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全球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手术在无锡成功,能否成为继ECMO后濒危患者的救命术?
分享至:
 (4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书源 2020-03-02 15:11
摘要: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静瑜写下了一个紧急建议,“关于在武汉成立新冠肺炎ECMO特别救治部队的紧急建议”。

3月1日凌晨2点多,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发了条微博“2020-2-29,无锡肺移植团队首例新冠肺炎病肺移植。值得纪念的日子。”

实际上,针对新冠肺炎病毒,这场肺移植手术并不仅是无锡首例,也是全球首例。手术从2月29日晚19点开始,历经漫长的5个小时,陈静瑜这位国内首屈一指的肺移植专家正是手术主刀医生。他的团队每年在全国辗转进行的肺移植手术,手术量达250台左右。

然而这场手术于他而言做得并不轻松。“濒死”,这是陈静瑜对这位59岁男性新冠肺炎患者推进手术室时的状态评估。“2月28日患者因为右侧病肺内持续出血,(出血)量聚集有2500毫升,出血性休克……29日幸运等到河南脑死亡病人爱心捐献肺源,我们团队奋力一搏。”陈静瑜在微博中事后评述。

为何只为核酸连续转阴的危重患者做移植手术?

“心理+体力的双重考验”,曾经给乙肝阳性、HIV阳性、禽流感患者等感染病病人都做过肺移植手术的陈静瑜,还是在手术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负压手术室内,穿3、4层隔离防护装置,戴3层手套,医生和护士甚至听不清彼此在说什么,耳边只有“嗡嗡嗡”的声音……好在是默契配合多年的成熟团队,有时陈静瑜一个手势,手术室其他医生和护士就知道下一步该递上止血钳还是缝合线。


陈静瑜团队在进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移植手术。 陈静瑜供图

因为全副武装,做手术出汗时面罩因为水蒸气模糊视线导致操作无法顺利完成怎么办?陈静瑜说起了一个手术中特别准备的小电机——它能够往防护服里送风,这样视线也会清晰一些。

好在手术顺利,病人很快清醒了。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在3月2日下午开始陆续撤掉患者的ECMO以及呼吸机。对这位病人而言,撤掉这套支持系统比原计划晚了一两天,因为一切都要小心再小心。

“他和普通的肺移植患者不同,前期病毒攻击的靶器官比较多,都还在损伤的恢复期。另外这类患者的免疫能力很低,淋巴细胞数值都只有几十,几百,都没有超过1000的。而最特别的是,这类患者术后怎么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排异反应,也是一个问题。”好在陈静瑜的初步判断是,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这位患者出现新器官排异的可能性会非常小。

既然风险诸多,为何还要铤而走险?陈静瑜的答案是“夺取生存空间”。其实早在疫情刚爆发时的1月底,他的团队就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肺移植手术减少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即使有呼吸机或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核酸检测也为阴性,有的患者还是会死亡。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在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情况下,就快速恶化直至死亡。”尤其是一些年轻医护人员的病逝,让他觉得痛心。

那为什么会选中这位患者接受肺移植手术呢?

陈静瑜陈述了新冠肺炎病例接受肺移植手术的3个必要前提条件:一是病人经呼吸机+ ECMO维持,双肺呼吸衰竭不可逆;二是核酸检测连续多次呈阴性;三是其他脏器功能基本正常,全身状况能够承受肺移植手术。

手术开始前,团队给这位患者做的检查显示,因为新冠肺炎影响,他的肺部已经出现纤维化,也有弥漫性的细胞坏死。团队对患者鼻咽拭子、血、肺的灌洗液连续做了近1周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都是阴性,这才得以启动手术。

为何核酸转阴是手术的必要条件?陈静瑜解释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患者体内病毒载量高,有传染性,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很大,此外核酸呈阳性的患者即使接受肺移植后,肺部依旧会遭受病毒攻击,也就失去了做移植手术的意义。

“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对病肺切片做进一步的研究,看其中的病毒是否还有残留,或者是坏死的病毒,还是残留的碱基对,而这些残留物质是否还具有传染性。”陈静瑜说。

陈静瑜介绍,这位患者切除下来的病肺被送到了江苏省疾控中心P3实验室做解剖和基础研究。因为是直接从患者身上取下来的病肺,相比尸体解剖标本,这个标本更加新鲜,研究价值更大。

“我们希望通过病理分析,进一步研究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拯救更多病人。”陈静瑜也希望这个全球首例能够给更多危重症患者一些求生的信心。

那么,如果肺移植在危重症患者中推广,捐赠器官源供给是否在这段时间内会出现困难?陈静瑜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目前各地依旧在组织器官捐献工作,相对来说移植器官源不是问题,尤其是肺的器官捐赠供给,又是各类捐赠器官中较为充足的。

主刀医生是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倡议武汉建立ECMO特别救治部队

其实为新冠肺炎转阴患者做肺移植手术,这并不是陈静瑜在新冠肺炎后的第一场行动。

2月18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静瑜写下了一个紧急建议,“关于在武汉成立新冠肺炎ECMO特别救治部队的紧急建议”。

建议内容涉及抽调全国ECMO专家集中领导武汉濒危病人尤其是濒危医护人员的救治;调研目前武汉ECMO机器、管道的数量以及已经应用ECMO病人的数量、时间、效果;在现有ECMO医疗资源下,符合伦理要求,合理调配机器,抢救成功率高的病人;评估决定末期病人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

陈静瑜解释,使用ECMO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危重症患者延长生命周期,为其核酸转阴提供充足的转圜时间,而这样一来也可以为器官损伤不可逆者的器官移植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实,他写下建议的灵感,来源于自己团队中不少成员奔赴武汉一线后发回的反馈:在武汉不少抢救危重病人的大医院中,都没有ECMO,或者是医护人员还不会使用ECMO,而对于这套设备后期的维护,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在陈静瑜带领的无锡市人民医院以及中日友好医院的肺移植团队,每年使用ECMO的病例数分别达到了100多例,这在全国的各大医院中,也是一个领先的数字。“我们现在的使用流程都十分规范化了,也有患者在使用ECMO一个多月后等来了捐赠器官,成功进行了移植手术。”陈静瑜说。


陈静瑜团队在进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移植手术。 陈静瑜供图

而对于这位几乎天天上手术台的地方三甲医院管理者而言,他在疫情期间的思考,也不仅仅止步于手术台。

比如他在2月11日其在微博上写下“疫情防控期间,我进行了多次的远程会诊,因目前医院取消了专家门诊,今天再次重申我的网上门诊,请找我看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尽量将病史资料、检查单,尤其是CT等照片发给我,你的资料提供的越齐全,我的诊治方案就越有保障。我相信在疫情过后,中国互联网医疗与远程医疗将会迎来里程碑式的变化……”

2月6日的微博中,他又提及“无锡市人民医院平时每日门诊患者七八千人左右,最近我院是病毒防控定点医院,全院门诊病人降到了1千人左右,但大部分病人可以不来,都可在当地基层医院消化。比如神经内科的门诊70多人,30多人就是来开个药。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分级诊疗秩序可能由于疫情会真正实施起来……疫情的危机也会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

“手术已经过去了,希望你们可以多多传播我关于ECMO的建议。这对于危重患者来说,真的很重要。”陈静瑜在微信里对记者说。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题图来源:图编制作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zaifei@jfdaily.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