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海外同胞口述 | 我在英国做医生,确诊病例曾在本院短暂停留
分享至:
 (29)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越 2020-02-21 14:23
摘要:没想到的是,1月底英国最先确诊的两例患者竟在我所工作的医院有过短暂停留。

口述:晓晨  

整理:吴越  

所在地:英国赫尔

【别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

我是上海人,大学毕业后留在英格兰东北部小城赫尔做医生。这座沿海小城人口不多,来旅游的人数也不像伦敦、曼彻斯特那样的旅游城市多,所以我和一些同事最开始觉得新冠肺炎疫情离我们会很远,这里可能都不会有确诊病例。

没想到的是,1月底英国最先确诊的两例患者竟在我所工作的医院有过短暂停留。当时医院的大多数员工对此都不知情,直到病人被转移到纽卡斯尔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隔离治疗后,院领导才通过群发邮件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两位病人曾被本院感染科收治。

消息公布之后,医院内也未见任何“波澜”。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和同事们平时就会关注医疗新闻。现在英国媒体针对疫情的最新发展情况进行及时、透明的新闻报道和追踪,我们也一直关注着。

不过我发现,面对疫情,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内心的恐慌而丧失一部分判断力。比如两周前,明明电视里播报的是“英国有7人接受病毒检测……结果皆为阴性”的新闻,一位护士刚读了个标题,就开始在办公室里传播“英国现在已经有7个人确诊”的不实信息,实在是专业素养堪忧。

我想,越是在这种时候,医务人员越是要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更别说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

受访者所工作的医院

【小城不太有人戴口罩出行】

医院的工作是忙碌而快节奏的。偶尔,新冠肺炎疫情也会成为同事间讨论的话题。但我注意到,我所在的医院目前除了进出隔离单间病房需要佩戴口罩之外,其他情况下并没有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佩戴口罩。隔离单间里收治的病人情况不一,有的是因为呕吐、腹泻的原因暂未确诊,有的是因为患有病毒性脑膜炎,还有的是因为患有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的其他传染病等。

最近,我负责的病房有一位病人确诊了冠状病毒流感。这是一种当地的病毒种类,并非现在让大家提心吊胆的COVID-19病毒(即新型冠状病毒)。当这位病人需要离开隔间进行台阶复健时,我替负责复健的工作人员打了个电话给感染防御科,询问与该病人接触时是否需要佩戴口罩。对方回答说,如果病人没有咳嗽、打喷嚏的症状,那么工作人员就不需要戴口罩。

在英国,大家对“戴口罩”似乎有些敏感。即使是在医院,病人看到医生佩戴口罩工作也会特别注意。如果我戴了口罩,不但要向我的病人们解释原因,可能还会引起他们的恐慌。这样想想,我也就不戴口罩了。

而在工作环境之外,小城里更是不太会见到有人戴口罩出行。两周前我和另一位医生朋友一起去了趟伦敦。朋友是个外国人,他觉得出门完全不需要戴口罩。在伦敦乘坐地铁时,我看到一个亚洲面孔戴了口罩,这位男生还在使用手机的前后用消毒纸巾把手机和双手擦了两遍。其实,在伦敦这样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时,我内心是有些担忧的,甚至默默地希望自己能和这位地铁上看见的男生一样“我行我素”。起码,这样能确保万无一失。

英国赫尔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我得了96分】

我是独生子女。疫情发生后,妈妈觉得我一个女生在国外,又是在医院工作,总是很担忧我的健康。但其实英国方面已经对防控疫情非常重视,我在小城的外科病房工作,不太会接触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人,几乎没有什么感染风险。为了让上海的家人放心,我也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并且比过去更加勤洗手、勤消毒。

前几天在微博上,我看到有人转发了人民网、人民好医生联合壹心理测评研发团队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等量表,针对新冠肺炎研发出的《疫情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一共有25道问题。出于好奇,我去测试了一下,得到了96分。和同样做过这个测试的朋友相比,我得到的算是高分了。

说实话,我本身就不是遇事容易焦虑的性格。我知道这次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但我想,大家还是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因为对待疫情,好的心态也很重要。正如老话说的,“在战术上重视,在战略上藐视”。

栏目主编:龚丹韵
图片均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