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云看病”提速,如何避免患者主导医患关系的潜在风险?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肖彤 2020-04-04 16:02
摘要:医患关系不是一种买卖关系,无论到医院看病还是网上看病,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回到医疗服务的本来价值上。

       上一轮“互联网+”浪潮汹涌来时,“互联网医院”概念还显得不温不火。不同于出行购物,求医问药毕竟是攸关身体健康的大事,马虎不得。但如果去医院看病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情况又是什么样呢?

       阿里健康4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过去10天,支付宝平台上医疗健康类服务的交易量增长了16倍。显然,线上问诊的发展正在受到疫情影响而提速。根据易观千帆监测数据,今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日活最高峰达671.2万人,较去年同期最大涨幅接近160万人,涨幅31.28%。

       线上问诊并非新事物,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就印发过《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那么,实践中,“云看病”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营造无接触诊疗环境

       半年前,为方便患者诊后随访,北京某著名医院肝胆外科的主治医师、讲师唐医生,注册了一款在线诊疗平台。凭借扎实的专业指导和细致耐心的解答,他很快收获了98%的五星好评。在他看来,线上诊疗对医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并不比线下低:“看病讲究的是问诊、查体、检验检查报告解读后综合信息的分析;但线上诊疗时,无法进行体格检查,只能通过既有的一些检查报告来推测。”

       现在,他平均每天在线上接诊五六位患者,这是他疫情前大约一周的线上接诊量。他说,“线上诊疗提供了一个无接触式的诊疗环境,能满足一定的问诊需要,第一时间得到医疗指导建议,在疫情期间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3年前,南京某著名医院获批在线诊疗首批医疗单位,营养科的王医生就完成了入驻。“因为民间关注营养问题很普遍,现在线上接诊每天都有两三个。近两个月线上接诊量明显增加,上周大概五六个。”

       如今,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医院又成为当地有名的互联网医院,全院支持在线问诊、智能问药、药品快递到家。春节期间上线了“发热筛查门诊”服务,有在线复诊、图文视频咨询、互联网+护理、用药咨询、慢病管理等服务,有效避免了慢病患者到院治疗带来的交叉感染。

       除了上线医院,多款在线诊疗平台也在疫情期间迎来问诊的爆发性增长。从1月22日到2月25日,好大夫线上问诊量超过426万,其中与肺炎相关的咨询占到了20%,问诊量环比增长278%,平均每天有2万多名医生在线问诊。

最适合非急症和慢病患者

       不是每个科室都适合在线诊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张广介绍,口腔科门诊中因为很多流程涉及操作,无法通过图文或电话完成。初步判断病情后,在线诊疗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学科特点决定了口腔科不是那么适合在线诊疗。”

       在线诊疗不适合急症和重症患者。王医生说,比如遇到患者腹痛,这个时候很难判断具体病情。可能是最简单的肚子疼,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很多急症,比如胰腺炎穿孔都是要命的。这个时候患者必须及时去医院处理。

       唐医生认为,在线诊疗相对更适合非急症患者的医疗刚需和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后者为例,慢病患者对自己情况比较了解,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首先对自己的病因、病程足够了解,出现一些非急症的疾病新变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寻求专业解答或者通过互联网联系自己的经治医生,得到帮助。”他最初接触在线诊疗是来自慢病患者的推荐。这位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从家乡再来北京复诊又十分不便,诊断过后就给唐医生推荐了这款在线诊疗平台。此后,唐医生遇到病情相对稳定、复诊确实不方便的患者,也会在线上给与患者一些帮助。

       复诊患者之外,对于一些初诊患者,互联网医疗可以有效地进行分诊前移。让患者提前知道自己一些病情和未来就诊科室,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也避免盲目分诊、挂号。张广举例,在口腔科领域,牙龈出血有很多可能原因。小到简单的食物损伤、大到白血病都可能造成牙龈出血。部分患者会非常焦虑,担心这是白血病前兆,但多数都是简单的损伤。这种情况适合医生在线上及时为患者解答,为患者解忧。

       在线诊疗的另一个好处是,很多患者可以说出面对面看病时不愿说的个人隐私。王医生说,“我接诊了很多瘦弱的病人,在线诊疗时会主动告诉我他有很多年的手淫习惯。但在线下,很多患者不愿主动透露。还有很多腹泻病人,发病是因为不听家人劝阻服用减肥药。但线下问诊时,他会说是因为吃了什么菜,或天气不好拉肚子等等,不愿说出隐私。”也因为这点,他认为未来的在线诊疗应该更重视信息安全。

变化的医患关系值得反思

       在医院门诊,患者往往抱着求医问诊的心理,严格遵从医嘱,总希望医生看的时间长点、说的话多点。但在互联网诊疗平台,患者成了买家,医患关系在表现方式上有了一定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使得医疗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也发生一定变化。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医生表示,这就类似买方市场,长期发展可能会形成一种患者主导医患关系的风险。医生为了追求好评率,有可能弱化专业性服务,使网上医疗成为如同日常服务业中的简单服务。但是,医患关系不是一种买卖关系,医生是看病的、很专业的,患者是问诊的,不能认为“我钱花了,你必须按我的思路走;我想开这种药,你必须给我开”,无论到医院看病还是网上看病,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回到医疗服务的本来价值上。

       南京的王医生也说,在线上,患者往往不像线下那么“听话”。有时在线上跟病人严谨地讲完病情和建议后,病人却说这些都看不懂,只要直接告诉去做什么就行。而这时,医生往往会随着患者的主观诉求走。“患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治病是有欠缺的。可是,不少患者网上就诊后,如果觉得没有得到他认为有用的信息,就会给医生差评,医生只好变‘听话’。”

       他说,更有甚者,一些网上问诊的患者,是希望自以为有用的信息从医生这里得到印证。比如从保健品公司、微商那里得到的信息,觉得和自己的病状感觉貌似符合,就来问医生。但医生没有给他这种验证,他就觉得这钱花冤枉了。

      “在医院,患者是主动来,要听医生的。在网上,患者认为是我选择医生,医生应该感谢我,可能有潜意识的角色转换。这是目前线上诊疗实践中值得反思的问题。”王医生说。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