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武汉日记】金银潭医院的50个昼夜:透过护目镜流下水滴的那道缝隙,我打针愈发熟练
分享至:
 (33)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楚悦 2020-03-11 15:21
摘要:“不用跟领导汇报了,也不需要再安排别人进来了,我们来就是照顾您的,不仅是帮助治好病,也帮助解决你生病期间遇到的所有困难,你有什么事直接叫我就行。”

讲述人:戴华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护士长 上海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取出特殊的加长棉签,左右侧分别在在病人咽喉左右宫轻轻刮一下,再用棉签顶部在咽后壁上打个小圈。伴随着病人反射性打呕、咳嗽,一次咽拭子取样就完成了。

在金银潭医院的50个昼夜里,这是我每天都要重复好几次的一项工作,尤其是上早班的清晨。最多一天我对十几位病人做了咽拭子取样。


戴华(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除夕夜的出发

1月24日,除夕夜晚上六点多,我收到了当晚出发去武汉的通知。多少还是有些惊讶,报名是前两天就完成的,当时知会了家人,但总觉得在怎么样也得过完除夕才走了。没想到,年夜饭吃一半我就得去收拾行李了。我知道,武汉是真的等不了了。

2个小时后,作为上海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我和同行的135名队员在机场准备出发。我们尽可能多的带上了医疗物资奔赴武汉,为此还调换了一架更大的飞机。包机在凌晨1点30分降落,整个城市宛若空城,静谧得不可思议。

来了就是战斗。我自认为出发前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但到了武汉以后,紧迫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达到的第一天,武汉市市长还和我们开了会议,特别提到了形势紧迫。因为是第一批到达的医疗队,当时武汉的情况都还不甚明朗。刚去的前两天我和同事们都是戴着口罩睡觉,也不敢开空调开窗。


戴华在金银潭医院工作(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武汉金银潭医院是此次新冠肺炎最早的定点医院之一。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这所疫情重灾区医院的名字被全国人民所知。

1月26日,我和其他队员到达金银潭医院,我们第一批医疗队即将接管这里的北二、北三两个病区。北三是重症病区,我所在的北二病区据说是轻症为主。但下午2点,我和其他3名护士进舱的时候发现,至少有一半病人处于重症状态,有三五个已经报了病危。几乎所有患者都不具备自理能力,大都是非常虚弱,没有力气的状态。所以,进去之后病人所有生活方面的各类事情,都是由舱内的护士帮助来完成。

2个小时后,金银潭医院的医生撤离,当时武汉还有大量的病人等待救治,他们需要紧急加开病区,我们也迅速开始正式接管。

开头几天里,金银潭医院的条件非常艰苦,主要是物资匮乏。第一天我们进去了四个护士,主要原因是防护服匮乏,当地医护身上的防护服已经穿了好久了。但让我欣慰的是,这是个传染病医院,所以各个区的划分还是比较规范的。一周之后,我们从上海紧急调配,社会各界也纷纷捐赠,物资问题基本解决了。


戴华在金银潭医院工作(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战场”上的无奈

我1999年参加工作,在上海的时候,我在重症病房里工作了14年,长年面对的都是危重症患者。来之前我其实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前也参加过各类传染病救治方面的演练集训,我觉得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足以应付,但这些都比不上真刀实枪的战场。

比起在上海,在这里,还是会有一些时刻感到无奈。

疫情之前,平时的工作只要我不断付出,总能在患者身上看到一些“回报”——他们越来越好,很快出院。但是在金银潭医院,在抗疫的战场上,有时候我做了能做到的所有,也常常留不住一些人。这样的时刻,我还是会觉得特别难受。在病房里每天和病人交流最多的是病人的名字,反复核对信息。有时候叫着叫着,他们就离开了。

记得刚来那会儿,有一个老先生,知道我们是上海来的医疗队,非常开心,夸我们技术很好。特别难忘的是,他特地叫我到面前,当时声音已经非常虚弱了,还是非常歉疚地要我跟领导汇报一下,希望安排人进来照顾他的起居,他可能觉得护士并不负责照顾他起居。

