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科普读物真难写,张文宏改了好几稿!科学素养咱们还得从小抓起
分享至:
 (26)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2020-02-22 14:10
摘要:科学素养、媒介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缺乏等问题,更多功在平日

 

如何正确洗手、戴口罩,区分不同成分消毒液,理解感冒愈合的机制……

这次疫情几乎突击般进行了一次全民科普,也同时暴露出平日科普教育的不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科普写作

2月初,《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一书在网上发布,全国各地热议、转发。

“都是干货”“每个人都需要仔细阅读”“转需”“非常实用”,网友们纷纷按下收藏键。

作为编写团队的成员,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两位医生说,很多医学术语,考虑受众知识面,尽量略去不用。而有些章节,也经过了一番磨合与删改。

比如口罩那章,起初写得比较复杂,介绍了各式各样的口罩,不同的专业口罩需要符合哪些技术指标都被一一列明,其中还细分为防颗粒、防喷溅等各类型,写得事无巨细。

“编辑说,大众理解不了那么专业,所以张爸召集大家商议后,做了删改,侧重点还是怎么佩戴,这是大众最想了解的点。”医生阮巧玲说。

其实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口罩、消毒液、洗手等这些卫生常识,本应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了解的知识。但是几乎每次都是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后,类似的科学常识才被大规模普及。

感染科团队另一位医生王新宇回忆说,当年上海甲肝暴发时,他恰好在读小学五年级,至今记得学校反复强调用肥皂洗手。那时候怕把肥皂弄脏,还特意用纱布包好,挂在水龙头边上。

2003年非典时,市面上并没有那么多种类的口罩,当时大部分医务人员戴的是纱布口罩。如今,人类对疾病预防有了更好的手段,通过这次疫情,大家普遍懂得原来纱布口罩不能有效阻挡飞沫。

“大众缺乏科普常识,有社会技术进步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我们平时的科普读物确实比较少。”王新宇说。

科普读物为何如此欠缺?几位医生纷纷表示:科普读物太难写了!如何把专业语言转化为普通人听得懂的话,需要有“转译”思维。

华山医院皮肤科医生郦斐对此深有体会。

2月初,上海第三批、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前方发回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让她眼眶湿润。

“那些被防护用品勒出的深深印记,就像勒在我自己的脸上。”郦斐说,看到行李箱里的成人尿布,出于职业敏感,她立刻想到这些医护人员长时间使用尿布很容易出现尿布疹,怎么办?手机里也不断跳出朋友前来咨询问题的图片,如长时间戴口罩皮肤发痘痘了、用消毒液皮肤过敏了……她意识到,写一篇疫情中的皮肤科科普文章迫在眉睫。

在华山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她和其他几位医生一起写出《战“疫”中常见的皮肤问题和处理方法》一文。

接着,皮肤科的年轻同事还推出了小视频,教医护人员如何避免戴口罩时脸上出现勒痕,视频在网上迅速成为“爆款”。

#避免勒痕的小视频在这里#

郦斐说,写给医护人员的文章略用了一些专业词汇,而在普通篇中,确实想尽办法避免专业术语。

例如写到“裂隙”和“浸渍”时,大众不一定明白什么意思,于是改成“皮肤裂口”和“长时间浸泡发白”。又比如“收敛剂”“抗真菌药膏”是什么?读者可能会困惑,所以文章直接写了具体的药品名称。

华山医院 供图

在以往的文章中,一般会推荐一些华山医院皮肤科的自制药膏。但这次写作时,团队特意删除了这些药品名称,采用了市场上(网络上)可以买到的药膏替代。毕竟特殊时期,不鼓励市民前往医院就诊。

另外,写作时没有过多描述皮肤科问题的成因机制,而是站在大众角度,尽量用一篇千字文快速表达怎样解决问题。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则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医生们现在的文章在手机上读起来仍然“有点长”,要求下一阶段的科普文章再短小精悍些,标题起得再吸引人一些。

徐金华坦言,从事临床专业的医生,有些讲起专业头头是道,但是科普写作可能“转不过弯来”。

专业论文力求严谨、精确,可是一旦写给大众,且不论专业术语,一堆长长的限定语,就会严重阻碍阅读理解。大方向对的情况下,损失一些信息其实没什么。但是专业人士有时候可能就“一根筋”,总觉得表达不精准,这样不行,有漏洞,会被同行诟病,也就顾不上普通读者是否看得懂。

