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灯彩、面塑、剪纸还有绒绣,看看顶级的上海传统手工艺是怎样的
分享至:
 (15)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司占伟 董天晔 2020-01-10 15:32
摘要:你可能想不到,上海灯彩传承人的最大秘技是观察动物。

庚子鼠年将至,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十多个传统工艺工作室,到了每年最忙的时候。

何伟福是国家级非遗上海灯彩的第三代传人。他的爷爷“江南灯王”何克明年轻时带着手艺从南京来到上海,从夫子庙到城隍庙里,都有何氏灯彩的身影。何氏灯彩擅做动物,讲求做工精细、形神兼备。一根铁丝,几块布头,动物的生命全在老何手上的塑形功夫。

何伟福的工作室里,陈列的凤穿牡丹灯彩惹人注目。老何说,这样一件大活完成的时候,那才是真的过瘾。

何伟福正在制作灯彩骨架,骨架是动物灯彩制作重要的基础,非常考验手工艺人的塑形功夫。

何伟福的工作室里摆着、挂着各式各样的动物灯彩,时常有来工艺美术研究所参观的游客会带上几只回家。

研究所里的陈瑜和容淑芝是一对老搭档,同为国家级非遗上海面塑的市级传承人。

她们7岁在少年宫相识,一起学习捏面人的技艺。后来他们上山下乡天各一方长达数十年,回到上海后又因为面塑重聚,从童颜到鹤发,她们与面塑相伴近70年。

陈瑜(左)与容淑芝。

创作时她们会与研究所的老手艺人一起激发灵感,相互借鉴经验。

陈瑜在创作一座飞天像时找到何伟福,请他为这件作品制作金色祥云的底座,她再在底座上缀以面塑鲜花,给飞天赋予腾云驾雾的仙气,整件作品浑然天成,色彩缤纷。

陈瑜面塑作品《飞天》。

下周,陈瑜和容淑芝即将带着包括飞天在内的一批作品赴日展览,因为他们的作品大多取材中国经典戏曲、神话故事,人物形象颇有卡通色彩,大小、质地又与动漫文化中的“手办”相仿,每每走出国门,都能受到年轻观众的热捧。

容淑芝正在创作一组新春吉祥小人面塑。

1985年容淑芝创作的面塑《水浒》。

上海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奚小琴除了循例接到各地纷至沓来的订单,今年也有了不少新花样——年前,徐汇区枫林街道邀请她做一套剪纸微信表情包,原本就生动的剪纸动物们,这下真的“活”了起来。还有某知名国际球鞋厂商找上门,请她参与新款剪纸主题运动鞋的宣传活动。

奚小琴展示由自己的作品制成的鼠年微信表情包。

鼠年主题脱稿小剪纸,刀起纸落间,奚小琴五分钟左右便能完成一幅。

互联网的传播,商业品牌的发现,年轻人的喜爱,传统工艺作品在全新姿态现身,也让渐渐淡下来的年味,又重新浓郁起来。

《鼠咬天开》微信表情包。

不过,也有些传统艺人相对更“寂寞”些。

顾绣传承人苏惠萍完成一幅作品的时间,常常以年为单位计算,售价也不菲。但就是这两点,也让大部分喜爱者望而却步。年过七旬的海派绒绣市级传承人许凤英也是类似,她和徒弟每天对坐七八小时,暂时尚未看到“破圈”的机会。

苏惠萍的两只手各司其职,在绢布的两面翻飞

苏惠萍正在绣制花鸟图,她很喜欢以宋朝的文人画作为创作的题材,顾绣细密的质地十分适合表现工笔画的笔触。

正在伏案工作的海派绒绣艺人许凤英。

完成一幅绒绣作品要数月的功夫,许凤英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是高品质的新西兰进口羊毛,质地好,色彩正,是她创作的利器。

不过好消息是,一批毕业于美术院校的年轻人,正在跟老艺人们拜师学艺。

年青一代扎实的美术基础和感知当下潮流的独立设计能力,将为传统工艺带来新生的希望。

许凤英和自己年轻的徒弟对面坐着,每天安静地相处8个小时。

陈瑜与容淑芝正在指导学生把蒸好的面团塑形、上色。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题图来源:董天晔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司占伟 董天晔 摄影报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