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在抖音和快手上,如何打造爆款短视频?知名编导分享创作心得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夏斌 2020-03-13 07:01
摘要:优秀影视作品有很多共通点,如主题微小却不微弱、人物平凡却不平庸、表演随意却不刻意、故事通俗却不粗俗。对“小制作”而言,更要使出浑身解数,在微小中发现亮点,在突兀中制造惊喜,在感动中升华美感

在中国,据说每天有4亿人次“一起上抖音,抖掉不开心”,还有2亿人次在快手上“记录世界,记录你”。

对王国平来说,近年来站上风口浪尖的网络短视频并不是什么新晋网红。从音乐电视、公益广告、形象片到快闪、微电影、短视频……30多年来,他在微影视的“蓝海”里探索耕耘。

在“大银幕”和“小屏幕”的拉锯中,怎样做大文化的蛋糕?这位资深导演有话要说。


「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摄影者,有一个点子就可以成为导演」

上观新闻:疫情期间,刷手机视频成了许多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手段。这段日子里,您是不是也会经常刷视频?

王国平:有空的时候,我会在手机上看一些有意思的短视频,权当打发碎片时间,也顺便了解现在年轻人的动态和想法。

上观新闻:随着抖音和快手的日益普及,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短视频的时代。

王国平应当说,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微影视的时代。

所谓微影视,是指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长篇纪录片、电视晚会、电视选秀等之外的,片长从数秒钟到30分钟,具有一定创意、构思和主题的原创影视艺术作品。其中,短视频“自带光环”,近年来尤为受到网民喜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电影还是有很高技术门槛的。多数人仅仅是观众,无法参与制作,更没法双向互动。但在“微时代”,技术鸿沟正快速缩小。有一个点子,就可以成为导演;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摄影者。

跟传统视听作品不同,网络短视频更加强调时效性、趣味性和交互性。它的片长更短,大多在15秒左右,也更具草根性,对接芸芸众生的感性诉求,所以“自带流量”。

上观新闻:短视频不仅带火了重庆的轻轨、西安的不倒翁、上海的深坑酒店,还捧红了多才多艺的消防员、能歌善舞的快递员、软萌可爱的宠物。但最成功的,可能就是李子柒。从专业角度来看,她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创意?

王国平李子柒的古风视频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做到了集五大特性于一身,即偶像性、实用性、符号性、理想性和审美性。

李子柒的走红,主要是新媒体传播精心包装和营销的成功,背后有着“十年磨一剑”的努力。李子柒出身农村,曾在城市打拼,但最终决定离开喧嚣都市,回归乡野生活。她具备草根逆袭、励志成功的典型性,容易引发共鸣。这与许多选秀节目中的偶像人设如出一辙。

实用性表现为她的视频大多以美食为切入口,这对在网上学习烹饪技巧的人来说具有教科书般的示范作用。

在外国人看来,这样一个农村女孩,称得上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是传播东方传统工艺的生动符号。

再来看理想性。李子柒的作品演绎了“世外桃源”的景象,李子柒看上去样样精通,仿若超凡脱俗的“田螺姑娘”。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气质,寄托了很多人对理想女性的向往。

审美性是李子柒作品技高一筹的地方所在。现在很多网络短视频,即兴拍摄,比较粗糙,不少只是纯粹搞笑。李子柒的视频显然都经过专业导演、专业摄影的打磨,每个画面都精雕细琢,包括后期制作也是反复剪辑、精心修改的。

可以说,她是完全按照电影、电视的要求在制作短视频。这种质量把控渗透到了每个细节、每个道具。所以,看她的作品如同欣赏唐诗宋词,可谓如诗如画。

上观新闻:有人觉得,李子柒从国内火到国外,应主要归功于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王国平:仔细观察,李子柒的作品并没有对中华文化进行直接夸赞,甚至连台词都很少。她的作品总体上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道和田园气息,传递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美。然后,在不经意间,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融汇进去。

特别是,她对传统美食的精雕细琢、对传统农活的精耕细作,既接地气,又具有科普价值,还体现了文化自信。这是短视频产业发展的正能量。

「“大”未必意味着质量高,“微”未必意味着粗制滥造」

上观新闻:当年,当一些导演热衷于拍大片之际,您就已经专注于音乐电视、形象片等“小制作”。对这段“微导演”的经历,您有什么感触?

