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丑哭观众的朱元璋算考据吗?面对《大明风华》这样“还原”的热播剧,专家的话亮了
分享至:
 (71)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简工博 2019-12-21 05:57
摘要:“饶过我吧,别让我看着鸡找哪里不像鸭。”

朱元璋在微博上火了。

日前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棣梦到朱元璋一幕让不少观众直呼“丑哭了”:原本背对镜头的朱元璋缓缓回头,脸庞瘦削、眉毛上挑、鼻子高隆、眼神阴鸷,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又厚又长的下巴,形貌极度不协调。

这一怪异的造型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部分网友认为“神还原”历史画像中的朱元璋,还有网友则直斥有悖历史。这部热播剧的争议之处还不止于此:剧中朱瞻基造型被吐槽像东厂太监,女主角服装发型怪异,宫女与女官“傻傻分不清楚”……

开拍之初,《大明风华》的制片方就曾表示要制作“一部有历史厚重感、讲究家国情怀的作品”。近年来,不少立下如此宏愿的历史剧纷纷在服装、化妆和道具等方面下功夫,试图首先在形象上贴近历史,却屡屡引发争议。一名多次被记者问到这些热播剧与真正历史服装和形象差异的专家直言:“饶过我吧,别让我看着鸡找哪里不像鸭。”

服装造型无疑是“第一眼”的历史,也是近年来不少历史剧着重强调的部分。“大众对传统文化有需求,剧方也趁机做文章,在服装造型上不断从文物和史料中挖掘新的可用元素。”在研究服装史的专家看来,近年来多部大制作古装影视剧,都在造型上刷新观众的历史知识和审美认知,比如《长安十二时辰》用上了倒着插的“子午簪”,《延禧攻略》带火了传统非遗扬州绒花。

《延禧攻略》虽然剧情遭到诟病,但确实让扬州绒花这一非遗项目进入公众视野

《大明风华》同样强调“还原”。在2017年开机仪式上,曾有媒体报道该剧由“张叔平担任此次的造型指导,服装做了7个多月还没做完。头饰、服装、鞋子、帽子、腰带,布料都是按照明朝的历史资料来制作”。然而无论是专家还是服饰爱好者,对目前呈现的结果都不太满意。在古代服饰专家眼里,这些是“没必要去聊”的舞台剧表演装。

比如《大明风华》中宫廷女官的服饰使用了大量珍珠装饰,一位古代服饰专家就认为,尽管古代人物画像上的确有在衣服上缀珍珠的,但即使会用也不会像剧中用的那么大颗。“珍珠很贵的,衣服上缀不合算,通常会缀在额带和冠上。明代衣服上缀的很少见,掉一颗心疼死了。而且如果是明代初年的话,国家经济不富裕,宫中是反对奢侈之风的,更加不可能在衣服上大量缀珍珠了。”

《大明风华》中女性服装上缀有珍珠

而一些强调“还原”的历史剧中,服饰造型虽然真的“复制”了文物,却显然用错了地方。“还原历史服装,不能按图索骥,还要想想其使用场合和设计的实用性。”这位服饰专家告诉记者一个“以明代为背景的电视剧中的著名笑话”:有些电视剧里皇帝戴金丝纱帽,这种纯金纱帽尽管的确有文物实例,但它们是专门用来陪葬的,看一看明代皇帝画像就会发现,通常他们都是戴乌纱帽。“纯金的帽子自重就要几公斤了,戴在头上岂不是要得颈椎病?皇帝又不傻。”然而在《大明风华》的海报上,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赫然戴着这样的金丝纱帽,豆瓣网上海报的第一条评论就在纠正这一错误。

豆瓣网上《大明风华》海报下的第一条评论就点出金丝纱帽的问题

相对服装上显而易见的错误,剧中朱元璋奇特的造型更具争议: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朱元璋画像,的确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一度连教科书都使用奇特丑陋的版本,近年来才改成正常版。

历史上流传的两个版本朱元璋画像

针对这样并无定论的历史问题,专家和网友都认为影视剧中大可不必故意塑造一个如此吓人的人物形象以强调“还原历史”。微博网友“啃个大西瓜皮”直言:“还不确定真人长什么样,就没必要还原这个吓人的版本吧?想证明自己有考据也不用这种方式吧?就算真是还原了外貌,那其他角色怎么没按画像来啊?弄这个不就是想搞噱头嘛?有琢磨这的功夫再打磨下剧本不好吗?”

有研究者认为朱元璋丑版画像是迎合民间对帝王“异像”的想象,与传言刘备“双手过膝、双耳垂肩”项羽有“重瞳”类似。网友“吴门画派一只喵”整理了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明朝多个皇帝的画像,并无异常且面貌有相似的特征

“必须看到确实有很多年轻人是通过影视剧直观了解历史的,强调‘正剧’的影视剧作品必须正视自己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在一位专家看来,既然强调“考据还原”,影视剧制作方就需要下“笨功夫”,否则“至少跟以前的作品一样,打上‘本故事纯属虚构’的说明语。”他特地翻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段讲话——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

相关链接

考据还原历史服装为何这么难?

上海博物馆工艺部副研究员于颖最近在研究一件新疆出土的完整元代“贴里”并打算进行复制。“服装文物结构非常复杂,那件元代‘贴里’我在文物库房足足测量了两天,多达一百多个数据,一般人连看到文物都很难,更不要说精细测量了。”

而历史传统服装文物很难看到或者很难看清楚细节。于颖坦言,丝织品是展示条件最苛刻的文物,光照太强会褪色老化,还容易霉变或虫蛀。由于出土情况的复杂,大多数织物的强度和牢度低,不能垂挂展示,只能平铺,使得展览陈列有限制。

而另一位专家则直言,很多影视剧和爱好者对历史服装的复原考据不过是看图说话:“但很多仕女图其实是文人画,服装造型是经过画家本人想象的,跟真实的历史有所不同;而过去很多影视剧对这一领域并不关注,‘衣箱化’情况严重,比如皇帝随时都是穿龙袍,龙袍就是黄色的,事实上这样不分时代、场合的做法是背离历史的。在没有实物可参考情况下,文献、俑像、绘画等资料应相互对照参考。”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电视剧《大明风华》截图
图片来源:豆瓣网、微博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