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盯梢对付专家暗访,“创城”“创卫”怎么成了现代谍战剧?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2017-07-13 11:39
摘要:如果不是被曝光,这一天衣无缝的“盯梢奇招”,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没有任何漏洞的“闭环”,让暗访专家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参观”“被安排”,可能还会为该市打出高分。

“国家‘创卫’专家将来我市暗访……一旦车上乘客看似专家模样、操外地口音、询问‘创卫’工作,立刻将红色太阳帽放置于左前挡风玻璃处。遇到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鸣笛四声。专家结账后,把太阳帽取下。”这不是某部现代“谍战剧”的虚构剧情,而是真实出现在东部某市创卫办所发出的《致广大出租车驾驶员的一封信》中。经曝光后,当地纠正了错误,并把事件定调成“个别工作人员擅自所为”。

 

但舆论的质疑没有那么容易浇灭。人们不禁发问,该市处心积虑地采取“盯梢”战术,识别暗访专家,把暗访变成“暗防”,到底用意何在?是急功近利、有的放矢,在“对的人”面前做“对的事”;还是对准备工作不自信,要把专家引导到经过精挑细选的地点,通过摆拍获得殊荣;还是害怕普通群众“乱说”“敢说”,安排经过训练,背过台词的群众,在专家面前说“该说的话”?

 

纵有千百种理由,这种做法都从本质上背离了“创卫”的本意,反映出一些部门应付、敷衍,不在正规路径下功夫,只在歪门邪道上投机取巧的急功近利心态。同样,也暴露出他们平时懒一懒,检查时演一演、骗一骗,临阵抱佛脚的畸形工作态度。

 

如果不是被曝光,这一天衣无缝的“盯梢奇招”,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没有任何漏洞的“闭环”,让暗访专家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参观”“被安排”,可能还会为该市打出高分。这也充分说明很多职能部门不是没有解决“难题”的能力,如果不把脑筋浪费在歪门邪道上,当前所面临的很多治理难题未必就无解。

 

其实,类似的“盯梢”之前也曾出现过。根据媒体报道,前年“创文”检查组刚抵达东北某市,当地城管局就偷拍了13名检查组成员的照片并广而告之。当地还发出通知,要求如果发现检查组成员,第一时间上报至各中队长。除此之外,每逢“创卫”和“创文”期间,总有各种各样的“幺蛾子”。有些城市要求关闭市区范围所有的中小饭店、报刊亭等,位于主要路段的饭店甚至一夜之间变身成假冒的舞蹈培训学校。似乎在当地主政者眼中,饭店本身就代表着“不文明”;有的城市“未雨绸缪”,在检查组必经道路的两侧修建起“遮羞墙”,遮住杂乱的老城区;还有城市发起“捡一个烟头奖励5分钱”“打死一只苍蝇奖励五毛钱”运动。

 

“幺蛾子”的频现,让“创卫”和“创文”彻底沦为“创伪”,不仅让暗访工作组的工作流于形式,还让其他本本分分参评的城市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如果任由这种造假运动、形式主义肆意、无序蔓延,社会对“何为卫生”“何为文明”,都可能失去基本共识。

 

而这些狠拍脑袋想出的应付之策,究其根本,折射的是一种扭曲的政绩观。在一些官员看来,本本分分工作,不容易崭露头角,干了事情不宣扬,也没人会知道。通过参加评比,却最容易出“政绩”,也最容易受到上级部门的关注和青睐。只要在评比中获得了荣誉称号,不仅会带来相应的财政支持与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还能在个人的政绩履历表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各种评比都被异化成为“政绩工程”,说到底就是看中了那点政绩。而背后的实效和“内功”,却好似可有可无。

 

这是“需求侧”。在另一方面,“幺蛾子”频现也有“供给侧”的因素——在一些地方,一些评选本身就有形式主义之嫌,有的做法、要求脱离实际,基层也难免用形式主义来对付形式主义;有的检查、考核的方式与标准,存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比如暗访这一机制,一方面可以发现不少下级藏着掖着、不为外界所知的问题,一方面遭遇到“暗访”变“暗防”,“暗访”变“明察”的尴尬,对此无疑需要管理部门作出回应,适时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更多元化、更常态化的监管手段来更好实现检查目的。

 

至于“以形式主义对付形式主义”,此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一弊端就备受诟病。不少基层干部都曾反映,一些不合理的考核评比把他们折腾得半死,也滋生了基层务虚不务实的作风。几年来,大部分地区通过整改已有改观,但个别地方乱象犹存。看来,以“务实”为目的的整改,还远远没到可停歇的时候。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