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访谈 > 文章详情
在这个清明,致敬一种挺身守护与生生不息 | 江南文化考札④
分享至:
 (66)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郭泉真 2020-04-04 06:16
摘要:“虽千万人吾往矣”,挺身而出,接力守护,在江南文脉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无论是暗夜孤室青灯黄卷的无人知晓之中,还是在寇祸来袭守土护民的迎难而上之际。

数月追考上海两千年人文,从陆机一心维护祖上、热爱家乡先人的抗然发声,到顾野王教出虞世南师徒如一的外“容貌儒懦”而内“志性抗烈”,及唐代华亭高僧船子和尚为报师恩苦守三十年、为传道不惜以命开示,还有拼死维护陆机陆云的义烈之士孙拯,因仰慕船子和尚居留华亭、又特意去乌镇怒斥贼人护下镇上房舍不被焚毁的妙普禅师,等等,一直有一种情感在心中涌动。

不过在这个清明,当再次怀想“追远”,最想致敬的还是另一群人,一群掩映在陆机陆云顾野王船子和尚等光亮事迹之下的人,一群不断挺身而出的守护者、千年生生不息的“拨棹人”。

比如,追考船子事迹,最感动处,倒不在于他生命尽头“覆舟而逝”那个水圈,而在吕益柔、坦禅师、施蛰存、方行……包括那位学生。

自号华亭“松泽叟”的吕益柔,从自家父亲留下的遗编中,把船子和尚的三十九首拨棹歌,刻在难以磨灭的石上。朱泾法忍寺的首座坦禅师,将之刻印成书,得以刊行后世。施蛰存先生数十年孜孜以求,极力“怂恿”把这份“自元明以来学者所未知”的遗珍,编入长期领导上海文博工作的方行主编的《上海文献丛书》,作为第一种出版。施蛰存的一位学生也尽心竭力,屡次前往朱泾,实地搜寻整日,又辗转寻访到久已搬迁外镇的知情人……尽管最后依然无果,但其热忱之心,显然不独为师,其中也有一份对先贤文脉的在意与珍视。

从一本《机缘集》的千载机缘,到三十九首拨棹歌的重现于世,从家藏遗编的两代传承,到石刻版印的幸存接续,传承之中,传奇之中,显出一份动人。

这动人,首在文化作品,如吕益柔被船子诗作“属词寄意,脱然迥出尘网之外”打动,生了石刻传播之心。

这动人,更在文化传承。文脉如水,流淌不绝,而一颗对文化遗存的珍视呵护之心,正如舟行水上,在一代代拨棹者的接力传继中得以不滞不沉。

和顾野王《玉篇》在日本的传播一样,船子和尚与张志和写的“七七三三七”句式,在唐代就传至东瀛。后来直到明代,日本那位“聪明的一休”——高僧一休宗纯,还曾写过两首《船子钓台图》,如:“千尺丝纶岂得收,一天风月一江舟。舟翻人去名犹在,洙水何因不逆流。”

这是文化的魅力。

正如钱振民教授对船子事迹的感言:儒“入世”,道“出世”,佛则出入于其间。随着历史的演进,三者互相吸收,交融发展,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而又焕发着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明。九峰三泖吸引并包容了船子和尚,而船子和尚亦为成就这片土地之文明贡献了智慧。近代以来的上海一跃而成为中西文明交融之地,其来有自。改革开放的今天,倍加需要借鉴吸收不同地域不同色彩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

能“其来有自”,能“借鉴吸收”,离不开一代代“拨棹人”的挺身守护与生生不息。

包括1962年前往佘山公社凤凰山麓,勘查“上海地区出土的第一件青铜尊”的上海市文管会考古专家蒋大沂。今人写文追忆他时,特地加上了这样一段话:“在‘上海百年前是一座小渔村’这样的谬论至今流传的时代,很久以来,上海的考古工作其实一直在默默而持之以恒地进行着,这些坚持来自一些平凡而伟大的前辈。”

数月追考“上海人文两千年”,无数次在看见这样一些细节后,抬起头来,静静感受自己的心跳。

他们不一定广为人知。他们有时顺遂,有时只需完成本职工作,有时则要有所坚持,有所不为,努力在风中举炬前行。

“虽千万人吾往矣”,挺身而出,接力守护,在江南文脉与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无论是暗夜孤室青灯黄卷的无人知晓之中,还是在寇祸来袭守土护民的迎难而上之际。千年以来如是,千年之后亦如是。守护文化如是,守护生灵亦如是。包括,这次“新冠”来临之时。那些奔赴,那些守护。那些已经被看见的,和没有被看见的。那些人类本能的努力,与文化精神的折射。

施蛰存先生在数十年搜寻船子画像未果后,心心念念,说了一句:“船子和尚是唐朝人,《全唐诗》就应该补充他的《拨棹歌》三十九首。”

查陈尚君教授辑录的《全唐诗续拾》,卷二十六,三十九首,已悉数在。

会被看见,无论时隔多久。会补到位,因为心会致敬。

栏目主编:陈抒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