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诞生地是这番模样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林文俏 2018-04-21 07:16
摘要:李商隐眼看居所又陷无定,即将离开时,天地万物间,睁眼所见的都是凄凉,徘徊于桂江首景印山亭前,不忍离去,又不能不离去,真正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难干。”

 

这传颂千年的唐诗绝句的诞生地,不是在盛产唐诗的小桥流水的诗意江南或春风不度的塞外大漠,而竟然是在虎猴出没、古时曾被视为“南蛮之地”的岭南!

 

去年4月12日晚,南宁外国语学校的首届读书节举行,广西文化学者、原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彭匈在“国学与人生智慧”的专题讲座里语惊四座: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广西平乐写下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经典名句!(据2017年4月14日《南宁晚报》)。

 

平乐诞千古佳句,商隐印山亭前伤别离

 

有1700多年历史的平乐县,现属桂林市,唐称昭州,元明清称平乐府,当今它的县城平乐镇是桂林市第一大镇。农耕文化、船家文化、过山瑶文化、庙会文化、族群(祠堂)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在这里相互交集、融汇。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李商隐随桂州刺使郑亚来到桂林,任郑亚的幕僚。翌年春,李商隐被郑亚派往昭州任代理昭州郡守。他在昭州期间,除留下爱情诗《无题》外,还写下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江村题壁》《昭州》《异俗二首》《北楼》《思归》《即日》《送郑大台文南觐》等众多诗文。

 

现平乐同乐公园李商隐《昭州》铜版画

 

《江村题壁》如此感咏昭州桂江两岸的怡丽风光与渔村民风:“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昭州》则反映当时官场的黑暗:“桂水春犹早,昭川日正西。虎当官道斗,猿上驿楼啼。绳烂金沙井,松干乳洞梯。乡音殊可骇,仍有醉如泥。”

 

有意思的是,诗中的金沙井至今还完好地保留在平乐县城平乐镇。井箍直径约80厘米、高约60厘米,里面还有清澈的井水。越往下看,井的直径越大。井箍是由当地的坚硬大青石凿成。井箍内侧是深深的绳子勒痕,最深处达2厘米。 “不经过一两千年绳勒,不可能有这么深的痕迹,真是‘绳烂金沙井’啊!”前来观看古井的居民无不叹息。曾有人问:身处桂江水之滨,为何还打此古井?学者解释:因为古昭州是瘴疠之地,人们不敢喝桂江水。

 

李商隐《昭州》诗里所提及的绳烂金沙井

 

李商隐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离开京城来到桂林,实际上是被贬谪。他的离情思绪不仅表现在爱情诗《无题》里,还反映在思乡诗《北楼》《思归》与告别诗《即日》。

 

《北楼》曰:“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思归》道:“因有楼堪倚,能无酒可倾。岭云春沮洳,江月夜晴明。鱼乱书何托,猿哀梦易惊。旧居莲上苑,时节正迁莺。”

 

李商隐去职在印山亭前乘船离开昭州时,还写下忧伤的告别诗《即日》:“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帐淹留。重呤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他在昭州任职仅5个月,因上司郑亚遭贬职而无奈离开。眼看居所又陷无定,即将离开时,天地万物间,睁眼所见的都是凄凉——花休、亭下、衔走、怅淹、无奈、已落、放愁、春阴、鞍散、壶漏、更醉、谁家。他徘徊于桂江首景印山亭前,不忍离去,又不能不离去。真正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平乐镇桂江畔如长城蜿延的吊脚楼,对岸是乡村绿洲

 

清初之前,古昭州平乐府一直是三分汉民、七分蛮夷(《平乐“南蛮”源流简史》)的格局。从李商隐《昭州》可知,昭州在晚唐时是个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处:太阳刚偏西边,老虎就出大道上打斗,猴子也爬上驿楼嘶叫了。李商隐在《昭州异俗二首》还写到:“鬼疬朝朝避,春寒夜夜添。户尽悬秦纲,家多事越巫。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在诗人眼里,异俗昭州,是需要儒化的一片蛮荒之地。

 

“岭南姑苏城”就缺一记夜半钟声

 

李商隐笔下的蛮荒之地古昭州,当今却成了大桂林旅游区的一颗熠熠明珠:宽阔旖旎的桂江,方正如印的印山,连理千年的古榕群,华南第一理疗温泉仙家温泉,中国第一座中山公园.......而“明珠”最亮眼者,当数平乐镇的桂江“吊脚楼”。

 