长期以来,“专业人士就要表达得很专业”这个意识,也阻碍了科普写作。徐金华说,这次疫情是一种提醒,大家对科普应该重视起来。

健康教育

70后妈妈金晓星有两个孩子,一个11岁,一个5岁。

疫情期间,怎么洗手、消毒,为什么要隔离,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大宝甚至能讲出病毒的传染过程什么样。

金晓星记得自己小时候,老师只是关照饭前便后要洗手,怎么洗、为什么洗,一句解释都没有,仿佛这是一句命令,遵守就行。为此,金晓星特意问过大宝为什么要洗手,孩子脱口而出:“为了消灭部分细菌、病毒。”最近一次交流,大宝还表示自己懂得巴氏刷牙法。而这个知识点,她自己一无所知。

“我小时候不知道那么多,不如他。”金晓星感叹,现在成年人的科普知识,未必比小孩子懂得更多,“说来惭愧,我也是看了小孩子的绘本,才知道红细胞是怎么回事。”

2019年,长宁区少科站教师为中学生上生物主题科普课。赖鑫琳 摄

凡此种种,是不是意味着科普教育方面一代更比一代强呢?

11岁的大宝告诉记者,自己的这些常识并非从课堂上获取。学校每周二的班会课上,老师确实会教一些知识,但印象深刻的内容只有垃圾分类,“因为上了好几节,讲得特别细致”,除此之外还教过什么,他完全没有印象。

那么,孩子的科学常识是从哪里习得的?答案是从小看的国外绘本和图书,如《百问百答》《神奇校车》等,这些课外读物从细胞的知识、人体的奥秘,到宇宙的起源,内容包罗万象,讲述生动有趣,为孩子量身打造,非常有助于增长知识。

金晓星每周还会在家里开展读报活动,买了“Aha school”手机课程,每到吃饭时,就打开手机,让孩子们边吃边听。

疫情期间,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看电影《流感》《传染病》,一家人讨论得热火朝天。为什么恐慌下这个人这么做,为什么病毒从蝙蝠传染给猪再到人,蝙蝠自己却没事……当然,孩子的脑洞千奇百怪,比如电影里有一个镜头,一位妈妈为了冲进隔离区救自己的孩子一路狂奔,二宝问:“她怎么知道自己跑的方向是对的?”

金晓星认为,这一代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确实更多,但科学素养的养成,还得看家长是否有意给孩子补充课外读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长期从事预防医学工作,也是国家健康教育相关教材的主编。他介绍,一些发达国家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和我们的历史课一样,规定从小学开始,人人都得学。

它分几个板块,如健康的心理;基本的卫生习惯营养学知识,教学生怎么吃;锻炼知识,教学生正确的锻炼方式;安全问题,教大家校园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性教育问题;了解成瘾性物质,如烟、酒、毒品究竟怎么回事,危害性是什么;日常疾病预防,如预防近视眼、预防口腔疾病等。

这些健康常识和习惯,最好从小抓起。等到长大以后,比如牙齿松动了才懂得口腔卫生,或者劝服成年人不要吸烟,少喝酒,不要轻信养生谣言等,可能为时已晚。

我们现在的健康教育,大多在课间广播、班会中穿插一些,或者体育课上稍微讲几句,系统性、丰富性远远不能与一门独立课程相比

2019年,上海科普大讲坛寒假科学营。赖鑫琳 摄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从贫穷奔向小康,有些观念还未转变,也在情理之中。”傅华说。

而如今,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健康中国”的理念。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人们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傅华建议,健康教育课最好能作为必修课,纳入学生的整个课程体系。

而令傅华忧心的另一点是,国内真正懂得健康教育学理论和技能的人非常少。健康教育人才不单单得有医学知识,还得有媒体传播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

如今在医学领域,生物医学占据主导地位,各种资源不自觉地朝它倾斜。相比之下,健康和公共卫生教育处于弱势地位,年轻人缺乏从业动力,人才非常稀缺。

假设,每个人都具备一些科学素养,会不会说服其他人戴口罩、不聚餐就没那么难?会不会一些无效的排队、资源的挤兑和抢购可以稍加避免?

公共卫生教育的最终价值指向全社会。它的重要性未必低于药物学研究。

如果我们平时把健康教育做得再好一些,投入的精力和资源更多一些,防疫效果是否会“更上一层楼”呢?

