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黄力之: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力之 2020-01-06 06:36
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国已经发展起来,国门为什么还要越开越大?此中的意义应该深入认识,形成一个正确认知:唯有打开国门,中国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会越来越强。

在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一重要提法,可以追溯至2018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讲话中指出:“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进入新时代,中国已经发展起来,国门为什么还要越开越大?此中的意义应该深入认识,形成一个正确认知:唯有打开国门,中国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会越来越强。

对外开放——中国奇迹——四个自信的历史逻辑

在新时代,习近平恰逢其时地提出了“四个自信”,其真实平台是中国的经济奇迹,而中国的经济奇迹缘于国门的打开。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自然可以成为文化自信之重要理由。可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绵延之状态并非完全一致。大体上说,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发生以后,西方开创的现代工业文明开始引领世界,而中国呢?用习近平的话来说,“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

中国的保守势力之畏惧变革、抱残守缺,几近缺心眼之程度。19世纪80年代,在修铁路的问题上,洋务派人物李鸿章大力支持,说“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屏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结果引来一片反对,被说成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保守派相信“自昔圣人刳木为舟,法斗为车,此即机器之权舆,迄后周公作指南,孔明作木牛、流马,皆仿其意而小用之,不肯尽器之利者,原欲留此余地以役吾民而养吾民也”。所以,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荒唐至极。

在某种程度上,改革开放之前重现了历史的这一幕。由于文革的左倾错误,中国的发展一再错失机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一些国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如同井底之蛙。直至1978年5月,中国的一个高级代表团考察了欧洲诸国,美国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中说,“这些国家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及工人的整体生产效率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瑞土的发电厂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戴高乐机场则用电子设备引导飞机起降,这些情景令他们震惊。而在不来梅港,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见到被吊运到货船上的集装箱。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率之高也超出了他们的想象。”邓小平本人也是在参观日本的现代化企业时,说自己“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

走出国门,才见到了真实的世界。决意改革的邓小平承认“现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由于知道了世界的真实状态,便能够准确定位中国与世界关系,改革得以大突破:中国对世界开放,既走出去也请进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以发展自己。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中国终于实现了邓小平的“赶上时代”的愿望,成功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4年,邓小平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之误,说:“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开放伤害不了我们。……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历史逻辑就是如此清晰,没有国门的打开,就没有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没有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就不会形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继续打开国门证明中国的自信顺应了世界之发展规律

从历史实践的结果看,当中国发展起来、强大起来时,当然证明了中国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合理性。但是,在百年未有之变局到来时,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美国对中国作出了敌对性判断,曾经显得有热度的中西方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逐渐降温,进入了一个波谲云诡的时间节点。美国怎么想、怎么做,中国不可能去左右,中国能够左右的是自己如何做,“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就是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做法。

中国为什么不意气用事——主动与美国甚至西方“脱钩”,回到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前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中去,关起门来艰苦奋斗呢?因为中国知道,即使美国要与中国“脱钩”,也不意味着世界就会按美国的意愿运转,无论美国怎么做,都要坚持正确的做法,即遵循世界历史的规律行事,全球一体化就是世界运行的规律。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这个预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顺应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规律,中国打开国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以接受外来投资而论,1978年至新世纪之初,中国获得5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是日本1945—2000年外来直接投资累计总和的10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来投资接受国。由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来投资接受国,中国通过这些资金的利用,逐渐成长为世界最大的产业基地,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甚至成为重要的对外投资国。

中国通过适应世界大变局,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即使发生了中美贸易战也是如此。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一份名为“中国与世界:理解变化中的经济联系”的报告中揭示,在贸易、科技和资本3个重点维度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有所降低, 而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有所上升。研究显示,2000年—2017年,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综合依存度指数从0.4逐步增长到1.2。中国贡献了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35%,贡献了31%的全球家庭消费增长额。在汽车、酒类、手机等许多品类中,中国都是全球第一大市场,消费额约占全球消费总额的30%。中国在2015年—2017年间是世界第二大FDI(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由于中国经济体量极为庞大,全球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中国,在被考察的20个行业中,中国有17个行业的消费份额在全球总消费中占比超过20%。

邓小平当年预言,“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历史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继续打开国门,积极参与积极一体化,对中国是好事,对世界也是好事,可以说,没有四个自信的精神支撑,中国就不可能在美国的霸凌主义压力之下继续大开国门,这本身就证明了中国的四个自信顺应了世界之发展规律。

继续大开国门标志着中国敢于让世界来验证“四个自信”

习近平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既然是面向“当今世界”宣示“四个自信”,那就要让世界来验证,让其走出自我想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四个自信”的构建,

须知,自信是一个关系性概念,而不只是一个自我性的概念,一个外在于世界的主体是无所谓自信或不自信的。只有面向他者即多个主体时,才会在真实意义上产生自信的问题。大体来说,18世纪之前,中国尚未面对更广大的世界,特别是欧洲国家。古代史上的中国文化自信其实主要是针对周边的邻国(某些时期发生的国家冲突,如中原王朝与匈奴、辽、金、满清的冲突,甚至在本质上只是中华民族内部的融合过程),并不具备今日的中外关系性质。因此,这种文化自信是脆弱的、虚幻的,一旦遇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冲突,如中英鸦片战争,这种脆弱的文化自信就会崩溃,就会转化为文化自卑,直至发生文化嬗变,如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因此,“四个自信”只说给自己听是远远不够的,更进一步,仅以“说”的形式告诉外国人也是不够的。必须让人家看到、触摸到、有现场感受,这就需要建立更多的人际交往关系,而这只有打开国门才可能做到。

可见,继续打开国门,这既是构建“四个自信”的需要,也是“四个自信”重要体现。通过打开国门,一方面,让进入中国的外国人亲眼看到中国的真实情况,看到改革发展的成就,看到中国的繁荣富强,看到中国的和谐稳定,看到中国人民的灿烂笑容。唯此,那些诋毁、歪曲、攻击中国的舆论才能真正被事实击破。来中国的外国人越多,世界就越能观察到中国的真相。在多个主体的世界上,当某个主体采取自我封闭、孤立的做法时,实质上就是不想让世人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当然是不自信的表现。

另一方面,在打开国门的支持下,那些走出去的中国人、中国产品、中国服务,会成为中国形象的代表,以不同的方式向世界诉说中国的实际状况,诉说中国达到的成就,比如说,大量的中国旅游者在世界各地出现,既反映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提升,又反映出中国社会制度对人民自由权利的充分赋予,中国人民将自己的命运深深地与自己的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再如“一带一路”的项目,就是在向世界展现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友好态度,显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准。当然,让走出去的中国人体验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特点,择其善者而学之,这同样是增强四个自信的题中之义。如此,“四个自信”才是真实意义上的自信。

习近平说:“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继续打开国门,中国就能继续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周寅杰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