王国平:选择微影视之路,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出生于上海,受海派文化影响很大。海派文化并不一味地求大,更讲求小而精。第二,我不太会模仿他人,也不喜欢重复自己,所以愿意更多尝试短片类型。

其实,当好“微导演”不比导大片容易。微影视虽小,却五脏俱全,小到服装、化装、道具,大到编剧、演员,一个都不少。而且,在更短的时间里,既要讲好故事、演绎人物,又要吸引人、感动人,必须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仅靠感官刺激来吸引眼球,微影视就会等同于电子游戏的视觉消费或低俗影片的娱乐消遣,其艺术性和审美性必将荡然无存。

所以我一直强调,“大”与“小”是辩证的。“大”未必意味着质量高,“微”未必意味着粗制滥造。

上观新闻:在“大银幕”和“小屏幕”的拉锯中,微影视树起了怎样的风向标?

王国平:微影视的蓬勃发展,有利于连接、融合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一方面,它是新媒体对传统影视的反叛乃至革命;另一方面,它依旧属于影像艺术,需要坚守视觉语言的创意之美。

坦率地讲,有些微影视创作者不太注重影像创意,刻意追求“生活流”和所谓的纪实性,而一味排斥艺术性。这其实是对微影视的曲解和误读。

优秀的影视作品有很多共通特点,如主题微小却不微弱、人物平凡却不平庸、表演随意却不刻意、故事通俗却不粗俗。对“小制作”而言,更要使出浑身解数,在微小中发现亮点,在突兀中制造惊喜,在感动中升华美感。

例如,要讲好故事。微影视时长较短,却“高度浓缩”,要求故事完整、脉络清晰、人物突出、高潮明显、节奏张弛。由此,导演能否用简练干净的镜头语言讲出故事的新奇性、悬念性、独特性、感人性、共鸣性,决定了作品的质量高低。

又如,要拼创意。创意是微影视的灵魂。缺乏新颖别致的创意,微影视就会沦为画面的随意组合以及视频的任意堆砌。唯有在细枝末节上靠创意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才能拨动观众的心弦。

此外,还要细致入微地显真情。微影视以表现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居多,最忌矫情做作和虚情假意。它的艺术生命力必须通过朴实无华、深厚纯洁的真情感来打造和维系。

上观新闻:有些微影视作品似乎成了“加长版广告片”?

王国平:确实,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会染指微影视,不是拍成广告片,就是植入广告。大到汽车厂商、饮料巨头,小到化妆品、网络游戏,随便找个人拍段视频放网上,就对外宣称这是微影视。

这是一种绑架。过多的商业化因素只会让观众对微电影产生排斥感。当我们看了一个几分钟的故事铺垫后,却发现是在推销商品,会不会感觉像吃了一只苍蝇?

当然,微影视并不会完全拒绝广告,关键是广告的植入要合理。例如,植入的产品要和剧情有直接关系,要有合理性。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宁愿用字幕,也不要硬性植入。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改变以植入广告为主的单一模式,尽快向贴片广告转型,或者尝试点击收费的模式,让微影视重新接上地气和人气。

「“快”在于出其不意,“闪”在于与众不同」

上观新闻:去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快闪浪潮。你方唱罢我登场,神州大地齐快闪。您对这一艺术形式应该并不陌生吧?