逻辑训练

每到大一新生选择《逻辑课》时,总有些学生会一脸懵懂。“逻辑啊,不是平时做做数学题就会了吗?”有学生这样问。但其实,学好数理化的人,生活中未必具有逻辑思维。

比如“滑坡推理”,简略说,如果发生A,就会发生B,我们不能容忍B,所以一定要反对A。即不合理地使用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结论。

课堂中常常举的一个场景是在职场,你觉得自己业绩不错,希望老板提高待遇。老板则回答:现在提高你的待遇,别人就会提出反对意见,一旦他们有情绪,所有难办的事情都让你做,对你反而不利。你放心,我会在适当时候考虑提升你的待遇。这里,老板的回答就蕴含着滑坡谬误。

有学生表示,若非特意学习了逻辑课,自己很可能就会上当。由此可见,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又比如“稻草人谬论”在生活中也经常发生。对手的观点明明是A,可自己却把观点理解为B,然后批评B

它在网络中特别常见。比如有人说:我喜欢去某国旅游,城市街道干净,人的文明素质也高。反对方就说:你就会崇洋媚外,你是中国人吗?

此外还有“反问谬误”“虚假两难”等。

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如今在科学研究中显而易见,但在生活中很隐蔽。

上海大学哲学教授王天恩认为,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轨迹。这个道理在此次疫情中,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什么时候买口罩、选择回老家还是留在工作的城市、继续出国旅游还是放弃签证……往往一个决策,影响未来一年的就业情况、学习情况、签证情况,说不定人生走向就此不同。

春节抢菜的那几天,网上有一张图片,从超市的角度写道:

这段文字,用逻辑推论说服了很多抢购人群。

人不能只靠经验做判断。超出经验之外的内容,你怎么辨别什么该信,什么不该信?当你学会运用逻辑,它就像杠杆一样撬动生活,让人的眼光更长远,世界更宽广。

王天恩还谈道,许多人对批判性思维有误解。批判性思维其实大多不是针对别人,而是用来反思自己,是针对自己思维的批判。有了批判性思维,就不会以为真理一定掌握在自己手上,别人和你不一样,别人就是错的。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不懂得反思前提,生活在固有模式中,难以成长。

然而,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一直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课。在大学里,逻辑课作为通识教育的选修课,并非必修课,读过的大学生其实也不是特别多。


媒介素养

凌云有20年的媒体从业经验,近两年开始尝试做一些媒介素养教育项目。

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在国外并不新鲜,国内也已经提出多年。但他认为,家长们对此常有误解,以为就是让孩子“学做小记者”,孩子们未来如果不从事媒体行业,也就不必学了。

实际上,面对海量信息,如何甄别真假,是人一辈子都在做的事情,特别在互联网时代,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

比如说,如何区别新闻和广告,区别一条信息是“观点”还是“事实”。往往许多成年人也会答错。

“今天天气很热”,这句话是观点,不是事实

“今天天气预报说平均温度30℃”,这才是事实。

放在一定语境下,区分两者非常重要。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文章,把观点混进事实里,让读者以为在讲事实,很客观,应该就是真相了,其实是通过剪裁,潜移默化地在引导某种观点。

华懿文今年读初二,近一年来,她参加了上海教育电视台的《阳光新少年》栏目。这是一个由学生自己策划、采访、主持、制作的英语类资讯栏目。通过实践,她发现,自己临场应变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和过去不同。

疫情期间,栏目的带教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小朋友每天关注疫情,从中挑选他们认为的假新闻,并阐述理由。

华懿文提交的是“盐水漱口有利于咽喉炎治疗”可能是一则假新闻,因为信息的发布和来源渠道不对。“病毒怕冷”也是一则假新闻,因为这一表述违反科学常识。

华懿文的妈妈说,她一直认为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希望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得到一个好成绩。所以,比起报名参加一些补习班,她更乐意让孩子参与这一类的实践,从中获得的能力非课堂教育可以习得。

在家长群里,她往往听到一些家长说,某某学校、某某课好,她会追问:为什么好?对方答,升学率高。她会再追问:那是从哪个渠道看到了升学率数据?依据是什么?有一部分家长回答不上来,常常用“我听说的”作为答案。“现在信息太多了,需要追根溯源,自己找依据。”她说。

而凌云则进一步解释,媒介素养不能单靠理论学习,也需要不断实践。文字或影像的背后是什么?媒体的运作方式是什么?发布的渠道和引用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有时候,对同一件事,互联网上会有不同的说法?

学生平时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甚至许多成年人也不会。只有经过引导、启发,人们才会建立类似的思维方式。

疫情只是暂时的,而其中暴露出的科学素养、媒介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缺乏等问题,更多功在平日。

这些恰恰是未来,全社会必须思考和更上一层楼的能力。

题图来源:赖鑫琳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