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正轨,要牵住这个“牛鼻子”
分享至:
 (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功润 2020-03-25 17:31
摘要:就业,一边连着经济,一边联通民生,“稳就业”是关乎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正轨的“牛鼻子”。

经过积极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复工复产复市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生活渐渐回归正轨,稳经济、稳就业、稳民生也日益提上议程。就业,一边连着经济,一边联通民生,就业稳则经济稳、社会稳、人心稳。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就业”是关乎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正轨的“牛鼻子”。

统筹实施“稳就业”策略,无外乎从两端入手:一是需求侧,一是供给侧。在特定时期,人力资源的供给侧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因此就需要从需求侧多做文章,以较大的弹性空间吸纳就业人员,使其各就其位、各尽其责。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9亿人,其中1.7亿人外出务工;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其规模创历史新高。这两大群体是特别重要的劳动生产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否尽快妥善解决这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速度和效能。

稳就业的关键是稳企业

企业兴,则经济兴。就业的基本盘在企业,特别是提供了80%左右就业岗位的民营经济。疫情之下,民营企业首当其冲。从行业表征看,酒店、餐饮、旅游、娱乐等消费类为主的生活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从市场主体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影响相对更大,现金流中断让它们举步维艰。因此,稳就业的关键是要稳企业,尤其是要帮千千万万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危急关头,要加大力度帮扶民营企业,多措并举打出政策“组合拳”。首先,要讲求速度。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要简化手续,政府涉企事项尽可能网上办理,尽快让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补血”受益。其次,要结果导向。出台的减税降费、社保费减免缓缴、金融支持等系列帮扶政策要落实到企业身上,切实为企业减负。再则,要“托底”支持。出台对中小微企业的租金减免、补贴政策,确保对因疫情拖欠水电费的中小微企业不断供、不收取滞纳金。应该说,所有的帮扶政策都是为了给风浪中的企业“护航”,挺过危机之后,企业才能通过复工复产“转”起来、“活”起来。当然,企业复工复产后,还可能面临资金支持难、订单交付难、产业链配套难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帮扶政策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要从减负、助产、稳市场等角度全流程帮扶到位,打通“堵”点,接上“断”点。换言之,既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稳就业既要盘活存量,也要激发增量

按照经济学原理,疫情必然会导致“需求抑制”。近期,不少企业为求自保纷纷减薪裁员,客观上使就业需求的存量减少。从中长期看,企业降低预期使得就业需求的增量减少。所以,通过“逆周期”调节,帮企业、稳就业,就是要通过政策主动作为打破“需求抑制”,以盘活存量,并因势利导化“危”为“机”,激发新的增量。

从盘活存量就业市场角度看,除了从微观上帮扶中小微企业“活下来”以保障就业基本盘以外,还要从更广义的高度提升现有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口红利得到充分释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不切断城乡的体制性分割,实现了劳动力的充分流动,使一大批离土离乡的农民工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因此,当前的重要一环,是要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流通性,要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尽快取消对劳动者外出和流入返岗的不合理限制,通过跨区域点对点劳务协作等方式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就业,促进存量劳动力市场实现自由、自主匹配。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的作用,鼓励并支持农民工留在家乡就业创业,参与乡村振兴。

从激发增量就业市场看,要在疫情影响下,探寻新的亮光。疫情期间,线上创新业态得以深度拓展,数字经济表现不俗,各类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就业空间,生产形式、生活方式、用工需求等都随之发生一些变化。数字经济时代,“灵活就业”成为激发就业增量市场的重要方向。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新岗位新职业,同时支持发展共享用工,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就业服务。

支付宝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已有164万人通过支付宝平台实现灵活就业,其中90%为疫情中受损最严重的服务业岗位,此外也不乏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及各种兼职;有63万大学生通过“青团社”小程序找到了文案编辑、在线家教等兼职,单单支付宝上新增的25万小程序,就带动了75万个小程序开发和运营岗位。疫情之下,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不但加速了中国服务业的全面数字化,也创造了大量服务业的灵活就业岗位,成为中国稳就业、灵活就业新引擎。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是靠宏观经济良性发展,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守住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同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以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带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为就业创造更多新空间。

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