路,也可以提供一些思考。
   

至少年轻的同班同学们一看到这组的设计图,都表示,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建筑区域,“一定会特地前往观看拍照”。
   

策略一:解剖

对象:密丰绒线厂遗址    

将历史建筑剖开,向市民展示上世纪30年代工业厂房的内部空间。在解剖位置,还能形成新的街道,开放建筑底层空间,提升城市街道活力。

   

策略二:外部化    

对象:杨树浦电厂    

作为闲置工厂中较晚停工的一座,杨树浦电厂的内部空间、生产工具等都具有很高的展览价值。使用透明材料(如玻璃墙等)替代现有局部立面,达成一种类似剖面化的展示方式。市民可以在建筑外部直接欣赏到工业生产的独特美感,形成有特色的城市工业遗址景观。

策略三:陌生化    

对象:十二棉纺厂遗址    

厂区在城市建设历程中已基本被拆除殆尽,仅剩路口的一座主要建筑及内部的几座独栋住宅。主建筑破败,缺乏特色立面。更新策略不如陌生化其立面形象,植入具有强烈反差及当代感的带状装置,吸引行人,同时呼应纺织厂的历史面貌,形成新的城市景观。

策略四:外立面更新

对象:新华树脂厂    

该厂的内部空间已经破坏严重、外立面保存不佳,本就有待更新。与其再新建一个“伪沧桑感”的立面,不如通过新旧对比,设计有差异的外立面视觉效果,获得人流量的基础上植入新功能,达到激活目的。

  

几位老师各有分歧,也有人倾向于历史保护建筑即使已经破败,也应该原样复原。
   

但年轻人确实有自己的感受。

 

街边调研时,对这些工业遗存,大部分路人都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知。一些本地居民表示略有所知,但也说不出更具体的内容。直到偶遇一位纺织厂的老工人,对建筑的故事了如指掌。
   

“如果首先不吸引人来看,来了解,仅仅一栋原样复原、实则已是新建的老建筑,就那样封闭地竖立在此,大家走过路过依然熟视无睹,那么保护和传承的意义在哪里?”梁阳感慨,“何况我们的方案也强调尽量保留有价值的、还未破败的部分,充分展示给大家观赏。”
 


个性与中庸,目标最终一致

  

每一种方案,都侧重解决某类问题。    

   

有的策略是建立混合社区。

   

有的策略注重岸线处理。学生们研究了迈阿密岸线及国内岸线处理方式。发现迈阿密沿岸建筑垂直于海滩,有利于视线的穿透,公共性较好。而国内岸线处理,建筑多平行于海滩,更注重私人建筑的视线关系。于是,设计参考迈阿密海滩,希望滨江为城市共享。
   

有的策略提出城市“联”想,打造“生态井”。建筑根据城市主导风向“开洞”,引入自然风,形成小气候循环。这些建筑将会吸引年轻、时尚、富有创意的租客和产业。

   

还有一组策略,设计了一座“空中之城”。老建筑不能动,那就在老建筑房顶上空开发,再造立交桥和大型商业体,仿佛在杨浦工厂片区之上,再建了一座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感的“空中之城”。

   

“空中之城”的方案为外国老师所不喜,他们认为这是回到上世纪柯布西耶提倡“光辉城市”的思路,巴不得所有道路都宽阔笔直,只服务汽车,巴不得所有人都住高楼大厦。这套理念如今常常被批判。
   

但也有中国老师表示理解,学生们并非真的模仿柯布西耶,而是针对杨浦滨江的具体难题。老建筑不能动的情况下,尽力增加密度,提高空间效率和活力。
   

也有一组,根据政策,比如每千人需要多少疗养院、小学、幼儿园、绿地、医院等功能配比指标,直接运用算法,填入一整套设计方案。可谓理性走到了极致。而这套算法模型,其实是“反套路”、反常规的,比如根据算法,黄浦江边也可以建造剧院,无疑给未来的设计开了一条新路。

   

小组里,争论最多的是凋敝的空间是否需要保留历史。

   

比如电厂附近的棚户区怎么改造。有同学说它们没有价值,直接抹掉,把高层建筑补进去。有同学提出,不如保存棚户区的道路肌理。也有同学质疑:保存一个落后的空间结构干什么?现代人已经不太好用的城市空间,究竟如何更新,大家各执一词。

 

最后还是折中:保留了道路肌理,但稍微拓宽,地块中间插入高层建筑,提升容积率。
   

同一个策略,中外老师的评价和打分也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外国老师比较喜欢“个性化”策略,某一个方向的设计很突出,把特色做到最好。中国老师比较“中庸”,倾向于城市设计不能太极端,各方面都需要综合考虑周到。
   

城市空间没有标准答案,但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而学生们这些“纸上谈兵”大多十分新颖,虽然不能完全执行,却能给杨浦滨江的空间更新提供创新思路。
   

而大家的目标其实都是一致的:
   

如何激活工业遗存的文化和历史魅力;如何让杨浦滨江不仅仅成为有形的城市特色景观,更成为无形的文化社区,让上海充满魔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内文图:学生PPT作业截图 新华社,张海峰 摄,海沙尔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