中国的吊脚楼主要分布在西南偏僻农村,滨着小水,形成小村落,为少数民族民居。平乐镇吊脚楼却独具一格,滨的是300米至400米宽河面的大江,形成繁华船港商埠与政治中心州府。

 

阳朔漓江、荔浦荔江、恭城茶江穿越悠远的时空而来,在平乐县城平乐镇亲热地汇成了宽阔的桂江,形成桂林山水唯一的“三江口”。从桂林乘游船沿漓江而下,经过三江口后即进入桂江,扑面而来就是平乐镇傍山古街临水的壮观“吊脚楼”。它长达数里,像长城一样蜿蜒巍峨。古街直,它也直;古街弯,它也弯;古街有多长,它就有多长。不到百米,“吊脚楼”就会“裂开”一个码头,一路上足足有28个码头。据现存码头石碑记载,它们建于清咸丰5年(1855年)。这意味着,与码头相依相存的“吊脚楼”,最长已有160年历史。

 

平乐镇桂江畔如长城般蜿延的吊脚楼

清末民初平乐镇的吊脚楼,滨的是宽阔的桂江

清末民初平乐镇的吊脚楼,滨的是宽阔的桂江

清末民初平乐镇的吊脚楼,滨的是宽阔的桂江

三江汇流的平乐镇

 

中国的吊脚楼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平乐镇的吊脚楼却是水上贸易经济的产物。自明清时期起,广西就是粤港澳经济发展的辐射地。清末以后,两广间贸易额不断增长。特别是民国李白新桂系确立了对广西的统治地位后,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对外(省)贸易。1935年时,广西全省共有商店2012家,其中粤人所办1442家,占7成以上。梧州24家银号,粤商占23家。上世纪30年代,广西年出省货值中,出到广东的超过1/2。当时广西无铁路(1940年湘桂铁路衡阳-柳州段才通车),公路网不健全,水运是主要运输方式,西江支流网渗透广西大部份地区,而且顺流到富裕的珠三角地区,因此成为当时两广经贸交往最主要的运输网络。而三江合一的桂江,是西江支流网中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道, 因其上达湘黔、下抵粤港澳的水路优势,自古便有“两粤通衢”和“黄金水道”的美誉。历代广东商人溯桂江而上,顺着桂江各支流深入桂北各地做生意,以至于桂北出现了“无粤人不成圩”的商业谚语。

 

桂北各县的片糖、月柿、板栗等土特产,用小河船通过漓江、荔江与茶江以及其它支流,运到平乐镇,利用码头转装汇集到仓库,再通过码头,入大船顺桂江运到广东。广东的日用工业品则逆向运输至桂北地区,同样要在平乐镇经过码头转运。因此,平乐镇船商云集,吊脚楼就是为他们生活与工作方便而建。

 

各地的货运船只不仅在平乐镇桂江码头转运货物,还在此补给和修养维护船舶,为此,当时在平乐设有广西最大的水政管理枢纽。以平乐镇为中心,桂江一度汇集十万船民与数千木船。央视纪录片《桂江船民》的解说词曾说:“位于广西省北部的桂江上,有这么一支沿河漂泊,以船为家的庞大族群,当地人称之为桂江船民。船民主要集结在平乐县城(平乐镇)附近,根据粗略统计,竟有十万人之众。”

 

遥想当年,桂江千舟竞流,这28个码头同时上货下货,老板吆喝,挑夫呼号……平乐镇是何等的热闹和繁华!入夜,码头平静下来,劳累一天的船商们则倚在吊脚楼临江的窗户眺望:江枫摇曳,渔火闪闪,江面格外清亮寂静,隐隐约约可看见夜行的小艇,可听见对岸农村绿荫里的声声蛙鸣。遗憾少了夜半钟声,否则就是岭南姑苏城!

 

清末平乐县城广东会馆

 

竟然和沈从文《边城》里的渡口神似

 

1971年平乐镇才有自来水,过去居民家庭用水得到桂江去挑。那吊脚楼的28个码头,曾成为平乐镇居民的黄金生活通道。早上,挑水的居民在码头相遇,会相互亲切地问早晨好。有的码头很长,台阶有百级之多,挑水常常中途需要休息,于是歇脚的几分钟里,大家拉起家常。我家嫁女,你家添子,那盛况,那喜悦,铺展在码头上。黄昏,码头是另一种风景:洗衣的妇女,江泳的小孩,在那里熙熙攘攘。在还没有电扇的贫穷年代,夏日酷暑中,那码头成为最好的古街“空调”。一阵阵江风从码头吹来,给古街注入凉爽,码头也成为人们晚上乘凉的最佳去处。