王国平:20多年前,我在导演《财富》全球论坛上海献礼片时,就尝试过快闪这一样式。2006年,我拍摄主旋律音乐电视《在灿烂的阳光下》,最大的看点就是借鉴运用了快闪的手法。

今日快闪的流行和普及,主要得益于快节奏的生活和短视频的兴起。在国外,快闪是忙碌之余开的一个玩笑,或是一次无伤大雅的恶作剧,顺应了现代人个性张扬、喜欢冒险、锻炼勇气、寻找刺激、渴望关注、释放压力等需求。

除了时势造“英雄”之外,快闪还有其独特的魅力。快闪之“快”,在于出其不意、立竿见影;快闪之“闪”,在于与众不同、巧思独运。作为新兴的表演样式,它具有自发性和随意性、即时性和偶发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空间限定性和时间规定性等特点。

就欣赏而言,它可以带来意外惊喜的美感、突如其来的快感、集体狂欢的兴奋感、自由组合的流动感、众人参与的现场感以及情绪释放的宣泄感等等。

上观新闻:中国式快闪有什么个性?

王国平:如同音乐电视从海外引进,一开始仅作为包装歌星和推销唱片的广告手段,后来一跃而成宣传主旋律的样式,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那样,中国式快闪表演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例如,国外快闪基本上是自发、即兴,无组织者,只有发起者;中国式快闪表演则通常有组织、有主题、有意义、有互动,且会通过拍摄记录等方式,最终在电视台、新媒体或自媒体上以短视频形式传播。

不过,纵观各地推出的快闪视频,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细节上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快闪源于生活,是非正规演出,贵在轻松自然,重在寻常与真实。但一些参演人员仍习惯于“舞台腔”,表演痕迹有点多;有些快闪活动过于注重场面的宏大感和仪式感,缺乏人文关注,导致气场难以流动。

对快闪视频的拍摄者来说,还应当善于抓住参演者乃至市民、游客的刹那间神态反应。这种一颦一笑、一回头一转身中的个性美,是快闪表演的精彩之处。

此外,成功的快闪事件几乎都是不可重复的,快闪的生命力是以奇取胜,超出想象,颠覆逻辑,仿佛从天而降,又瞬间消失。要达到这种强烈的震撼效果,就必须与众不同,必须突破创新。可是,现在许多快闪表演多见模仿抄袭,令人已无新鲜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上观新闻:“落地生根”之后,快闪怎样才能更好地生长?

王国平: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快闪表演切忌搞成音乐电视、广场音乐会。

在拍摄过程中,画面与声音必须有机配合。作品中的音乐不能独立于画面、游离于画面,即便画外音乐也应该为画面服务。两者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两张皮”,否则无法进行有效叙事和意境营造。快闪的特点虽然在于快,但不等于可以忽视画面的信息量和美感。

「打造文化品牌、宣传城市形象不能陷入“高举高打”的怪圈」

上观新闻:作为资深的电视人,您对打响上海城市文化品牌有什么建议?

王国平:上海拥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丰富资源,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宝藏,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更是每一个上海电视人、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很庆幸,我的许多创作实践、作品与打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品牌是同振共鸣的。比如,在影像创意上敢于、巧于运用西方现代派美术元素为主旋律题材服务,从而超越了“司空见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就下一步的文艺创作而言,我们应当更加努力地做到初心追寻红色文化足迹、精心镌刻海派文化符号、匠心刺绣江南文化意蕴。

上观新闻:如何才能用具象的影视语言讲述好海派文化?

王国平:海派文化是中外文化冲撞的产物、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结晶,是灵秀纤巧与浪漫精致的“一拍即合”。早在1994年,我就把镜头对准了海派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石库门,并将弄堂游戏和童谣拍摄进去,可以说打开了上海城市的记忆魔盒,将海派文化的生活质感呈现于世。

在新海派美学的演绎中,有必要从上海老电影,如《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优秀作品中寻找启发。同时,可进一步借鉴大众化的好莱坞电影和小众化的欧洲文艺电影的美学特征,沉下心打磨审美的格调、叙事的腔调、画面的影调、细节的情调,拍出上海的速度、高度、深度和温度。

比如,通过东与西、洋与中、古与今、新与旧、高与低、动与静、快与慢等的对比,将上海的精华、精美、精彩呈现出来,从而让人们对既传统又时尚的上海产生惊讶、惊喜、惊赞。

这需要把握上海城市的跳动脉搏,触及海派文化的精髓,而不仅仅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要融入对上海的热爱。

