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防疫新科普丨坐地铁更易感染病毒?通风专家支招“小窍门”
分享至:
 (77)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蕾 2020-04-11 14:26
摘要:地铁车站不属于全密闭空间。

早前伦敦确诊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时,有英国专家表示,伦敦地铁很有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的“温床”。不少伦敦人开始对乘坐人挤人的交通工具感到惊慌失措,有地铁乘客干脆戴起了防毒面具。

那么,在国内复工复产期间,我们乘坐地铁是不是容易感染病毒?乘坐地铁时,该如何进行自我防护?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副院长、地铁热环境方面的专家王丽慧。

地铁车站是否属于密闭空间?

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在封闭和半封闭空间,气溶胶传播是与飞沫传播是同样重要的传播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众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包括地面轻轨车站和地下车站两种。一般来说,由于地面上的自然风无法自动进入地铁车站,因此在地铁车厢、地下车站均安装有机械通风系统。

这一系统利用风机驱动,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地铁站内,以保障通常情况下乘客对新风和舒适度的需求。如果没有安装机械通风系统,地铁站地下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会过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由于地铁车站装有通风系统,而且每个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与室外相连,与地面的室外空气有一定的交换,因此地铁车站不属于全密闭空间。

地铁运营方如何科学做好通风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地下轨道交通环境属于地下空间,而且人员密度大。对于地铁运营管理者来说,除了做好消毒、对进站人员进行测温等工作外,疫情期间可采用最大机械新风量、关闭回风的直流式通风系统运行模式。新风量能有效稀释地铁车站等空间有害物浓度,增强乘客健康保障;而关闭回风能降低污染空气在交通环境内的循环,减少交叉感染。

还有一个小窍门。在既有车站设备提供的新风量不足时,屏蔽门地铁车站可在列车离站1分钟内延迟关闭站台两端个别屏蔽门,利用离站列车引起的负压自然能源,引入室外空气品质良好的新风。在保障车站乘客安全的前提下,此可作为有效提升车站新风量的一种备用方案。

疫情期间,我们乘坐地铁时如何防护?

防疫期间,乘客乘坐地铁时,宜做好“出行时间和路线的优化”,“戴口罩”和“少接触”。

(1)乘客尽可能错峰出行,出行时,尽量避免客流高峰期(上午7:30-9:30和下午17:30-19:30);轻轨车站因地面敞开空间,新风有足够保证,可优先选择。

(2)提倡用手机扫码方式进出站,而不是用公交卡等接触式刷卡方式,可有效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

(3)乘坐地铁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人们之间1米以上的间距,并且勤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4)在车厢和车站内提倡乘客定点停留,减少彼此接触的概率,降低有害物传输交叉感染的概率。

栏目主编:黄海华 题图来源:王美杰制图
文中图片:王美杰制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