 

不到百米,平乐镇滨水“吊脚楼”就会“裂开”一个码头

 

茶峒,小溪,白塔,塔下一户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一只小船。太阳升起,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停篙。这是沈从文《边城》写的20世纪30年代湘西茶峒镇古渡口。1988年初,沈从文第二次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终审名单。诺贝尔文学奖资深评审委员马悦然曾惋息:“我个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项奖。”马悦然的那声惋惜,也与神州大地掀起沈从文热相映成景。为啥提这个,请看下去。

 

与平乐镇“吊脚楼”隔江相望的是草木葱笼的南洲乡村。因此,平乐镇古街隔几个码头就是一个乡村古渡口。1989年,我回平乐镇探亲,去茶江口对河的令公庙进香,那里供着大将军李靖。是他奏准朝廷把平乐行政等级升“县”为“州”。一只摆渡小艇送我过河。看我文质彬彬的样子,看去有70岁的艄公突然对我说:“你是作家吗?能否写一部平乐的《边城》?”我一惊,问他:“你也读过《边城》?”他答:“我一个大老粗,哪懂书,是正在桂林读大学的孙女告诉我的。还给我念过几段。说大作家写的渡口与我们摆渡的渡口有点像。孙女在平乐读中学时,一放假就来帮我撑船。”

 

听后,我连想都没想就冒出一句:“你家也有一条黄狗?”他说是的。听了艄公的话,我开始端详眼前的令公庙渡口,真有点像《边城》所写的渡口:一样绿而清澈的江水,虽深得船篙不能落底,却依稀可见河底的青青水草,圆圆卵石,条条小鱼。对岸的令公庙,阳光白云下,一丛丛茂盛的凤尾竹随风摇曳。江中,不经意间一张小竹筏悠然飘来……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对河的令公庙化成了白色小塔,平乐镇的吊脚楼就是茶峒古镇的吊脚楼。如果有点不同,茶峒是脚踏湘、黔、川三省,而平乐则脚踏漓、荔、茶三江......

 

平乐镇令公庙古渡口

现代平乐镇,昔日古渡口已建起彩虹般桥梁

 

忽然想起我大哥在中国文联主办的《词刊》上发表的“山村小渡口”,它写的就是平乐镇桂江古渡口:“一脉青山,挽住了一湾清流;一岸翠柳,留住了一个渡口。开船总在日出前,停篙常在月升后。这里送出过打工的高手,这里迎来了八方的亲友。一柄长桨,荡出了一段碧绸;一叶轻舟,织出了一匹锦绣。上船浪花涌船头,下船祝你一路好走。这里送出过学子的追求,这里迎回了五谷的丰收。”

 

全国第一座中山公园诞生于此

 

“ 山名中山,城名中山,园名中山,中山不朽。”这是1925年3月在北京公祭孙中山仪式上出现的一副挽联的下联,也为后来中国各地出现中山公园、中山路、中山纪念堂等建筑与道路的由来原因,提供了注释。民国时代,全国至海外共建有(含改建改名)267座中山公园。而第一座中山公园不是在北京、南京、广州,竟然是在平乐县城。1921年11月15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大总统兼海陆军大元帅的身份,亲率粤、桂、滇、黔、赣等军,由梧州西门口码头出发,乘船进入桂江,开赴桂林,筹备北伐。

 

11月26日,孙中山的船队到达平乐镇长滩乡。孙中山走进街道狭长的长滩古镇,望着夕阳下闪烁着金光的桂江,他用手中的文明棍划了一个大圆弧,兴奋地对随从们说:“水秀、山俊、好地方啊!”

 

与作者过去的家一墙相隔的平乐中山公园

 

11月27日,孙中山抵达平乐县城。县城街道两旁,红衣军乐队齐奏,鼓乐声、欢呼声、鞭炮声连成一片。街道上张挂着大幅欢迎标语,店铺、民户门上到处悬挂着欢迎小旗。2016年11月17 日《桂林日报》“追忆孙中山在桂林的一百多天”一文写道:“孙中山下榻平乐公园的‘峥嵘楼’,并在凤凰山下的文庙里对欢迎他的地方官员及群众发表了著名的《广西应开辟道路》的演说,号召广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开辟公路,发展经济。次日,孙中山一行乘船离开平乐时,据传还特意叫随从副官装了一壶桂江水作为饮用。孙中山离开后的次年(注:1922年),他曾驻跸下榻的平乐公园,被更名为中山公园。”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题图为现平乐镇印山亭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