我那一瞬间很心酸,人到了这个地步,还在担心给别人添麻烦。我当即告诉他,“不用跟领导汇报了,也不需要再安排别人进来了,我们来就是照顾您的,不仅是帮助治好病,也帮助解决你生病期间遇到的所有困难,你有什么事直接叫我就行。”遗憾的是,我们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他。

当然,也有很多好消息,从26日第一天进舱,到现在我们陆续有五六十个病人出院了。有些恢复得比较好的病人甚至会开玩笑说,“在这太舒服了,不想出去了。”

我们来了之后,全国各地捐赠的物资,我们也会给病人送去。因为在这样的时候,家属进不来,很多需求也不能迅速靠家人解决,甚至很多家人也不在武汉。所以我们尽可能地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牛奶、水果、纸巾……各类生活用品,只要医院里有,我们都会无偿提供。有病人离开了,我能感受到同病房其他病人的恐惧和哀愁,晚上很晚的时候,很多人久久不能入睡,也会尽可能多关照些。


戴华在金银潭医院工作(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晚夜班的守候

金银潭医院的北二病区是U字型的构造,基本上一条走廊有一百多米,整个U型病区走下来是两三百米。每个班次里,我至少需要走十几遍这个U字走廊。白天的班次4小时,晚夜班因为事情相对较少,所以安排了8小时,也只有在晚夜班的时候,我有空闲坐下休息会儿。

工作这么多年,随着年资上去,我已经好些年没有值过晚夜班了。来了武汉之后的第一个晚夜班,让我回到了年轻时候的感觉。夜间的时候,病区里只留几个重症病人的床头灯,需要时不时去看看各方面情况,除此之外就是安静的夜。这样的时刻总是让人产生些孤独感,尤其如果听闻有医护倒下,或者病房里有病人去世,也会有一些瞬间想过,会不会哪天也会轮到我。

但是这些念头,我一般只会容许它存在几秒钟,我知道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病人在等待着我的帮助和守护。

说起来我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做平时的工作,所以大多时候都挺平静的。而且我一直觉得,只要防护得当了,严格按照规范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我和病人每天有太多时刻密切接触,包括给病人翻身、擦身,处理排泄物,都是全身心投入。

在金银潭战斗里这么久,一切都在向好发展。从身体上来说,我对特殊工作环境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记得刚来的时候,穿这一整套防护装,感觉是哪哪儿都不舒服,但当时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克服和坚持。我想的是,人家武汉金银潭的医护人员之前能坚持那么多天,我肯定也能。

流程和工作内容上,打针抽血,所有以前再得心应手不过的基本操作,刚开始在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套上3层手套之后,都特别困难,办法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我记得前期用护目镜的时候还没有想到涂防护液,每天戴着护目镜视野内都是一片模糊。后来想到的办法是,当护目镜上的水滴大到一定程度会自动往下滴,这时候可以通过这道缝隙里的视野,去进行操作。

无论是书本的知识还是20多年的工作经验并没有教过我这些。是靠每天的经验摸索出来新的方法,让一切都慢慢变得流畅。我想,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下,我们离胜利也不远了。


上观新闻正在征集抗击疫情新闻线索。

无论您是患者、家属、一线工作者,还是身处武汉及周边的普通市民,如果您有关于这次疫情的故事、见闻,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如下:

记者 李楚悦 微信/电话 18801794272

记者 王 潇 微信/电话 15216704513

记者 杨书源 微信/电话15216825039

记者 张凌云 微信 rtclouds 电话 13585695928

记者 殷梦昊 微信/电话 13162822376

记者 王 倩 微信/电话 15620692605

记者 雷册渊 微信/电话 15900859665

记者 郑子愚 微信/电话 15800910823

记者 肖书瑶 微信/电话 15201920158

记者 李彤彤 微信/电话 13857726992

记者 脱崟 微信/电话 17801077237

记者 胡雨松 微信/电话 18801939657

编辑邮箱:zaifei@jfdaily.com (来信请注明联系方式)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