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朱鸿召:用明德引领风尚,做到“百姓日用而不知”
分享至:
 (4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鸿召 2020-03-01 06:31
摘要:“三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进一步概括提升,“两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路径。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三德两化,知行合一”,就是“明德之士”。

【编者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直是重中之重。为什么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根据时代发展,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进一步升华表达,使之更深化、更具体、更易于推广传播呢?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朱鸿召从“三德两化,知行合一”的角度作了阐释。以下是他在上海社会主义学院的演讲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什么?那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经过十余年的倡导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2018年7月6日,中央深改组研究通过《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增进文化认同,凝聚人心力量,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那么,为什么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根据时代发展,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进一步升华表达,使之更深化、更具体、更易于推广传播呢?我今天的演讲主要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简称“三德两化,知行合一”)这个角度来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从24个字到“三德两化,知行合一”

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核心价值观是最大公约数,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它是共同奋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底线,告诉大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提倡做什么,反对做什么。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其明确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比如,自由平等博爱,是从法国大革命开始逐渐形成的西方近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国历史上,也有过不少核心价值观,如三纲五常,其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已经明确被现代社会所抛弃,而仁义礼智信则至今流动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迈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民的发展中大国,确立全国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关乎人民幸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目前对这24个字,大家可谓是耳熟能详。但它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再到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字概括,经过十余年的倡导实践,是在不断提炼并逐渐完善的。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更高目标、更具体要求。他指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应该说,这次重要讲话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目标、有效路径、方式方法和重点人群。特别是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对应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进一步提炼。“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是对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的新概括。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多种场合不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由此可见,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三德两化,知行合一”是其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表述的进一步提炼升华。

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24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24个字,由12个词组构成,分为3个价值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首先,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1840年中国近代社会以来惨痛经验教训凝结成的两组价值观念。没有富强、民主,中国就被别人打败欺辱;当中国有了一定的富强和民主,如果没有文明、和谐,中国就将被自己人搞乱拖垮。在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近现代世界,富强是生存权、话语权的基本保障。而实现一个国家社会富强的最宝贵资源,是人力资源和人才智慧。人的活力从何而来?有赖于可以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制度体系和民主精神。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落后、现代经济不发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实现的,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执政党始终奉行的基本路线。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精确概括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历经苦难,前赴后继,必须始终牢记并努力实现的理想目标和价值理念。建立完全独立主权国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愿景,让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富起来,更要强起来,这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谓之“大德”。

其次,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两组价值观念。自由,是社会人的权利,属于基本人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享有自己的自由人权,每个人的自由人权都是平等的。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区分和处理公民个体之间自由人权的边界?答案是,我的自由,以你为界,以不影响他人的自由为底线。公民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如何维持社会公平正义?答案是,我们的自由,以法为界,以不逾越法律所规定的准则和道德所约定的伦理为底线。这些社会生活规则和人伦道德规矩,具体表现为现实生活中诸如斑马线、盲道线、红绿灯、禁烟令等条条框框,是对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对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谓之“公德”。

再次,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关于公民个人生命成长与事业发展的两组价值观念。从理论逻辑上说,爱国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哪有家;从实践逻辑上说,起点在“诚信”,底线是对自己生命的诚信,按照个体生命健康准则,吃该吃的饭,做该做的事,是为生命自觉。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对他人承担责任,与人为善,与人友善。然后,进入工作岗位,兢兢业业,敬岗爱业,创新业绩,创造奇迹。爱国的底线,是对自己脚下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热爱,具体表现为眷爱自己的家人,善待身边的邻里,敬重自己的职业。越是事业有成,功成名就,越是需要守住爱国的底线。从诚信个体生命的肉体和灵魂,到对他人友善,对工作敬重,对国家做贡献做奉献,体现了公民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递进式人生修为价值追求,谓之“私德”。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取向最大公约数,对于公民来说,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大德”,只要知晓明了,躬行不违即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之“公德”,需要坚守底线,追求上线;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私德”,最需要严格遵守,慎独慎微。大德、公德、私德,“三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进一步概括提升。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两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路径。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三德两化,知行合一”,就是“明德之士”。

“三德两化,知行合一”是有效的实施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个口号,重在培育和践行。在我看来,“三德两化,知行合一”是有效的实施路径。

“三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贯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精神。私德之“私”字,汉代许慎编纂《说文解字》之时,为其添加“禾”偏旁,此前甲骨文和铭文中的“私”字,只有右边部分“厶”,其本意为胳臂向里弯曲,意为关注一己之私心与私利。公德之“公”字,在“厶”的上边加了一个指意符号“八”,是老祖先希望子孙后代们学会张开自己的双臂,尽情拥抱眼前一切的人与事,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示与“厶”相对应而相反的意思,即一己私利私心之外的公共利益,公道之心。人之初,是动物,自私是存活之道,动物本能。从幼年童年到少年青年,人生接受教育阶段,知识技能是学习的表征,养成公道之心才是学习的根本。因为,公道之心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动物只有在恋爱和哺乳期间,才表现出爱情的谦让和母爱的无私品质。而只有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历史进化才形成崇尚公道、公益与公理的文化精神,并成为人类文明所共有的价值取向。无论经商、从政或治学,一个人的心胸境界有多大,公道之心有多少,其事业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汉字“大”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敬而无失,恭而有礼,讲信修睦,襟怀天下,是为大写的人。严守私德,遵守公德,明察大德,由小至大,知微见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以化文,文以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华文明的远古祖先用寓意深刻的汉字符号,寄托着对中华民族后代子孙们的谆谆教诲,殷殷期盼,遵循私德、公德、大德的修身养性之道,裨益每个人都成就君子人格,完善大写的人生。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要如春风化雨,真正做到百姓日用而不知。比如,当国家遇到危难时,我们每个人能否发扬扶危济困、协作互助的优良传统,做到守望相助、共度时艰?在平时,对于个人的言行举止,能否做到文明有礼、遵规守纪,不给社会添乱?只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本能”,激发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形成奋斗的合力。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强调培育和践行的原因所在。

价值观是文化精神之所在,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人生意义范畴。从一个动物的人,发育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在这个社会化过程中,风俗习惯、规矩规范、文化价值等意义世界日渐浸润化入个人的言行举止,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构成其文化存在。文化关乎生活与生命意义,意义源自人生观与价值观。价值观迷茫迷失,感觉生活没意义没意思,人生就堕落成行尸走肉。而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如果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那么,即便物质上再怎么丰裕,也无法获得真正的美好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上到下,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代做给一代看;更需要明德之士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引领新时代新风尚,回应时代社会关切,呼应世界发展期待。

本文刊发前,作者在原讲稿基础上作了补充和修改


【思想者小传】

朱鸿召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延安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城市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延安文人》《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延安缔造》《天上星星延安的人》《延安文艺繁华录》《文化民生论》等。(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