上观新闻:当前,一些地方在打造文化品牌、宣传城市形象中,似乎陷入了“高举高打”的怪圈。

王国平:确实,很多城市形象片可谓千城一面、千篇一律,要么大书特书城市的标志性符号,一味的“高大上”,要么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蜻蜓点水、罗列堆砌,只求“大而全”。在“浓墨重彩”中,城市的个性、城市的细节、城市的情调、城市的味道反而模糊起来。

这里面,有一种影响广泛的创作倾向尤为需要注意。那就是,一些名导演的城市形象片喜欢用艺术的手段来渲染和拔高,臆造出理想化、艺术化或者说是美化、优化、诗化的城市。其固有模式和传统套路便是人海战术的大场面、整齐划一的团体操、广角镜头的宏观俯视、色彩对比的视觉冲击,等等。

坦率地讲,这不是用纪实手法拍摄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城市。它仅仅用视觉造型和画面冲击来吸引眼球,却缺乏思想深度和人文意境。

上观新闻:如何才能避免走入“似曾相识”的胡同?

王国平:城市形象片既要浓缩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活力,又要以艺术化手段展现城市星罗棋布的主要景点,这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音画创意是导演功力和创意的体现,也是一部形象片成功的关键。具体可分为四种:第一是使用人物来串联;第二是使用情感来串联;第三是使用声音来串联,如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发出的具有浓郁上海特色的音响、音效、音乐来串联;第四是使用时间来串联。

总的来看,城市形象片的创作必须摆脱花里胡哨的初级阶段,而要迈上注重内涵、追求情感力量的新台阶。

「流水线上的产品可以复制,但对作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上观新闻:对照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目标,我们还可以怎样“发力”?

王国平: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最核心的、最有价值的是人。我们不缺资金、不缺市场,就缺人才。有了优秀的人才,就会有一流的创意,就会有成功的作品。

以影视行业为例,任何一个导演和导演群体的成功,可以说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结合、必然和偶然的结合。

第五代导演中的一些人通过优秀作品在国际上获奖,闯出了一条“墙外开花墙内红”的成功路径。于是,有人就前赴后继地效仿,在创作中投评委所好。这种以参赛获奖为终极目标的拼命拍片,是不是就走入了怪圈呢?

其实,国际上获奖更多说明片子有个性、有特点;同样,票房火爆的电影也更多说明它有很强的大众性、娱乐性。只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结合得好,才能真正成为经典。

上观新闻: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做到雅俗共赏,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技术活吗?

王国平:我经常告诫自己,不能把一部片子、一个项目仅仅当成任务或生意来做,而要始终将其视为艺术来追求、当成作品来攻关。流水线上的产品可以复制,但对作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可以好上加好、优中再优。

这首先得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相信下多少功夫就有多少成果,不厌其烦,精心打磨,对作品精益求精,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同时,在上海拍微影视,一定要有国际视野,还要注重传承创新。这个创新是建立在传承、学习和“熟能生巧”基础上的,不能自我割裂,不是空中楼阁。

面向互联网时代,还应该熟悉新的市场规律、产业规律。要坚持融合——媒体的融合,艺术的融合。

好的作品一定是跨界的、混搭的。一方面,需用好两批人——一批是出思想、出创意的策划人,另一批是能将思想变成有情节的故事、将策划具象化的制作人。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多向年轻人求教。比如,向李子柒学习怎样跟市场结合、怎样把握网民的心态。

网络时代特别是短视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对待这些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只有创意无极限、追求无终点,才能超越平庸、平常、平淡,才能活力释放、佳作不断。



王国平 曾任上海电视台音乐节目制片人、总导演,创办全球旅游视频网,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获评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和“中国百优青年文艺家”等荣誉,代表作有音乐电视《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电视剧《风情石库门》、形象片《上海精彩每一天》、微电影《上海色彩》等。

栏目主编:龚丹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