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恢复经济千头万绪,哪些“大头”需要尽快抓住?
分享至:
 (70)
 (1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温建宁 2020-03-28 06:21
摘要: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逐渐实现经济活动的常态化管理。如何更好地恢复和发展经济?

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的汇报,研究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逐渐实现经济活动的常态化管理。如何更好地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金融精准施策助力经济发展

及时有效的政策扶持是经济恢复发展的良药,精准的施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金融精准施策助力经济发展,要做到两个方面。

第一,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考虑受损的经济单元短期恢复的实际难度,根据受疫情影响的严重程度决定复工复产顺序,制定企业复工复产的差异化进度表。一方面,激励受影响轻微的经济单位早复工、早复产,尽最大努力把经济损失弥补回来。设计分阶段、分批次、分步骤的复产复工先后顺序,优先推动产品有销路有市场的经济单元复工复产,督促有条件发放员工劳动报酬的企业边复工复产边开辟销路,为早复工复产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风险托底,使复工复产和民生保障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差别对待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经济单位。可鼓励部分企业转工转产,以创造新供给和新价值服务经济发展。对于国内供求关系发生逆转,或海外需求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行业,不能简单地要求其复工复产,而应根据情况作出调整,最大程度挖掘存量、创造增量。要预留经济修复和危机转换的政策空间,提供熟练劳动力调剂和先进设备共享的弹性化组织,在实施时间表和操作容忍度上给予一定便利。可以加强复工复产中过剩劳动力的价值开发,关注全社会层面人力资源综合效率的提升,创设社会公益岗位,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实现有温度的复工复产。

第二,发挥经济政策主观能动作用,在财政政策的积极性和金融政策的灵活性上做好文章。首先,采取强有力的财政措施稳定市场预期,保护市场来之不易的交易基础和预期条件,激发经济参与主体及市场交易者的宝贵信心,释放经济被压后自我修复及复苏的弹性作用。其次,采取类似战时的特别政策维护金融主权和市场稳定。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不仅严重危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还对全球经济、金融、政治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为此,要以筹集平准基金等为市场托底,建立阻止境外金融动荡输入型隔离墙制度,保护国内市场不受国外市场影响,防止国际金融市场投机势力趁火打劫,预防A股市场遭受境外势力打压,防止做空者借题发挥制造剧烈波动,帮助股权质押负担相对重的上市公司保护股价,以稳定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大局。中国金融稳住了,对于世界金融市场也是有力支撑。最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科创板建设成果和科创企业发展氛围。科创板在投融资方面已初具规模,要保护其在支持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中的金融作用,推进科创板上市企业做实科技属性和含量,为掌握大国国际博弈的主动权奠定基础。

优先复活商业激活市场带动经济

商业和市场是经济联系的纽带。抓商业复苏,就能使商业这个中心节点一通百通,进而实现商业联通生产和消费的功能,最终带动整个经济链条顺畅运转。

第一,扶持商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无论是大型全国连锁商贸流通企业,还是居民社区中的小微商业店铺,都应该列入按比例享受扶持政策的优惠名单。税费减免措施不仅要在企业的生产端发力,也要在商业零售端重点发力,这样企业生产的大量商品才能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商业市场才能得到现金流输血而充分活跃,进而推动整个经济发展链条顺畅运行。因此,简政放权让利,优先复活商业经济,是恢复经济千头万绪中最值得抓住的“大头”。

第二,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发挥活跃经济的基础作用。政府恢复经济要打好市场这张王牌,用市场逻辑施加社会影响力,把市场当“润滑剂”疏通阻塞严重的商业渠道。一方面,通过利税减免、放权让利等措施,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商业主体经济活性。只要商业开始显现活跃态势,消费信心就能逐渐得到提振。另一方面,要以我为主自力更生开发国内需求,增强企业等生产端的生产动力,为经济恢复和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扶持健康经济形成发展新动能

疫情期间,人们切身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疫情过后,人们对保健的需要将快速增长,健康产业将会成为最有消费潜力的经济业态。这对培育新经济热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而言,是天然的社会基础。因此,要加强对健康经济发展重点规划和顶层设计。

第一,全方位重视健康相关领域的科技研发、产业培育和企业产品开发。在政策倾斜和金融优惠上加大财政性投资,在项目实施和基金支持上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加速推进一批有技术、需求面广的健康创新项目发展。

第二,推动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加大对新药研发、医疗装备、病毒检测及疫苗制备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加快推动能在短期内见实效、带动效果明显的技术成果和产业项目发展。从创造复工复产经济成果的角度来提升和鼓舞居民信心,从培育经济新业态持久生命力的角度来抵御输入性金融风险,以确保复工复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兼顾。

作者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上海高校智库专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