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武汉日记】上海医疗队医生:即将出院的老人流泪说“不想回家”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晨 2020-03-15 09:30
摘要:在这支上海混编战队里有来自各个单位的同事,这是一群不顾生死,迎难而上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上海的卓越品质和城市精神。

讲述人:张晨 第九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心理医生

我所在的上海第九援鄂医疗队(心理医疗队)第一组驻扎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有一晚收到来自北三病区医生的会诊短信,有三位患者需要我们心理医疗队参与制定诊治方案。北三病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也是上海第一援鄂医疗队的驻地之一。除夕之夜,这群来自上海的“逆行者”接管了此处,在这次抗疫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一早迎着武汉久违的阳光,王振院长带领我们医疗队一行三人来到了病房。在清洁区全无想象中拔刃张弩的紧张场面,经过了一个月的实战,这里的医疗秩序早已井井有条,脚步虽然匆匆但气氛平和安详,很难想象这里居然是全国都在关注关心的金银潭医院,第一援鄂医疗队强大的管理能力和高超的医疗水平可见一斑。在中山医院李璟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依次穿戴上了防护服,进入污染区开始今天的工作。

顺利完成前两位患者的会诊工作后,第三位会诊患者是一位78岁高龄新冠肺炎合并膀胱癌术后的老先生。这位老者在罹患新冠肺炎后出现急重症症状即入住金银潭医院,经过医护人员悉心治疗目前病情已稳定,符合出院标准。但患者拒绝出院,令人颇为不解,因此请求会诊。

我们步入病房时,老先生呆呆地躺在床上,目光空洞,凝视着天花板。王振院长俯身问候老者,其皆不作答。随着接触的深入,老先生表情渐渐有了变化,缓缓开口道“我不想回家”。“回家是所有人的愿望,为何你又不愿回家?”,说着说着,老先生的泪水划过了面庞,用浓重的武汉口音讲起了他的故事。原来老先生的老伴早已去世,独自居住,本次罹患新冠肺炎后在北三病房接受治疗,从当时的危急状况转危为安,对上海来的医生护士感激至极,这里的医护人员亲切和蔼,让他倍感久违的温馨,像是在家的感觉。

老先生躯体状况好转,在离家越来越近的时候,他的儿子以父亲是病毒携带者为由不让他回家。这犹如晴天霹雳,让老先生手足无措,逐渐陷入了对未来强烈的悲观情绪中,加之对老伴的思念之情更加深了痛苦感。相比亲人,本为陌路的医护人员让老先生更有家的感觉,所以他不愿出院。老者道出了真相,泪水湿透了他的枕巾,他转过头,用无助的眼神对我们说“医生,你们给我安乐死吧。”众人无不默然,经过王振的耐心开导,老先生的情绪也逐渐平复……

随着会诊的结束,我们步出病房,很多医护聚拢过来,唯一能识别各自身份的就是防护服上标注的单位和姓名。听听乡音,聊聊日常,这是我们驰援武汉以来难得轻松的时刻。在这支上海混编战队里有来自各个单位的同事,这是一群不顾生死,迎难而上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上海的卓越品质和城市精神。我们问起他们此刻最想什么,一致的回答都是“想家”。是啊!上海—我们共同的家,那里有我们的梦想、那里有我们的信仰、那里更有我们亲爱的家人。但是为了我们所有人最爱的家—中国,我们选择坚守武汉!

在回去的路上,我渐渐陷入深思:我们都知道家在哪里,但老先生的家在哪里?那些因疫情遭受创伤的人们的心灵伤痛如何解决?虽然在党中央领导下的抗疫战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抗疫战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更细致的工作等着我们。

向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