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台州是如何“挤入”长三角的?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袁华明 2020-05-19 16:02
摘要:上海与台州之间,必有新故事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

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沿着海岸线往南,数百公里外位于椒江入海口的浙江台州,是中国大陆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第一缕曙光”曾让这座城市声名鹊起。

台州与上海的渊源非常深厚,这种渊源不仅是同属吴语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近似,而且在于当前两地在经济上的互补,更重要的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不断扩容正是从台州开始的。

一张难求的“门票”

日前,台州印发了《台州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全面对接上海市辖区、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产业园、国企、外企、世界500强和各商会资源,全方位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工作机制、发展平台、科技、金融、民生、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动员全市域全方位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通过对接和融入提升台州的综合实力,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台州的工作目标。

“把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融入‘一带一路’,作为激发动能的关键招和决胜未来的‘胜负手’来抓。力争在科创、产业、经贸、金融等领域更好地接轨大上海。”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指出,到了这个阶段,台州一定要靠开放来“突围”,靠开放把棋盘走活。“在开放接轨上突围”是不久前台州提出的“三立三进三突围”的重要内容之一。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这是多年来台州党代会、人代会等重要会议报告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十几年前,台州就开始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交流。事实上,对当时的台州来说,要挤入长三角并不容易,这是一张难求的“门票”。据相关人士回忆,当时台州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一一敲开了各个专家的房门,只为推介自己的城市,还进行了一场答辩。2003年,台州被正式接纳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这是长三角首次扩容接纳新成员,协调会首次扩容后成员城市由15个增加到16个。

协调会的前身,是1992年15个长三角城市协作部门负责人自发倡议的联席会议制度,此后有关正式文本中并未把台州算到长三角中,那时人们在提到长三角城市群时也往往继续称“15+1”。台州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初向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提出请求,终于为台州市挣得了一个“名分”——国家发改委2005年4月中旬出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总体方案中,正式把台州纳入长三角。

此后,长三角无论是规模层面还是协调会层面,又经历了多次扩容,直至去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沪苏浙皖41个城市全部纳入其中。台州作为长三角扩容第一城,如今回头看别有意义。

挤进长三角后,台州特别重视利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的条件,积极对接上海的科技、人才、商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台州企业建立上海(台州)科技研发园,组织“上海·台州周”,选派年轻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与上海台州商会建立制度化联系和招商合作机制,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格局。

台州与上海变得越来越近。从上海市中心到台州市中心,高速公路里程约为400公里。400公里是快消品物流中经济合理的半径,在高铁时代之前这也差不多是地缘相亲城市的最大距离。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台州到上海的时空距离被一再压缩,预计于2021年通车的杭绍台铁路以及规划中的通苏嘉甬铁路通车后,将进一步缩短两地交通在途时间。

两个“制造之都”

多年来,长三角的企业家和老百姓,一直奔走在一体化的路上。沪苏浙皖之间,彼此投资建厂、产业联动、物流往来,这些市场行为早已有之。

台州商人较早到上海发展的浙商群体之一。源自台州的腾达建设、爱仕达电器等企业在上海发展的风生水起,当然还有曾名噪一时的台州智能马桶。在沪台州籍企业家已成为勇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生力军,进一步立足上海这个龙头,集聚新动能、延伸产业链、拓展大市场,充分借力区域协同发展的东风壮大自己。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到,支持浙江温州、台州开展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为民营经济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近年来,台州围绕“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和“新时代美丽台州建设”,以“大湾区”建设为引领,突出民营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在区域开放协作大格局中融入融合、借势借力,成为活跃的“群员”。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台州是一座肩负“使命”的城市,即“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历史使命。2020年伊始,台州市五届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发展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台州的民营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制造业为主业,从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整合的角度看,台州制造业优势与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制造”优势之间的有较大的互补性。

上海的高端、国际化、前沿性制造与台州的精细、分众化、“隐形冠军”式制造相辅相成,两个“制造之都”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实现着各自的价值。打造“上海制造”金名片,上海正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着力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上开疆拓土,着力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做足文章,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台州作为长三角产业链上的一环举足轻重,正以“制造之都”建设为关键抓手,大力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产业梯度互补、与甬台温临港产业带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将台州打造成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融入长三角的台州,当下关键在接轨上海。今年,台州将全面对接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面对接上海国企、外企和世界500强,全面对接上海各重点产业园区,全面对接上海各商会资源,提出“要把干部派进去,把产业接进去,把活动办进去”。

两地之间,必将有新故事。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