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沪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次落地社会办医机构:做好临床之外,他们为何也醉心科研?
分享至:
 (1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20-01-22 13:12
摘要:“新视界拥有丰富的临床病例,而公立医疗机构、大学院校则可提供基础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双方势必能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的制约。”

围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医结合又有了新突破——本月初,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这也是首个落地于本市社会办医机构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升级转型中迈出了一大步的社会办医机构,为何也将目光投向了临床工作之外?他们将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碰撞出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建站也需“敲门砖”:人才、科研如何炼成?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围绕技术研发或成果转化需求,企事业单位与外部院士专家团队开展具体项目合作所申报建立的工作站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申报工作通知,申报单位要求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备一定规模,且发展方向应符合上海产业规划导向,具备较强科研能力和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对科研人员数量、年度科研投入也有具体要求。

“对于这些‘敲门砖’,医院既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也需要大力推进的魄力。”长宁区科协副主席张友勤坦言。据悉,至2019年底,上海市共有300余家单位成功申办“院士专家工作站”,新视界是如何在一众社会办医机构中脱颖而出的呢?

时光倒回2年前。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深耕了近20年、当初在1999年曾是上海三甲医院最年轻眼科主任的荣翱,接到了来自体制外的“橄榄枝”。“一边是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一边是新起点。我当时就想,如果能在已有一定影响力的机构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或许能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共赢。”

深耕临床多年的大专家同时带来了先进技术、庞大的患者群乃至个人品牌的人脉,但这就够了吗?荣翱明确表示不能让“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发生,决心将学科、人才、品牌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其实,早在2009年,新视界眼科医院就成立了眼科研究所,但这一长期缺乏项目的“空壳”直至2018年才正式运转。作为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院长,荣翱先后任命了2位副所长,并以“飞秒激光辅助治疗”技术为重点,开始了系列科研项目。此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新视界眼科中心挂牌、新视界集团医学伦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为临床与实验室样本数据的收集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为啥做科研?必须争取行业话语权

据悉,本次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后,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眼科医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书记邹海东将作为工作站首席专家,带领团队进站指导院内科研人员开展医疗技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以帮助一线临床医生为眼病患者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新视界拥有丰富的临床病例,而公立医疗机构、大学院校则可提供基础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双方势必能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的制约。”他表示。

近年来,飞秒激光辅助治疗是眼科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去年,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共完成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600余台,在全市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拥有这一机器的医疗机构还不多,价格昂贵是主要原因。”荣翱介绍,但从技术与操作层面来看,尽管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已非常成熟,但飞秒激光具有减少并发症、屈光效果好、保护角膜内皮等技术优势,由于激光可直接穿透病灶而不损伤周边组织,因此也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的特点。

不过,作为辅助白内障治疗的新技术,还需临床应用的反复验证。正因如此,院士专家工作站将带领院内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展开实验思维,为此项技术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据透露,本次课题研究医院计划投入资金约300万,更将围绕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等白内障的患者群体做细分研究。

“在过去,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是为了复明,但现在,患者的诉求不只是看得见,还有看得清。”荣翱说,以服务见长的社会办医机构,也理应通过夯实科研教学能力,向患者证实新技术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更能取得学科建设的行业话语权。目前,糖尿病眼底手术联合飞秒白内障的临床研究项目已如火如荼地展开,预计2年内完成,“未来,我们还将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围绕诸如近视防控、糖网病防等热点问题做出新的探索。”

新平台让社会办医机构人才可持续发展

院方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院265名医务人员中有高级职称人才19名,中级职称人才12名。近年来,更打破了“社会办医机构轻科研”的桎梏,3年间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献13篇,副院长褚涛发明的前后囊抛光技术、褚氏飞白角膜切口开口器、褚氏人工晶体剪刀等均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投入市场。究竟是什么,鞭策激励着他们在临床之外再做探索?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大前提:社会办医机构核心是医院。”荣翱希望借鉴公立医院的优秀经验,“院科二级管理从医疗质量安全、医院文化建设、社会及经济效益等多维度进行考核管理,医务人员应该对自己的医教研水平负责,而不是把心思几乎都放在思考盈利的问题上。”去年,医院首次向屈光、白内障、眼综合等5大亚专科专家下发了《院科二级目标责任书》,分别由学科带头人负责签订协议,涉及年度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数、难度较高的三四级手术量等,每项内容都与绩效和年终奖直接挂钩。据透露,2019年考核通过率达8成,新的一年,医院又向专家们提出了11项新课题新项目申报、三四级手术占比达22%等新要求。

建站之后,邹海东还带来了5人核心团队,包括同济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徐蔚、王震与两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而新视界将有23名青年人才参与科研工作。“一个课题就要带出一名研究生。”荣翱介绍,院士专家工作站也将成为医学院校和社会办医机构的桥梁,碰撞出新的火花。

同济大学医学院2018级眼科学博士研究生马凌云是荣翱的学生,目前正参与对改良黄斑前膜术式、飞秒白内障联合糖网手术疗效的验证研究。“或许大家想到社会办医,就是服务好、收费贵。”她却有自己的新体会,除了丰富的临床资源与先进的器械设备,还有初心,“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探寻疾病的治疗方法不断尝试,不仅依赖实验室研究人员和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社会办医机构也有许多具有开拓创新责任感的同仁。”

长期以来被诟病的“自生人才”短板问题,或许在新视界的尝试中将迎来新突破。去年,白内障学科医生顾雪芬成为首位在院晋升至副高级的医师,除了市卫健委在职称晋升、科研立项等方面为社会办医机构人才开的“绿灯”,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新平台,下一步还将争取在科委、科协等科研项目申报中尽快打通通道。“高端人才是实施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医院的强心针、催化剂。”正如荣翱所说,一支茁壮的年轻队伍,将成为社会办医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力量。

栏目主编:顾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